摘要:植物免疫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细胞内结合核苷酸的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NLR)蛋白,NLR蛋白可以作为受体或信号转导子来促进抗病性。在小麦和大麦中,另一类称为串联激酶的基因也有助于提高抗病性。本期的两篇论文阐明了串联激酶的工作原理,表明小麦串联激酶需要NLR才能发挥
科学精准,艺术表达
植物免疫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细胞内结合核苷酸的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NLR)蛋白,NLR蛋白可以作为受体或信号转导子来促进抗病性。在小麦和大麦中,另一类称为串联激酶的基因也有助于提高抗病性。本期的两篇论文阐明了串联激酶的工作原理,表明小麦串联激酶需要NLR才能发挥作用。Chen等人发现了一种病原体效应子,可以触发小麦Sr62串联激酶的作用。他们证明,效应子与Sr62的活性激酶结构域相互作用,使假激酶结构域能够激活相应的NLR。与此同时,Lu等人发现,一种不同的串联激酶WTK3激活了与Sr62相同的NLR,并且一旦激活,这种NLR就充当钙离子通道。这些研究共同巩固了NLR作为免疫信号枢纽在应对不同病原体方面的作用,并将指导抗病小麦的育种工作。研究结果
核苷酸结合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NLR)受体在植物免疫中的作用已得到很好的研究,但一类串联激酶(TK)在小麦和大麦中赋予抗病性的功能尚不清楚。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发现SR62基因座是一个编码Sr62TK-TK和NLR(Sr62NLR)的双基因模块,并鉴定了相应的AvrSr62效应子。AvrSr62与Sr62TK的N端激酶1结合,引发激酶2的置换,从而激活Sr62NLR。建模和突变分析表明,这是由重叠的结合位点介导的:(i)激酶1上用于结合AvrSr62和激酶2的结合位点,以及(ii)激酶2上用于结合激酶1和Sr62NLR的结合位点。了解这种双组分抗性复合体可能有助于工程和育种植物以获得持久的抗性。小麦蛋白-小麦串联NBD 1(WTN1),这是一种非经典的核苷酸结合富亮氨酸重复序列(NLR)受体,具有APAF-1、植物R蛋白和CED-4(NB-ARC)结构域共享的串联核苷酸结合接头,是WTK3介导的抗病性所必需的。WTK3及其等位基因变体Rwt4(分别赋予小麦白粉病和稻瘟病抗性)都能够识别稻瘟病效应器PWT4。它们激活WTN1形成钙渗透通道,类似于ZAR1和Sr35。因此,串联激酶蛋白及其相关的NLR作为“传感器-执行器”对对抗真菌病原体。此外,进化分析揭示了串联激酶NLR模块的共同进化轨迹,突出了它们在触发植物免疫中的协同作用。来源:热心青山yUZzELr一点号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