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代社交媒体上,人们用精致摆盘的法餐炫耀生活品味。若时光倒流两千年,古罗马贵族定会轻蔑一笑——他们发明的"边吐边吃"式狂欢,才是真正登峰造极的炫富行为。
#古罗马#在当代社交媒体上,人们用精致摆盘的法餐炫耀生活品味。若时光倒流两千年,古罗马贵族定会轻蔑一笑——他们发明的"边吐边吃"式狂欢,才是真正登峰造极的炫富行为。
公元1世纪某个深夜,帕拉丁山上的大理石别墅灯火通明。奴隶们端着镀银托盘穿梭其间,上面堆满蜜汁睡鼠、火烈鸟舌头和孔雀脑髓。宾客们斜倚在象牙榻上,用金勺挖取蜗牛肉时,侍者已捧着孔雀羽毛装饰的青铜盆等候在侧——这不是普通的洗手盆,而是专门用来催吐的容器。
老普林尼在《自然史》中记载,一场顶级宴会要消耗200道珍馐。贵族们用羽毛搔喉催吐的场面,在佩特罗尼乌斯的讽刺小说《萨蒂利孔》中有生动描写:"就像在战场上厮杀,吐完立即投入新的战斗"。
这种看似荒诞的行为,实则是精心设计的身份游戏。共和晚期崛起的暴发户通过饕餮盛宴标榜财力,元老院贵族则用更"优雅"的催吐方式展现从容。哲学家塞内加曾愤怒控诉:"他们不是在进食,而是在糟蹋食物"。
考古学家在庞贝城发掘出带排水槽的躺椅,X光检测显示贵族遗骸普遍存在牙齿腐蚀和食道损伤。这种自残式享乐,恰如现代某些网红用奢侈品堆砌人设,本质上都是通过夸张消费构建社会身份。
当我们刷到某富豪用金箔牛排拍照时,是否意识到这与古罗马人用银器装呕吐物异曲同工?人类对身份认同的焦虑,从未随文明进步而消失。那些在派对上直播吃黄金冰淇淋的网红,何尝不是数字时代的"催吐者"?
从凯撒时代的孔雀舌到今天的鱼子酱面膜,炫耀性消费始终在改头换面。但正如考古学家玛丽·比尔德所言:"真正的高贵无需外在装点"。当我们学会欣赏简朴之美时,或许才能摆脱这场持续千年的身份焦虑循环。
来源:撒尿牛丸KL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