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粮菜轮(套)作既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又能改善土壤质量、减少病虫害,还能避免粮菜争地,保障粮食产量。
粮菜轮(套)作既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又能改善土壤质量、减少病虫害,还能避免粮菜争地,保障粮食产量。
前期,小蔬为大家整理了稻菜轮作的一些模式,今天再为大家整理一些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与蔬菜轮(套)作模式,助力大家增收致富。
亩纯收入2850元,比单种增加383%
受农村劳动力短缺的影响,陕西省扶风县小麦收获后季节性撂荒现象越来越严重。当地农技推广人员科学统筹种植制度,在有灌溉条件的地区,研究推广冬小麦+青皮萝卜粮菜轮作高效种植技术模式。
应用该模式,第1茬小麦平均亩产560 kg,亩收入1 510元,亩纯收入590元,第2茬青皮萝卜平均亩产3 830 kg,亩收入4 210元,亩纯收入2 260元,两茬合计亩收入5 720元,亩纯收入2 850元。比单种小麦纯收增加383%。
模式优势
该模式既保证了粮食安全,又提高了土地复种指数和单位面积产出率,解决了粮菜争地矛盾突出的问题,杜绝了焚烧麦茬污染环境事件的发生;
除采收萝卜需较多人工外,其他种植环节全部采用机械化,有效缓解了农村劳动力短缺问题,非常适合规模化大面积发展;
并为探索传统种植业良性循环发展提供了新模式,新思路,新方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俱佳
粮菜一年三熟轮作模式
河南、山东作为我国农业大省,经过多年的不断实践探索,目前已研究出多种比较成熟的麦菜轮作模式。
一年两熟轮作模式有大葱-小麦、大白菜-小麦、胡萝卜-小麦、萝卜-小麦等;一年三熟轮作模式有玉米-蔬菜-小麦、娃娃菜-小麦-西瓜、娃娃菜-小麦-小辣椒等
图片来源:河南农科
在河南省东部地区的虞城县,“玉米-蔬菜-小麦”周年种植模式在粮食作物不减产前提下,增加一季蔬菜,每亩增加直接经济效益4120元。
茬口衔接
鲜食玉米:于小麦收获后6月中旬种植,到8月底收获鲜穗;荠菜等蔬菜于9月初播种,10月底收获;
晚播小麦:晚播冬小麦11月初播种,来年6月初收获。
荠菜播种:土壤底墒充足的情况下撒播,为确保苗匀,播种时可均匀地拌和1~3倍细土;播种后镇压一遍,使种子与泥土紧密接触,以利种子吸水,提早出苗。
图片来源:河南农科
关键田间管理
鲜食玉米注意病虫害防治,水肥管理同一般高产田;荠菜2叶间苗,5叶定苗;小麦注意冬前控旺。
收获
鲜食玉米授粉后20~25d收获;荠菜等蔬菜根据生育特征,45~60d 开始采收,密处多收稀处少收,采大留小。
根据河南省新野县溧河铺镇孙楼村的成功实践,“娃娃菜—小麦—西瓜”轮作模式是一种高效集约化的农业种植体系,可实现一年三熟或两年五熟,显著提升土地利用率与经济收益。
茬口安排
小麦:10月播种,次年5月底至6月初收获,作为基础粮食作物优先种植。
西瓜:小麦收获后立即整地,5月底至6月初定植,利用夏季高温快速生长,7-8月采收上市。
娃娃菜:西瓜收获后(约8-9月)播种,利用秋季温和气候生长,11月底至12月采收,形成“小麦→西瓜→娃娃菜”的循环。
图片来源:新野潮生活
山东省的农民朋友在粮菜一年三熟高效种植模式的经验同样丰富。聊城市的农技推广人员总结出了适合黄淮海地区的玉米、香菜、小麦“三种三收”复合种植模式。
该模式能够充分利用作物特点,抢占生长时空,抓住年前销售价格较高的商机,使农户种植收益大大提高,是一项在聊城市经过多年实践证明,非常值得推广的高效复合种植模式。
芫荽(香菜)是耐寒作物,一般亩产1300kg;晚播地膜覆盖小麦亩产与正常播期播种小麦相当,亩产600kg;玉米种植不受影响,亩产650kg。由于香菜销售价格较高,约3.5元/kg,每亩可至少增加种植效益3500元。香菜行情好的年份,种植收益能翻倍甚至更多。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种植方略
在常规小麦玉米轮作基础上,套种一季芫荽,既不会减少粮食作物产量,又能收获一季芫荽,有效地缓解了粮菜争地矛盾,又增加了广大农民的经济收入。
技术上通过采用覆膜小麦技术、玉米增行距缩株距技术、玉米除叶增光等技术措施,达到了小麦、玉米、芫荽的丰产。
茬口安排
在10月底或11月初进行最后一次芫荽地块浇水,芫荽11月中下旬,芫荽株高25~35 cm时进行采收后,立即进行晚小麦播种覆膜。
夏玉米选择6月份小麦收获后进行合理密植,9月初将玉米秆最下部3片叶片人工去除,增加行间光照。
在玉米行间用微耕机旋耕整地,进行芫荽播种,并于11月中下旬芫荽株高25~35cm时候进行采收,实现覆膜小麦、玉米、芫荽一年三作高效栽培种植。
小麦-辣椒轮作
近年来,麦椒接茬模式作为一种高效的种植方式得到了广泛应用,该模式不仅实现了小麦与辣椒的高产高效栽培,而且通过科学的种植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措施,有效提升了土地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河南农技推广部门总结了一套适用于河南以及全国相似地区的麦椒接茬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为农民提供科学的种植指导。
麦椒接茬模式
麦椒接茬模式是一种在同一地块上,利用小麦和辣椒两种作物的生长特性和生长周期差异,进行接茬的种植方式。该模式通过合理安排作物的种植时间和空间布局,可实现土地、光照、水分等资源的高效利用,同时减少作物间的竞争,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小麦通常作为主栽作物,辣椒作为接茬作物。
该模式具有以下优势:
提高土地利用率 在同一地块上同时种植两种作物,有效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小麦和辣椒在生长周期上存在差异,小麦收获后,立即移栽辣椒,从而延长了土地的有效利用时间。
优化作物生长环境 小麦和辣椒在生长过程中对光照、水分和养分等的需求不同,通过接茬,可充分利用光照资源,提高光能利用率,同时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和养分流失,为作物创造更优越的生长环境。
减少病虫害发生 小麦和辣椒的种植密度和布局的合理安排,可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同时,两种作物相互作用可产生一些化学物质,对病虫害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提高经济效益 可在同一地块上获得两种作物的收益,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此外,该模式还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增加农民的收入。
小麦播种 河南地区,小麦的适宜播种期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经过一个冬季的生长,小麦在翌年春季进入抽穗、扬花、灌浆等关键生长期。5月下旬6月上旬,小麦逐渐成熟。这一时期的小麦产量高、品质好,是农民们一年中的重要收获季节。
辣椒移栽 小麦收获后立即移栽辣椒。6月中旬气温适宜,土壤墒情良好,有利于辣椒缓苗和生长。提前培育辣椒苗,移栽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如整地、施肥、浇水等;移栽后,经过一个夏季的生长,逐渐进入开花结果期。8月下旬至10月中旬,辣椒逐渐成熟。这一时期的辣椒产量高、品质好,可促进农民们增加收入。
小麦-蜜本南瓜间隔带套种模式
山东省阜阳市采用小麦-蜜本南瓜间隔带套种模式,通过空间与时间互补实现“粮经协同”。该模式茬口衔接紧密,资源利用合理,病虫害发生较轻,亩节约肥料农药等投入120元,较单种南瓜亩增加小麦342.8kg,增收448.6元。
茬口优势
小麦带:带宽2.5-3米,10月中下旬播种,次年5月底收割,亩产300-350公斤;
南瓜带:带宽0.8-1米,4月中下旬移栽,8-9月采收,亩产3000-5000公斤;
共生期管理:南瓜育苗期(3月)与小麦生长后期错峰,减少资源竞争。
具体操作可参照阜阳市农业农村局编制的《DB3412/T8-2021小麦-蜜本南瓜套种栽培技术规程》,规范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流程。
一年三茬总产值 36936元
说完北方,说南方。广西桂林作为桂北地区豇豆主要种植区域之一以露地种植为主,将豇豆与其他非豆科作物轮作或间套种,可以改善生长环境,缓解豇豆因长期连作等问题。
当地农技推广人员从茬口安排,品种选择、田间水肥管理,病虫防控等方面总结出一套夏豇豆-秋玉米-冬菜薹轮作栽培模式。
通过该模式,每 667 ㎡可实现豇豆产量 3956 kg,玉米产量 800 kg,菜薹产量近 2000 kg,一年三茬总产值 36936元,扣除物资、人工等成本,纯收益 28136 元。
品种选择
豇豆选择肉厚有光泽,抗病性强、高产优质、耐储运的豇豆品种,如油白豆、肥仔豆;
玉米选择生育期70~80d,籽粒饱满、口感好,丰产性高的甜或甜糯品种,如桂甜糯系列;
菜薹选用生育期60~80d,茎纤维少,肉厚且脆嫩,分枝性好,产量高的菜品种,如白菜薹。
图片来源:网络
茬口安排
豇豆:在6月初播种,8月下旬收获完;
玉米:在8月15日前后进行穴盘育苗,当幼苗3叶1心时即可移栽,11月上中旬收获;
菜薹:10月中旬育苗,11月中下旬移栽12月中下旬开始采收。
稻菜轮(套)作模式,请参阅:最高亩纯收5.48万元,这8个轮(套)作模式亩产值都过万元!
温馨提醒:种植需谨慎,请勿跟风种植。
【参考文献】
[1]黄琛.河南地区麦椒接茬模式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2025.7:38-40
[2]法亚宁 孙西会.扶风县冬小麦——青皮萝卜粮菜轮作高效种植技术模式[J].中国农技推广. 2023 .39 (06):58-59
[3]高振佳.粮菜一年三熟周年轮作高效种植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 . 2022 (10):221-223
[4]李雅杰.蔬菜茬超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经济作物.2025.1:22
[5]黄伯胜 邓学福.黄淮海地区覆膜小麦,玉米,芜荽一年三作高效栽培种植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 . 2024 (1):190-192
[6]王卫平 汤雪莲.夏豇豆-秋玉米-冬菜薹高效轮作栽培模式[J].南方园艺2024.35(3):53-56
[7]刘芳 张素芳.浅析聊城市玉米 - 香菜 - 小麦“三种三收”复合种植模式[J].中国农业综合开发.2023(7):57-59
【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若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本平台将依据证明材料确认版权,更正来源及作者或立即删除内容。
编辑:陈浩
审稿:鲁丹
信息来自新野潮生活、河南农科、中国农业综合开发等,长江蔬菜综合整理
来源:长江蔬菜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