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打哈欠会人传人?还不能憋回去?这回终于明白了!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9 11:56 3

摘要:周末,和朋友窝在沙发上刷搞笑视频,前一秒还被段子逗得哈哈大笑,后一秒朋友突然打了个大大的哈欠。还没反应过来,你也跟着张大嘴巴 “沦陷” 了。周一早会,领导在台上激情满满地讲话,前排同事一个哈欠 “偷袭”,紧接着,后排哈欠声此起彼伏,严肃的会议瞬间变成了 “哈欠

周末,和朋友窝在沙发上刷搞笑视频,前一秒还被段子逗得哈哈大笑,后一秒朋友突然打了个大大的哈欠。还没反应过来,你也跟着张大嘴巴 “沦陷” 了。周一早会,领导在台上激情满满地讲话,前排同事一个哈欠 “偷袭”,紧接着,后排哈欠声此起彼伏,严肃的会议瞬间变成了 “哈欠接力赛”。明明自己不累,却总被别人的哈欠 “带偏”。这是受什么神秘力量支配了呢?

要想搞清打哈欠为啥会传染,首先要知道为什么会打哈欠!有研究认为,打哈欠是人体呼吸的辅助机能,是一种自我缓解疲劳的方式。

当人体处于缺氧状态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会相对增加,这会刺激呼吸中枢,使人通过打哈欠来吸入更多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以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例如,在空气不流通的密闭空间中待久了,就容易频繁打哈欠。

如果前一天休息不好,身体和大脑得不到充分的休息,也会容易频繁打哈欠。这是身体在发出需要休息的信号,提醒人们应该补充睡眠,以恢复体力和精力。

情绪也会对打哈欠产生影响。例如,当人处于紧张、焦虑或压力较大的状态时,身体会通过打哈欠来缓解紧张情绪,使身体放松下来。此外,打哈欠还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当人们看到他人打哈欠时,大脑中的镜像神经元会被激活,从而引发自己也打哈欠的行为,这可能与人类的社交本能和同理心有关。那为什么我们看到别人打哈欠,自己也忍不住打哈欠呢?

从生理层面来看,传染性打哈欠主要与两种理论相关。

第一种是固定动作模式理论。美国心理学家普罗文经过长期研究发现,打哈欠就像一种特殊的反射。

一旦被特定刺激激活,就如同开启了一个难以中途停止的程序。有研究数据显示,大约 60% 以上的人都会被哈欠 “传染”。当有人打哈欠时,周围的人很容易受到影响,触发自身的哈欠反射,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哈欠引发一连串哈欠。

第二种理论是无意识模仿,也称为变色龙效应,这一现象的产生离不开镜像神经元。镜像神经元主要分布在大脑的前运动皮质和顶叶皮质等区域。

借助磁共振成像影像技术,神经成像研究发现,当人们看到他人打哈欠,甚至只是听到打哈欠的声音时,大脑中这些特定区域的镜像神经元就会被激活。

2009 年,意大利科学家开展了一项研究,让受试者观看他人打哈欠的视频,并通过设备观察发现,大脑中与运动执行和模仿相关的区域,如前运动皮层和顶叶皮层,出现了明显的激活反应。

这就等于大脑里藏着一个隐秘的模仿按钮,只要看到别人打哈欠,按钮就会被按下,促使我们下意识地模仿,从而打起哈欠。

另外,多项研究表明,传染性打哈欠与同理心紧密相连。

2008 年,日本的一项研究发现,狗会对人类的哈欠做出反应,而且对熟悉的人,比如主人打哈欠的反应更为频繁,对陌生人打哈欠的反应则相对较少。

在人类社会中,这一现象同样显著。美国德雷克塞尔大学 2013 年的研究团队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进行研究,结果显示,4 - 5 岁的儿童开始对他人的哈欠产生反应。随着年龄增长,这种反应的频率和强度逐渐上升,而这个阶段恰好是孩子们发展出正确识别他人情绪能力的时期。

相关研究还表明,在成年人中,朋友之间打哈欠传染的概率远远高于陌生人之间。这意味着,我们与他人的情感联系越深厚,就越容易被对方的哈欠 “传染”,仿佛哈欠成为了一种特殊的情感密码,在彼此之间传递着共鸣。

人体这么神奇,没有一个哈欠是白打的。打哈欠也是有好处的,第一 打哈欠是身体的空调 ,当人又困又累的时候,大脑的温度上升,而打哈欠可以通过吸入空气降低血管温度,能够给大脑降温。

另外当人打哈欠时,脸部会做出相当夸张的行为,研究表明,打哈欠的时间大约6秒,这时脸部夸张的动作可以帮助面部、喉部肌肉放松。并且很多人打哈欠后会进一步神伸懒腰,同时舒缓肩颈肌肉。

同时打哈欠深呼吸时,能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让人的精力更加充沛,达到全身放松的作用。

有时候,总有些场合是不适合打哈欠的,比如开会时,比如老板在你旁边时。那哈欠要憋回去吗?

答案是否定的。打哈欠是一种本能的生理反射,强行憋回去,体内的二氧化碳会累积过多,使器官更加劳累,脑细胞缺氧无法及时改善,人的反应能力也会变差。

所以一定不要憋着,可以用电脑、本子或是手势挡着,该打就打出来!毕竟强扭的瓜不甜!到现在你一共打了几个哈欠了?

文章素材来源芝士科普

来源:健康课堂王医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