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30岁以后的银行人辞职以后还能干什么?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9 00:39 1

摘要:在银行柜台数了7年硬币的双手,突然想触碰更辽阔的风;在KPI与合规条款间游走的灵魂,开始渴望没有天花板的呼吸。这不是对稳定的背叛,而是生命在某个临界点必然迸发的觉醒——当职业身份开始蚕食自我内核时,真正的“而立”,是敢于推倒重来的勇气。

30岁,一个被定义为充满期待的年纪,而立之年,很多东西都要挺起。然而,30岁,这个被世俗定义为“而立”的坐标,总被裹挟着太多“应该”的枷锁。

在银行柜台数了7年硬币的双手,突然想触碰更辽阔的风;在KPI与合规条款间游走的灵魂,开始渴望没有天花板的呼吸。这不是对稳定的背叛,而是生命在某个临界点必然迸发的觉醒——当职业身份开始蚕食自我内核时,真正的“而立”,是敢于推倒重来的勇气。

在随处可见的监控摄像头与密不透风的防弹玻璃的精密构筑中,银行人早已成了高效运转的螺丝钉。年复一年的机械式重复劳作,让每一刻都像是流水线上的零件校准。

从“帮助客户实现资产增值”到“完成理财产品渗透率指标”,善意被异化为冰冷的数字。慢慢的,与客户渐行渐远。不禁在思考,30岁的年纪,对于一个银行人辞职出去了还能干什么?

看着身边很多同事,辞职以后,有的进了证券公司,干客户经理;有的投入了保险公司门下,做起了经纪人;还有的去了小贷公司,放起了贷款。少部分人,选择做自己的老板,创业开店。

可是,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银行不仅仅是一个饭碗,更是一份高不成低不就的工作。离开,不一定会找到比银行更好的工作,选择继续待着,又不甘心泯然众人矣。

身边的很多前辈和客户经常说,现在的就业和经济不景气,各行各业都挺难的,出去了也不会有多好,还不如在银行继续混着,反正工作嘛到哪不是混。昨天斩钉截铁般发誓,必须要离开了,睡一觉醒来,化成了藏在心底苦涩的微笑。“您好,请问您需要办理什么业务?

有时候想想,有一份工作也挺好。现在的就业环境那么差,多少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就业市场早已饱和,长时间的加班文化,早已把那原本空缺的岗位塞满。

或许每一个银行人都会在深夜辗转反侧:放弃“体面”的银行工作是否值得?但真正的体面,是敢于承认“当前路径已无法安放自由的灵魂”,正如真正的成熟,是明白“转型阵痛”恰是生命在提示你——该去更辽阔的地方播种了。

愿每一个走出银行大门的人,听见的不是“你要去哪里”的质疑,而是“你终于来了”的欢呼——那是命运为你预留的,更壮阔的舞台。

来源:越彬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