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党建引领、立足发展特色、推动产教融合、助力乡村振兴,蔡甸职教中心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9 08:22 2

摘要:作为湖北省重点职业学校、省市“双优”建设学校、教育部“1+X证书”试点院校、蔡甸区唯一一所公办中等职业学校,自2012年蔡甸区政府整合区内职教资源,成立武汉市蔡甸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以来,学校坚持类型教育基本定位,贯彻落实三全育人、五育并举、德技兼修,强化党建引领

作为湖北省重点职业学校、省市“双优”建设学校、教育部“1+X证书”试点院校、蔡甸区唯一一所公办中等职业学校,自2012年蔡甸区政府整合区内职教资源,成立武汉市蔡甸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以来,学校坚持类型教育基本定位,贯彻落实三全育人、五育并举、德技兼修,强化党建引领、立足发展特色、推动产教融合、助力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形成了“升学途径多元,就业渠道畅通,升学就业并重”的育人特色,服务地方经济能力逐渐凸显。

学校现已形成以智能制造业为龙头,以现代服务业和现代信息技术为两翼的专业架构,学校开设有机械加工(省级重点专业)、机电(省级优质专业)、计算机、数控、工业机器人(三个市级优质专业)、汽修、社会文化艺术、轨道交通等8个专业,其中汽修、工业机器人和计算机专业被确认为教育部“1+X”证书试点专业。

打造党建品牌 引领人才培养全程

学校注重党建引领人才培养,依托本土文化,挖掘出新的精神内涵,把传承着红色基因的“运铎精神”与弘扬职业教育特色的“工匠精神”相融合,打造出独具职教特色的“匠运”党建品牌。学校四个支部各具特色,分别以“祥匠”“宗匠”“巧匠”“心匠”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

学校建成专门的教育党建活动室、标准化的团员活动室和环境优雅的职工活动室,以党建带动团建,校团委充分利用业余团校主阵地,宣讲党史、团史、大国工匠,开设入团积极分子培训班和学生会干部培训班,以“雷锋精神代代传,志愿服务我先行”“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职业教育活动周”“‘运铎杯’职业技能竞赛”“十八岁成人礼”等系列活动为载体,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突出“匠心德育”,引导中职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他们阳光向上、吃苦耐劳的精神状态,鼓励他们积极向团组织靠拢,争做新时代好青年。通过经常性的校内外的生产实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帮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工匠精神及勤奋、创新、合作的劳动品质,提高其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

学校组建的“运铎家电维修志愿服务小分队”常年深入社区服务居民,已经成为学校一张靓丽的名片。学校党总支被武汉市委组织部评为“五星级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室被中共武汉市教育局委员会授予“十佳教育党建工作室”。

发展特色职教 满足社会多元需求

蔡甸职业教育中心始终以服务区域产业升级为导向,主动对接湖北省“51020”现代产业体系和武汉市“965”产业集群布局。截至2024年,学校已投入2800万元推进“双优计划”,形成以机电技术应用、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为核心的“高端制造专业群”。其中,省级立项优质专业“机电技术应用”在省“双优计划”中期考评中获评“优秀”,校企共建的“中德卓越技能班”成为全省产教融合典型案例。

2023年,为了贯彻落实“推动职普融通,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指示精神,为满足广大学生及家长多样化的升学愿望,学校开设以社会文化艺术专业为基础、普通高考方向的职普融通实验班,开始招录本市初中应届毕业生。探索职普融通教育,其目的是夯实文化基础,筑牢终身发展根基,掌握专业技能,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推进职普融通,提供多种升学路径。2024年,学校又成为武汉市首批9所综合高中试点校之一,开设综合高中班,打破职普教育壁垒。目前,学校除中职班级外,综合高中班、职普融通班在校生规模达200人,2025年计划再招近200人。在2024年学校技能高考上线率93.85%,本科不同专业上线率及考取国外院校学生不断获得新突破的基础上,继续开设综合高中班、职普融通班,正是为学生提供多元发展路径的具体举措。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赛互促、教学相长,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2024年,学校技能大赛成绩显著,学生累计参加各类国际级、国家级、省市级技能竞赛52项,获奖学生人数突破新高,达110余人次,实现专业全覆盖。特别是在2024年金砖国家暨“一带一路”捷克林德金杯国际焊接大赛中,学校师生远赴欧洲参赛,获国际大赛季军。同时,学校构建“岗课赛证”融合育人体系,开发精品课程3门,修订课程标准90余门,并计划引入AI技术优化教学策略,确保学生技能与行业需求实现“零距离”对接。

深化校企合作 推动产教深度融合

蔡甸职教中心始终将校企合作视为职业教育的生命线。2019年11月,学校汽车运维专业与武汉旭航车工场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出一条合作双赢、可持续发展,并有效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道路,为新时代职教发展中的产教融合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模式。校企资源共享,实现了引企入校、送教入企,真正做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一体化模式。

学校工业机器人专业与北京华航唯实机器人有限公司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签订了五年人才培养计划(2021-2025)。规划融入了智能控制、工业机器人等相关专业及专业集群技术,从而对加强教学实训水平和研发应用能力,推进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落地实施,增强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技术进步的能力,都有极大的助推作用。

2024年,学校与武汉经济开发区、中德产业园等龙头企业合作,打造“校中厂”“厂中校”实训基地,成为“格力电器武汉产业园产教融合示范单位”。今年2月,学校组织了百余名学生到格力电器武汉产业园实习,为公司解决了用工的燃眉之急。格力电器人事部部长郑文文表示:“蔡甸职教学生扎实的技能和职业素养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学校积极对接国际标准,与德国莱茵克斯特合作开办“中德卓越技能班”,引入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2024年,该合作项目被列为全省“双优计划”建设典型案例,为区域制造业升级贡献了蔡甸职教力量。

此外,学校积极加入“武汉·车谷产教联合体”“软件与信息服务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等区域产教联盟,与海尔集团共建“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基地”。正如蔡甸区委领导所言:“职教中心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4 助力乡村振兴 建设直播电商基地

2024年9月,学校承办的“直播助农 ‘电’亮乡村”活动,成为校地企联动助力乡村振兴的典范。活动中,武汉市委组织部与蔡甸区委领导共同为“直播电商助农教学实训基地”揭牌。基地集教学、实训、孵化于一体,将着力于培训蔡甸本地电商人才,带动农产品销售。

目前,基地正积极谋划,通过“理论+实操”模式,计划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的乡村电商人才,进行直播销售。基地计划孵化出多支本土直播团队,带动农民创业就业,真正实现“授人以渔”。

在远景规划上,学校计划联合蔡甸区农业农村局、文旅局,打造“电商+农业+文旅”融合模式,推广蔡甸莲藕、沉湖螃蟹等特色农产品,吸引网友围观,打造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生动案例。

以职教之力,筑梦中部崛起。蔡甸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的实践表明,职业教育不仅是技能人才的摇篮,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未来,学校将以《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为指引,持续深化“五金”建设(金师、金课、金专业、金基地、金教材),助力具有蔡甸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蔡甸职教篇章。

来源:极目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