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城县:华塘古村书香浓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29 14:31 2

摘要:淡烟疏雨,愈见青翠。4月27日,汝城县统战部组织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36人,走进汝城县泉水镇华塘村,以“书香润智 同心筑梦”为主题开展读书分享第一季活动,也走进当地古祠堂、民宿群、中山大学办学旧址及其陈列室,接受传统文化熏陶洗礼,感悟文脉传承时代脉搏。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邓生祥 郴州报道

淡烟疏雨,愈见青翠。4月27日,汝城县统战部组织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36人,走进汝城县泉水镇华塘村,以“书香润智 同心筑梦”为主题开展读书分享第一季活动,也走进当地古祠堂、民宿群、中山大学办学旧址及其陈列室,接受传统文化熏陶洗礼,感悟文脉传承时代脉搏。

参观古祠堂。

据介绍,泉水华塘村由过去的石塘和殿华村合并而成,全村3800多人,不仅是全镇人口最多的村,还以悠远历史和厚重文脉令人称道,是湖南省历史文化名村。据史载,该村先后出现了宋璟、宋申锡祖孙两任唐朝宰相,现留存着义昌福地、营门、宋氏宗祠、文懿祖庙、梅竹门第、相公岩等众多人文古迹。

殿华作为文化古村落,则与国内知名学府中山大学北迁办学的历史相关。抗日战争期间,受粤北局势影响,中山大学实行内迁战略,将文学院迁往殿华,借殿华养蒙学校、石塘义昌学校办学,在当地帮助支持下,迅速恢复教学秩序,开展教学活动,依托组建殿华游艺团,进行抗日宣传,播撒革命火种,留下大量历史遗迹。

参观文化民宿。

文脉作引,文化搭桥,华塘村深挖用活优势资源,强力吸引着各地党员干部、莘莘学子们过来,高频次开展文学文创、写生绘画、吟诗作曲、文旅研学等采风活动。

为丰富文旅场景、优化人文环境,泉水镇成立工作专班,引导华塘村成立殿华发展理事会,在全村扎实开展“三清三拆”环境整治,有力有效促推了村庄内外蝶变。应对纷至沓来的各地采风团,当地还集结本村在外成功人士组建殿华商会,投资30多万元,盘活闲置民居,建立利益链接机制,打造了殿华中大情、殿华集瑞等民宿,能够同时为70多人提供吃、住、游、购等多元服务。

参观陈列室。

细雨霏霏,鸟鸣啾啾,走进殿华中大情民宿,接待厅展陈的文创产品琳琅满目,客房内床铺摆放有序。“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美术学院70余名师生过来写生创作,昨天才刚离开,紧接着又有另一采风团预约。”华塘村原支部书记宋硬兴介绍,随着写生基地的建设,村里人气越来约旺,带动了周边村民增收。“上个团队过来,一个小卖部日营业额就有几千元,让业主笑得合不拢嘴。”他举例补充。

当前,第30个“世界读书日”余热未消,在汝城县“耒水河畔读好书”的阅读热浪加持下,当地各机关单位、社会团体纷纷选择过来开展活动,不断激发助燃古村书香氛围。

雨水时断时续,研学不停不歇。汝城县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结束户外研学后,紧接着走进中山大学办学旧址陈列室,有序参观了宰相故里、爱廉并举;中大北迁、抗日救国等5个篇章,全面深入了解了华塘悠远灿烂的文化历史。

开展读书分享。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悦耳。书屋里,大家你来我往踊跃发言,敞开心扉纵情分享,汝城县残联办公室主任、工会主席彭景宜带来的中篇小说《踏着月光的行板》阅读分享尤其打动人心。

作为一名长期阅读爱好者,彭景宜也是位糖尿病患者。多年来,她坚持从书香中汲取力量,攻克重重困难,一直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如今,她从深情诵读部分动人章节入手,再紧扣“致所有在泥泞中仰望月光的人”主题徐徐展开。“爱情不是相聚的终点,而是守望的姿态;苦难不是生命的底色,而是照见尊严的镜子;时间不是线性流逝的刻度,而是情感编制的永恒。”分享充满真情,引发共情共鸣。

颁发荣誉证。

“一书一世界,一段一道理。听了她的分享,让我想要在家中构建月光读书角,踏着如歌行板,沉下身心开展阅读,加油苦干向未来。”汝城县委统战部副部长何志成有感而发。他表示,要切实加强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引领,营造书香阅读浓厚氛围,筑牢共同奋斗之基,为全县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华塘古村书香正浓,文脉传承弦歌不辍。

来源:红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