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时代的演进,互联网的普及程度与日俱增。这使得不少违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他们冒充老师、客服、投资商、老板等等在社会上有知名度的工作身份。
图片来源于网络
随着时代的演进,互联网的普及程度与日俱增。这使得不少违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他们冒充老师、客服、投资商、老板等等在社会上有知名度的工作身份。
随着诈骗人员“cosplay”愈发逼真,众多老百姓防不胜防。最近,一种新型骗局慢慢浮出水面,那么究竟是怎么样的新型骗局?会让人进入圈套还不自知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近日,就在山东济南的一家公司里其中的一位财务管理人员,被骗了600多万元这件事一下子冲上了热搜。
财务管理部门的员工刘某,工作时被自家“老板”拉进一个群聊。“老板”的微信个人信息和头像与往常毫无二致,刘女士遂未起疑心。
老板”先是在群里交代了一些工作上的事情,,问了一下公司的财务状况,账面上还有多少资金,刘女士没多想一一作答。
图片来源于网络
没过多久,这位“老板”发出指令,让刘女士转一笔600万元的资金到指定的账户,因为平时老板也会在微信上发布指令提出要求,刘女士想都没想就把资金给那个账户打了过去。
此时,真正的老板收到转账信息后致电李女士询问转账之事,刘女士这才猛然惊觉自己上当受骗了。旋即,其选择报警以求援。
根据警方的说法,这是一件很经典的假冒公司老板诈骗的圈套。违法分子通过伪装公司老板的身份信息等一系列手段,诱骗公司的财务人员进行资金转移。
反诈中心
接到报案后,当地民警旋即对这笔钱款的去向展开调查,同时冻结账户,找到了诈骗人员。最终,诈骗人员被捕。涉嫌案件的600万资金已有部分追回,而案件仍处于进一步调查之中。
随后,公司负责人前往当地警局,为民警送上锦旗以表谢忱。如果没有咱们的民警,那么后果的严重性是我们预料不到的。
虽然在民警锲而不舍的恒心下有了初步进展,但是这起案件涉嫌的高达600万元的资金,和对这家公司带来的影响与冲击力还是让我们触目惊心。
反诈中心
这不仅仅是一件普通的诈骗案,也给所有的企业与个体敲响了一记沉重的警钟,让我们不得不重新重视起来我们身边可能会存在的诈骗风险。
而简单的道理大家都明白,可我们为什么会“当局者迷”呢?而诈骗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犯罪分子拥有这么高的成功率呢?
信息来源
像刘女士遇到的这类冒充公司的老板诈骗公司里的财务人员的骗局,而这些违法人员通常会用一种名为“银狐”的木马病毒,通过虚假文件、虚假链接或者网络攻击的黑客手段,植入工作人员的电脑中。
“银狐”这种病毒是一种自带远程控制的木马程序,一旦被植入这类木马病毒之后,诈骗人员们会通过后台远程查看电脑上的所有信息。例如你公司的财务状况,乃至电脑上微信、QQ、钉钉等聊天软件的信息。
银狐病毒
你们的公司具体是怎么运转的?究竟存在哪些股东呢?财务制度如何施行?人员调动又怎样进行?老板是以什么样的方式、语气来通知财务转账的?转账具体是怎么转的?以什么形式呢?老板的性格脾气是怎么样的呢?
这些犯罪人员经过一段时间在你电脑上的了解,都可以掌握的仔仔细细。最可怕的是,他们还可以趁工作人员午休的时机,通过“银狐”远程控制工作人员的电脑,完成他想完成的任何事情。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中就可以添加一个和“老板”一样的微信的同时,把真正的老板微信删除。他们在潜伏期已经掌握了公司的内部信息与大致运作模式,可以趁着老板开会、出差等不方便接电话的时候,冒充老板让财务转账。
很多的公司老板不会一直待在公司办公室,基本都会微信或者电话来进行指挥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让更多的诈骗人员进行诈骗更加方便。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真理之一,就是凡事都会存在漏洞。前不久,深圳的反诈中心报出了一起商务邮件的诈骗案例。四十岁的何女士是深圳的某家电子科技公司财务。那天公司财务邮箱收到了来自“美国总部”的电子邮件。
该邮件中,声称公司的税务问题需要变更收款的账户,并且提供了变更之后的收款账户。两天后,公司正好需要向美国的总部转账十四万五千元的美金,折合人民币大概一百零五万元,何女士按照公司财务的流程处理,通过各层领导的签字,把钱转到了变更后的账号里。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直到一周之后,公司的老板到美国核对账务时才发现被骗了。一周的时间,足够骗子在洗干净钱后逃之夭夭了。
而何某为什么会中招呢?仔细核实后才发现,给公司发邮件的邮箱地址确实是假的,原来美国总公司的邮箱地址是ABCDEFGHI@TTTTTTUSA.COM,而骗子搞了一个假的邮箱,在原来的真邮箱基础上多了一个L,就变成了ABCDEFGHII@TTTTTTUSA.COM。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乍一看,这两个邮箱的地址真的一抹一样,不仔细的人很难发现这个细节。而在公司财务走流程签字的时候,老板们一般都是只听财务的回报,不会真正的去查看文件。
在“银狐”木马病毒的背后,隐藏着众多的诈骗团伙,他们除了以“银狐”此类的木马病毒植入,盗取信息进行犯罪,还有其他什么手段呢?
信息来源
近几年以来科技发展犹如火箭般迅速,AI这样的新科技已经与我们息息相关。它在为我们生活带来好处的时候,也被诈骗分子利用,成为了助纣为虐的新型诈骗方式。
AI诈骗,简单来说就是利用人工智能的技术,以假乱真,对受害者进行诈骗。这些骗子轻而易举的模仿出受害者身边人的面容,声音,甚至喜好或者行为习惯,从而轻而易举的取得受害者的信任。
AI诈骗
就以福州的某科技公司法人郭先生来说,他在去年的四月三十号中午,接到了好友的视频电话,视频中,好友声称在外地投标,急需四百三十万保证金,并且需要公对公的账务过账,想用一下郭先生公司账户走一下账。
他还说自己把资金已经转入了郭某公司的账号上,并且给郭某发送了一张转账成功的转账记录。郭先生看到视频里好友的容貌与熟悉的声音,再加上与好友的信任,所以郭先生并没有核实就先后分两笔给对方指定账户转了四百三十万元。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之后,他向真正的好友转账完毕,继而向好友了解情况,然而对方对这件事竟全然不知。这时他才明白,自己是碰到了新型骗局。他在这短短的十分钟内就损失惨重。
青岛公安也曾报道过一起精准诈骗案例,其精准程度更令人瞠目结舌。山东一男子在新疆工作,有天接到母亲的电话,说自己的父亲生病住院,需要做手术,让儿子把钱转到特定的账户上。
赵先生还是比较警惕,打父亲的电话没有人接,于是给自己的姑姑打了过去,没想到姑姑接到电话告诉他父亲真的得了病需要钱做手术。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既然如此,就没什么可怀疑的了,于是赵先生就要转七万元过去,幸好山东青岛的民警收到了预警的线索,即使给赵先生打来了劝阻电话,阻止了赵先生被骗。
原来,是赵先生的手机中了一款木马病毒,骗子通过了赵先生的微信与通话记录发现赵先生和母亲与姑姑联系较多,于是在赵先生的手机上录制了母亲与姑姑的声音,通过变声软件模拟了两人的声音。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且诈骗人员还用改号软件,冒充了赵先生母亲拨打赵先生电话,而赵先生电话上的来电显示的正是母亲。诈骗人员还利用木马,让他的电话中了病毒,打出的电话,都被转移到了诈骗团伙那里。诈骗到这个份上,可以说百分之百的人都会中招了。
信息来源
当诈骗人员对他们所看中的目标越来越了解,他们就会制定诈骗计划,对目标下手,得手之后趁着时间差再逃之夭夭。所以说现在的网络诈骗屡试不爽的前提是因为个人信息的泄露。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网络的盛行,诈骗人员的诈骗手段也是越来越高明,越来越天衣无缝,如果我们停滞不前,将来有一天,被骗的就是我们。有的人认为自己很聪明不会被这种小伎俩被骗,可是有些骗局就是专针对聪明人而设。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还是那句话不是你不会被骗,而是对你而指定的计划还在路上。最好的防范就是学习反诈知识,真真正正的知道了那些骗子的计俩,才可以避免被骗。希望网络公安在反诈的这条道路上能够一帆风顺,同时也希望市民们踊跃学习网络反诈知识,避免被骗。
来源:阿离言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