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分已过,大地回暖,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铺设地膜作为农民创造丰收一个常用的方式,如果回收不当,可能会严重危害生态环境,造成白色污染,消除地膜污染则需要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再利用等环节的监管。
春分已过,大地回暖,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铺设地膜作为农民创造丰收一个常用的方式,如果回收不当,可能会严重危害生态环境,造成白色污染,消除地膜污染则需要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再利用等环节的监管。
4月27日,新巴尔虎右旗检察公益诉讼部门、司法警察大队与农业主管部门联合对地区部分农用地地膜清理和回收情况开展巡查,通过对翻耕现场、地膜转运和回收场所实地查看,以及向主管人员了解得知,当地基本已形成企业回收、政府补贴、人员参与的地膜闭环管理体系,责任机关每年都会对销售人员、使用人员、回收企业进行专门普法,在固定时期对废弃地膜进行专门回收,防止出现草原环境被废弃地膜污染的情况。
检察官在巡查过程中发现,虽然地膜回收工作正在持续进展,但部分耕地还未进行春耕,农户对往年残留的地膜未做到及时清理,于是检察官提醒负责人一定要严格执法和监管,监督指导好本地地膜生产、销售、使用等各多方主要责任,在地膜使用和回收环节进行引导和支持,严格审查补贴领取资格,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同时利用常态化、制度化的执法手段,防止和打击部分人因侥幸心理将废弃地膜随意丢弃的现象出现。
“呼伦贝尔两湖间,不尽牛羊不尽天。”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塑造呼伦贝尔大草原的基本属性,废弃地膜如果处置不当,必定会让白色污染遮住草原的碧绿。检察机关会持续以公益诉讼之名,为了青草的芬芳、为了云朵的洁白、为了子孙后代能继续纵马高歌,在草原万顷碧波间守护好这片传承的生态财产,不让地膜这白色幽灵阻碍牧草生长,威胁草原生物的多样性。
审核 | 闫丽华 安思达
来源 | 新巴尔虎右旗检察院
编辑 | 马瑶雪
呼伦贝尔检察
传播法治能量 讲好检察故事
来源:呼伦贝尔检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