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牙周炎与类风湿关节炎(RA)存在密切关系,你可能会大吃一惊,它们是如何扯上关系的。实际上,牙周炎不仅增加RA发病风险,还可通过慢性炎症机制加重RA病情。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牙周炎与类风湿关节炎(RA)存在密切关系,你可能会大吃一惊,它们是如何扯上关系的。实际上,牙周炎不仅增加RA发病风险,还可通过慢性炎症机制加重RA病情。
牙周炎诱发与加重RA,主要和以下机制有关:
01 / 共同的致病微生物——牙龈卟啉单胞菌
牙龈卟啉单胞菌是牙周炎的主要致病菌,它可以分泌一种特殊酶——瓜氨酸化酶(PAD),该酶能将蛋白质中的精氨酸转化为瓜氨酸,这个过程中会产生瓜氨酸化蛋白,称为RA标志性抗体——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的标靶,引起或加重自身免疫攻击。
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抗CCP抗体在炎症的发生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约60~70%的RA患者体内存在抗CCP抗体。
02 / 系统性炎症的“双重打击”
牙周炎可导致局部牙龈屏障破坏,使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如脂多糖、细胞因子)进入血液循环,引发全身性低度炎症。这种慢性炎症状态会进一步激活RA患者的免疫系统,促使促炎细胞因子(如TNF-α、IL-6、IL-17等)释放,加剧关节滑膜炎和骨破坏。
03 / 免疫细胞的交叉调控
牙周炎的Th17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失衡,可能通过共刺激信号通路影响RA的骨侵蚀过程。此外,牙周炎还可诱导B细胞产生更多自身抗体(如类风湿因子RF),进一步放大RA的自身免疫损伤。
尽管难以置信,但牙周炎确实参与RA发病
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是先天遗传因素与后天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后天环境因素中,感染是重要的部分,而在感染中,现有证据表明牙周炎是与RA发病关系最密切的慢性感染。
多项队列研究显示,牙周炎患者患RA的风险比无牙周炎者高50%~100%。研究发现,牙周炎的严重程度与RA的疾病活动度(DAS28评分)、关节破坏程度及抗CCP抗体水平呈正相关。RA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可能导致牙周炎加重,牙周炎加重反过来又会加重RA,形成恶性循环,影响治疗效果。慢性感染中牙周炎与RA发病关系最为密切
所以,我们已经了解到牙周炎确实会影响类风湿关节炎,而且影响还很大,那么患者关心的来了,如果对牙周炎进行治疗,是不是对缓解RA有帮助?又该怎么做?
多项临床试验探索了牙周干预对RA疾病活动度的影响:
短期疗效——一项纳入150例RA合并牙周炎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显示,牙周治疗后3个月,实验组的CRP(C反应蛋白)水平下降30%,关节疼痛评分降低20%,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长期获益——一项随访5年的研究发现,定期维护牙周健康的RA患者,其关节置换手术率较未维护组降低40%。机制验证——牙周炎治疗可减少血清中P.牙龈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并下调促炎因子TNF-α、IL-6的表达。无论长期还是短期,治疗牙周炎和维护牙周健康对RA管理都有帮助,RA患者有必要积极干预和维护牙周健康。
建议RA患者通过以下方面维护牙周健康:
定期筛查——建议RA患者每年接受至少一次专业牙周检查,评估牙龈指数(GI)、探诊深度(PD)和附着丧失(AL)。基础治疗——在日常认真刷牙,每天至少刷牙2次,使用含氟牙膏,并用牙线或间隙刷清洁邻接面。如果牙斑菌较重,应进行洁治与刮治,清除龈上牙石和龈下菌斑,必要时联合局部抗生素。复杂病例处理——重度牙周炎患者可考虑翻瓣手术、骨再生治疗或激光辅助清创术。多学科协作——合并难治性RA或反复牙周感染的患者,建议风湿医生与牙科医生联合制定个性化方案。RA患者应积极维护牙周健康
总结一下:根据现有的证据,牙周炎与RA确实存在密切的关联,尽管并非直接的因果关系,但仍然要引起重视。RA患者日常应关注牙周健康,发现牙周问题应及时就医与干预,以免对RA管理产生不良影响。读完本文,希望您能将牙周健康管理纳入RA管理之中,长期坚持必有收益!
来源:风湿免疫科赵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