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武汉智能农机促粮食单产提升现场演示培训活动,28日在位于黄陂区李集街道的武汉市畅享荣达农机专业合作社举行。活动现场,智能插秧机、育秧播种流水线等多款新型农机产品集中亮相,助力水稻粮食单产提升。
武汉智能农机促粮食单产提升现场演示培训活动,28日在位于黄陂区李集街道的武汉市畅享荣达农机专业合作社举行。活动现场,智能插秧机、育秧播种流水线等多款新型农机产品集中亮相,助力水稻粮食单产提升。
武汉市畅享荣达农机专业合作社稻田边,3位工人在播种机、叠盘机的辅助下,快速完成供盘、铺底土、喷水、播种、覆土、叠盘,组成一条育秧“流水线”。另一侧,水稻高速乘坐式插秧机在稻田中行进,秧爪上下翻飞,绽开一条条笔直的“绿线”。头顶无人机掠过,毯状秧苗被逐点位“空投”,肥料和农药随无人机飞过的轨迹均匀播撒于田间。
智能农机现场演示作业
多种新型农机的使用,在大幅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时,极大提高了作业效率,进一步减损增收。演示现场的智能插秧机,采用北斗智能驾驶系统,能够自动完成地块搜索和作业路径规划,提供厘米级定位和实时动态测量,仅需一个工人即可完成秧苗补充和插秧工作,千米直线误差不超过2.5厘米,显著提高了作业精度和效率,相比传统人工操作,减少人工成本50%,提升作业效率20%,日插秧面积达到50亩以上,极大减轻了农业劳动力的压力。据悉,这样一整套智能农机辅助操作下来,再配合农艺优化、精细田管,可实现水稻单产提升10%。其中,仅育秧“流水线”单项,就能节约20%的种子,减少60%人工,实现节本增效。
合作社负责人兰燕红打开手机,指着综合农事服务平台介绍,画面中,机器“走”过的工作路线一目了然,“智能农机作业操作简单,每3秒更新一次动态,不用走到田间地头,在家就能实时了解农作情况”。
“当前,农业机械化已成为推动粮油增产、农民增收的主要动力。”武汉市农机中心工作人员介绍,2024年,畅享荣达农机合作社通过实施“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项目,搭建了智能农机管理平台,实现农机装备的信息化精准管理,为粮油单产提升提供了智能化装备支撑。去年,眼前这片基地种植的再生稻甬优4949,通过新技术实现“一种两收”,亩产创新高,达到2400斤。
智能农机现场演示作业
活动现场,智能农机演示作业,专家指导分享技术。市农机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培训创新方式,推进良种、良技、良田、良机、良制深度融合,将培训课堂搬到田间,邀请黄陂区农技中心专家讲解育秧、插秧、田间管理的技术要点,市农机中心工程师现场分享无人机施肥技术。
“十年前没有技术和机械,种出‘病谷’都无处‘求医’。”兰燕红回忆起刚返乡时的情形感慨万千,她坦言,现在通过市农业农村局组织的系列免费培训,大家边学习边摸索,实现了质的飞跃,这一切都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帮助。
市农机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系列现场演示和互动交流,让农户直观感受到农机装备在集约化育秧、精准化插秧、绿色高效田管中的显著优势,推进农机农艺相融合,鼓励大家当好农技、农机新技术的“传播者”“应用者”,让先进技术、先进装备“看得见、学得会、用得上”,与广大农户共同推进粮食单产再攀新高。
来源:武汉农业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