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 2025 上海车展上,MINI品牌携多款新车亮相。其中电动 MINI COOPER JCW 与 ACEMAN JCW 两款高性能国产电动车型成为 MINI 展台的焦点,它们不仅是 MINI 品牌电动化转型进程中的关键里程碑,更展现了 MINI 试图在竞争激
文:懂车帝原创 徐千贺
[懂车帝原创 2025上海车展] 在 2025 上海车展上,MINI品牌携多款新车亮相。其中电动 MINI COOPER JCW 与 ACEMAN JCW 两款高性能国产电动车型成为 MINI 展台的焦点,它们不仅是 MINI 品牌电动化转型进程中的关键里程碑,更展现了 MINI 试图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开辟新成果的决心。
MINI品牌设计总监Holger Hampf与懂车帝对话时,形容当下是一个”有趣的时代“,并分享了他对于行业的现状与未来的洞察和思考。
面对中国市场新车“求大求全”的趋势,以及智能化浪潮的汹涌来袭,Holger Hampf表示:“在忠于品牌 DNA 的前提下探索创新边界,才是关键。一旦跨越那个临界点,我们将不再是我们自己。”而对于汽车市场设计趋同化的趋势,Holger Hampf认为MINI必须继续强化自身的独特性,同时推动设计语言的进化。
懂车帝:这次上海车展有没有去其他展台看看现在中国市场比较热门的车型,有没有让你们印象深刻的?
Holger Hampf:我留出充足的时间参观车展并观察展会情况。毕竟,能在同一个地方看到如此众多品牌、各式新车的机会实属难得——上海车展在这方面确实独具特色。不过,我希望能以开放的心态观展,不会只关注特定品牌或欧洲车企,而是希望深入了解行业内的新合作模式和合资企业。在我看来,认识到强强联合的重要性对我们行业至关重要,这很可能也是本届上海车展最显著的趋势之一。
我自然对小型车领域特别感兴趣,尤其是那些专为城市驾驶环境打造的车型。虽然已经初步参观过,明天我还将用一整天时间仔细观展。初步观察发现,展会上依然充斥着"更大、更豪华"的宣传趋势——零重力座椅、空气悬挂系统、数字化仪表盘等配置随处可见。看到这些,我不禁会心一笑,同时也欣慰于MINI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我们始终坚持做对的事情。
这次车展对我来说将是一次有趣的体验。我不会把时间浪费在关注竞争对手上,而是会聚焦于行业整体动态——毕竟,当下确实是一个充满趣味的时代。
懂车帝:刚刚您提到比较关注中国市场上的小型车,MINI展台这次和萤火虫在同一个展馆。萤火虫声称比MINI更智能,那么MINI未来如何回应中国用户对于智能化的诉求,以及在新能源时代,MINI会如何引领精品小车的设计?
Holger Hampf:您刚才提到本土品牌”萤火虫“,该品牌自称在智能化方面领先多数车型,这引发了我的思考:在新能源汽车时代,小型车将如何定义未来出行趋势。
我们确实关注到包括"萤火虫"在内的新兴品牌。对MINI而言,最重要的始终是保持行业启发性——我们一直激励着其他品牌重新审视小型车这一细分市场,追求简约美学与精准设计。
作为设计师,当看到其他品牌选择相似路径时,我认为这恰恰证明我们做对了方向。我们欢迎良性竞争,但MINI始终是原创精神的代表。其他品牌或许会借鉴MINI的某些标志性设计元素,但却无法模仿MINI的精神气质,也无法做到MINI设计这样既具有美学吸引力,又极具辨识度。六十多年来MINI始终保持着独特的品牌和产品定位,全新一代MINI产品更是如此。
我们将继续强化这种独特性,同时推动设计语言的进化。过度执着于历代的设计传统是危险的——正如您在展台能看到的,全新一代MINI相较前代做出了更大胆的突破。这种创新跃迁至关重要,即便部分忠实粉丝需要时间适应。您问我们是否将继续引领潮流?答案是肯定的。我们不仅希望保持领先,更期待激励更多品牌加入创新行列。
我坚信小型车不仅在中国,在欧洲市场同样具有战略价值。当城市交通拥堵成为全球难题,庞大车身显然不是解决方案——这个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MINI这样的品牌。因此,看到更多企业投入小型车研发令人欣慰,这既验证了我们的方向正确,也将推动整个行业共同进步。
懂车帝:中国消费者对于大空间也有非常明显的需求。MINI却比较重视做减法,在”迷你至简“的设计语言下,MINI如何回应中国市场对于空间的需求?
Holger Hampf:MINI始终定位于精品小型车领域。MINI目前有3款主力车型以及MINI敞篷车,来满足广泛的客户需求——我们或许无法像其他品牌那样提供超豪华配置或零重力座椅,但我坚信现有产品线已能充分诠释品牌精髓。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全新MINI JCW COUNTRYMAN,这款车型具有里程碑意义。过去MINI常被视为家庭的第二或第三辆车。当人们首选大型豪华车作为家庭首辆车时,MINI往往作为增购车型。而COUNTRYMAN首次突破了这一定位,它完全有能力成为家庭唯一用车。我本人非常欣赏它的空间表现,同时它依然恪守MINI的品牌基因。
经典的三门MINI COOPER始终是我们的品牌基石与精神图腾,是MINI的起源。尽管尺寸随着时代演进有所增加(考虑到现代科技配置的需求),但当你审视车身轮廓和比例时,它依然是纯粹如初的MINI。COUNTRYMAN和全新跨界车型ACEMAN就像围绕这颗"行星"运转的卫星,既拓展了产品边界,又守护着品牌核心。
从车主反馈中我们发现,COUNTRYMAN甚至被拿来与更昂贵的小型豪华SUV相比较。这个细分市场让MINI感到游刃有余——因为它既保持了品牌特质,又提供了实用空间。作为设计师,我深知过度追求豪华或张扬设计反而会丧失MINI的本真。对我们而言,比盲目扩张更重要的是:在忠于品牌DNA的前提下探索创新边界。一旦跨越那个临界点,我们将不再是我们自己。
作为设计师,在设计MINI时我时常思考:在上海这样的都市环境中,我们究竟需要一辆什么样的车?以MINI ACEMAN为例,它完美满足了我90%的日常用车需求——或许无法提供长途旅行的体验,但将城市通勤这一核心功能做到了极致。
这让我联想到一个更深层的问题:我们是否过度追求了本不需要的东西?我真正需要多少?又该占用多少城市空间?在拥挤的都市里,MINI代表的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一种恰到好处的生活智慧。空间能够满足生活的基本所需就好,不需要做得更多,只需要做到恰如其分。
懂车帝:作为汽车领域资深的设计人士,您如何看待全球化生成式AI的浪潮对于整个汽车设计的影响?
Holger Hampf:关于生成式AI,我认为可以从多个维度来思考。首先在汽车领域,我们正在探索如何运用生成式AI来提升车辆的智能水平。但您更关注的是AI对设计领域的影响,这确实是个深刻的问题。
我坚信未来十年AI将深刻改变设计师的工作方式,乃至各行各业的生态。关键在于我们以何种态度面对这种变革——是忧虑恐惧,还是视其为机遇?目前在我的设计团队中,AI更多扮演着"设计伙伴"的角色,这种互动模式令人振奋。当然,AI的迅猛发展确实令人不安,它的进化速度和响应能力超乎想象。但人类仍然掌握着主导权——我们可以借助AI更快做出决策,拓展设计可能性,提升工作效率。
就现阶段而言,我仍保持审慎乐观的态度,将AI视为全新的设计工具。它能提供更多创意选择,有望加速汽车设计流程——这对周期漫长的汽车行业无疑是利好。但最令我担忧的是,AI可能导致设计趋同化。
作为MINI设计师,我深信品牌应该与用户建立情感联结。品牌与人发生情感关联的故事才是最重要的,而MINI品牌正是通过鲜明的品牌个性培养用户忠诚度。真正的产品应该像朋友一样,随着时间推移与用户共同成长——从初见的犹疑到日久生情,这种情感纽带只能源自具有强烈个性的品牌。产品应该能与客户交流,如果它不能,你就可以决定不买它。
而当今时代,品牌忠诚度正面临严峻考验。消费者频繁更换产品已成为常态,但我始终坚信,像MINI这样的品牌有责任通过产品与用户建立更深层的情感联结。AI或许能生成一系列令人心动的功能配置清单,但真正的品牌关系远不止于此。AI或许能生成无数功能完备的方案,但就塑造独特品牌个性而言,目前还远未达标。
我在车展深有体会:参观一小时后就疲惫不堪,因为所见大都千篇一律,难以留下深刻印象。这恰恰提醒我们:人类是靠记忆存续的物种——那些经年难忘的音乐、美食、友谊、夕阳,或是某次难忘的驾驶体验,才是真正珍贵的存在。MINI要创造的正是这种历久弥新的记忆点,而做到这点并不容易。
虽然当前AI尚未展现出塑造独特品牌个性的能力,但这项技术正在飞速进化。就目前而言,我更视其为机遇而多过忧虑。
来源:湖北台汽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