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年春作首,百业农为先。连日来,瓜州县南岔镇万亩机采棉全面展开春播工作,阡陌纵横的田埂上轰鸣着引擎驱动的声音,大批现代农机正进行标准化作业,在万亩土地上集中翻耕土地种下新希望,绘出好“丰”景。
一年春作首,百业农为先。连日来,瓜州县南岔镇万亩机采棉全面展开春播工作,阡陌纵横的田埂上轰鸣着引擎驱动的声音,大批现代农机正进行标准化作业,在万亩土地上集中翻耕土地种下新希望,绘出好“丰”景。
近年来,南岔镇按照“农业优先型”县域经济发展定位,以“棉花强镇+高标准农田”双轮驱动为核心,通过盐碱地改良与土地流转结合、良种良法配套推广、智慧灌溉、肥料定制与秸秆利用结合、“村集体+经营主体”双托管等措施,为“棉花强镇”创建筑牢保障墙。今年全镇棉花种植面积稳定在5万亩左右,通过土地规范流转,整合土地资源,引入优质经营主体等措施,向“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全产业链延伸”的产业生态迈进,不断打造集生产示范、加工集群、文旅融合于一体的特色棉花强镇。
棉田中,棉农们依靠高度机械化装备在农田里抢抓农时,高效进行棉花播种作业。在六工村、开工村千亩优质机采棉种植示范基地播种现场,一台台装有北斗导航系统的大马力播种机,正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有序作业,播种、铺设滴灌带、覆膜、上土一气呵成,全面推动棉花产业走向优质、高产、高效发展之路。
“2024年开工村流转土地6172亩,主要发展机采棉,先进的机械化装备惠及150户村民,提升了村民的收益,还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万元的目标。”南岔镇开工村党总支书记雒文博说。
“以前种棉花,品种老化、产量低,现在用上新品种,亩均产量可达400公斤左右,亩均收益也比传统棉花高1000元左右。”南岔镇开工村棉农张军说。
南岔镇坚持以促进技能型劳动者增收为重点,落实“专业技能人才+合作社+农户”的乡村人才联农促富机制,尽全力育好“新农人”,传授热乎乎的致富技能。为使棉花获得好收成,南岔镇积极引导群众选用“新陆中87号”“新陆中67号”优良品种适时早播,成立了一支农技小分队深入棉田,在农时关键季节进行技术指导,提供农业配方,让更多“身怀绝技”的新农人投入乡村振兴的“竞技场”。
“传统种植的棉花全靠人工,费时费力还花钱,现在用上采棉机,再加上技术人员给予的指导,每亩地的成本也比传统棉花节省800元左右,真是省心又省力。”南岔镇十工村棉农李霞说。
“科技风”在田野劲吹,深入农业肌理,重塑产业体系,随着机采棉技术的全面推广,瓜州县南岔镇棉花产业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注入强劲动力。(李文洁 姜海波 文/图)
来源:中国甘肃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