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邻蹭我充电桩,我不哭不闹,直接调大功率:爱蹭,就让你蹭个够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9 16:51 2

摘要: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你的充电桩真不错,再借我用用呗?”张芳撩了撩头发,露出她认为最有魅力的笑容。

“不好意思,这是我私人的充电设备。”李明冷漠地回应。

“怎么,小气鬼?充个电又不会死人。”张芳的笑容瞬间消失,眼神里闪过一丝不屑。

“充电不会死人,但偷电可能会让你付出代价。”李明看着她,嘴角勾起一个意味深长的弧度。

有些人,永远不知道别人的忍耐是底线还是开始...

01

这座城市的春天来得突然。

阳光明媚的午后,李明开着他那辆崭新的电动汽车驶入小区。这是他花了半年积蓄买的,一辆国产新能源车,不算豪华,但足够体面。

车子在他的专属车位前停下,旁边那根黑色的立柱上,充电桩的蓝色指示灯缓缓闪烁。那是他额外花了一万多安装的,为的就是能随时充电不受限制。

小区里的公共充电桩总是被占用,要么排长队,要么就是被那些充满电却不挪车的人霸占着。

李明受够了那种无奈,索性自己动手,在物业允许的情况下安装了这个私人充电桩。

电表在他的名下,电费也由他承担。

阳光映在充电桩上,像是给它披上了一层金纱。李明取下充电枪,插入自己的爱车,看着指示灯从蓝色变成绿色,他的心情也跟着变得明亮起来。

就在这时,他注意到隔壁的车位上多了一辆陌生的电动车。

据说王家最近把房子租出去了,估计是新租户的车。李明没多想,转身上楼回家了。

四月的夜晚,依然透着丝丝凉意。

李明坐在沙发上,电视里播放着无聊的综艺节目。手机上的电费账单提醒打断了他的走神——本月电费:832元。

“怎么可能?”

李明愣住了。往常他一个月的电费不超过300元,就算加上充电桩的用电,也不过500元左右。这突然多出来的三百多是怎么回事?

他仔细回想自己的用电情况,并没有什么异常。空调还没开始使用,电热水器也是定时的,其他电器就更不可能了。

唯一的可能性,就是那个充电桩。

但他最近出差,车子放在公司,充电桩根本没怎么用。

想到这里,李明皱起了眉头。

第二天一早,他特意起得很早,站在窗边观察楼下的停车场。

七点半,一个穿着时髦的年轻女子走向他的车位,熟练地取下他的充电枪,插入她那辆车上。

李明眯起眼睛,心里升起一股无名火。

“你好,请问你是住在这栋楼的吗?”

李明在电梯口拦住了那个女人。她化着精致的妆容,戴着名牌墨镜,看起来三十出头,浑身上下散发着都市白领的气息。

“是啊,我叫张芳,刚搬来一个月。”她摘下墨镜,上下打量了一下李明,“你是?”

“我是602的业主李明。”李明直接切入主题,“我今天早上看到你在用我的充电桩给你的车充电,我想确认一下是不是你在使用?”

张芳的表情有一瞬间的僵硬,但很快又恢复了自然。

“哦,那个充电桩是你的啊?我以为是小区公共设施呢。”她微微一笑,似乎毫不在意,“不好意思啊,我不知道。”

“那个充电桩是我私人安装的,电费也是我自己交的。”李明尽量保持语气平和,“以后请不要再使用了。”

“知道了知道了,不就充个电嘛,至于这么小气吗?”张芳撇撇嘴,转身走开,留下李明站在原地,觉得这个对话进行得莫名其妙。

他没想到对方会是这种态度。

02

五月的阳光已经有了些许炙热的感觉。

李明晚上回到家,发现电费账单又涨了——本月电费:945元。

他立刻查看自己的充电记录,发现过去两周他只给车充了三次电,根本无法解释这么高的电费。

问题显而易见。

李明故意把车停在外面,自己藏在楼道的转角处。果然,早上七点半,张芳又来到他的车位,取下充电枪开始给她的车充电。

“我不是说过这是我的私人充电桩吗?”

李明突然出现在她身后,张芳明显吓了一跳,但很快镇定下来。

“哎呀,忘记了嘛。再说了,我就充一会儿,不会多用多少电的。”她嬉皮笑脸地说道。

“请你立即停止,否则我要向物业投诉了。”李明坚持道。

“好吧好吧,真是小气。”张芳不情愿地拔掉充电枪,瞪了李明一眼,“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李明看着她走开,心里明白这事恐怕没这么容易解决。

接下来的几天,李明发现充电桩的使用情况有所改善,电费没有明显异常。

他以为问题已经解决了。

直到那个周五下午,他提前回家,远远地看见张芳又在他的车位上鬼鬼祟祟。这次她看起来更加谨慎,不时环顾四周,生怕被人发现。

李明默默拍下了她使用充电桩的照片和视频,没有立即上前制止。

他决定收集更多证据。

夜幕降临,小区的路灯亮起,李明敲响了张芳租住的房门。

“哦,是你啊。”张芳打开门,看到李明站在门口,语气中透着不耐烦,“有事吗?”

“我想和你谈谈关于充电桩的事。”李明直截了当地说。

“我都说了不会再用了,你还来烦我干什么?”张芳靠在门框上,一副不在乎的样子。

“但你今天下午又在用。”李明拿出手机,展示给她看照片和视频,“这已经是第四次了。”

张芳的脸色变了,但很快又恢复了那副无所谓的表情。

“好吧,我承认。那又怎么样?你能把我怎么着?”她挑衅地看着李明,“不就是蹭了点电吗,至于这么较真?”

“我希望你能尊重别人的财产。如果你继续这样,我只能采取其他措施了。”李明声音低沉而坚定。

“随便你。”张芳关上了门。

李明站在走廊上,深吸一口气。他没想到会遇到这样的邻居。

周末的早晨,李明决定采取行动。他暂时切断了充电桩的电源,想看看张芳会有什么反应。

结果并不令人意外。

“砰砰砰!”

急促的敲门声在早上七点响起。李明打开门,看到张芳站在门外,脸色阴沉。

“你把充电桩弄坏了?”她劈头盖脸地质问。

“没有,我只是暂时关闭了。”李明平静地回答。

“你知不知道因为你这样,我今天上班要迟到了?”张芳的声音提高了八度,“我的车没电了,打不着火!”

“这不是我的问题,是你一直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使用我的充电桩。”

“我要你赔偿我500元误工费!”张芳突然提出了无理要求,“否则我就去物业投诉你恶意破坏公共设施!”

“首先,那是我的私人充电桩,不是公共设施。其次,我并没有义务为你提供充电服务。”李明保持冷静,“如果你想投诉,请便。”

“你等着!”张芳威胁道,“我不会就这么算了的!”

李明关上门,心里已经对这位新邻居完全失去了耐心。

03

周一上班时,李明发现自己的车被人划了一道长长的刮痕。

他立刻联想到张芳,但没有直接的证据。于是他向物业反映了充电桩被盗用的情况,要求物业介入处理。

物业管理员听完他的描述,露出为难的表情。

“李先生,这属于私人纠纷,我们很难直接干预。”管理员解释道,“充电桩确实是您的私人财产,但我们无法证明是谁在使用,也没有相关规定可以处罚。”

“那我的车被划了,你们也不管?”

“您可以调取监控录像,如果能确定是谁做的,可以报警处理。”

李明叹了口气,知道物业不会真正解决问题。

回到家,他做了两个决定:一是在车位附近安装一个隐蔽的摄像头;二是在充电桩上加装锁定装置,没有密码无法使用。

这两项措施花了他三千多元,但他认为值得。

摄像头安装在不易被发现的角落,可以通过手机实时查看。而充电桩的锁定装置看起来像是普通的防盗设计,没有人会想到还有监控功能。

李明觉得,这下应该可以阻止张芳的行为了。

接下来的一周相对平静。

李明每天检查监控记录,发现张芳确实没有再使用他的充电桩。或许她终于意识到不能再这样了,李明想。

然而,这种平静在第八天被打破了。

下班回家的路上,李明收到监控警报。他打开手机查看,发现张芳正在尝试强行使用充电桩,甚至用工具撬开了锁定装置。

画面中,张芳显得极为恼火,不断尝试各种方法启动充电桩。最终,她放弃了,但在离开前,她对着充电桩踢了一脚。

李明立刻调头回家,检查充电桩的损坏情况。

锁定装置已经变形,无法正常工作。充电枪的接口也有明显的刮痕,显然是被硬物强行插拔造成的。

修复这些损坏可能需要上千元。

李明拿出手机,拨通了张芳的电话。这个号码是他之前从物业那里要来的。

“喂?”张芳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听起来很不耐烦。

“张女士,我是李明。我想和你谈谈关于充电桩的事。”

“有什么好谈的?那个该死的东西根本用不了了!”张芳毫不掩饰自己的恼怒。

“那是因为我安装了锁定装置,而你试图强行破坏它。”李明的语气变得严肃,“我有监控视频为证。”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

“你偷拍我?这是侵犯隐私!”张芳突然换了一种说法。

“不,这是在我自己的车位上安装的正当防卫措施。”李明解释道,“我不想把事情闹大,但你已经损坏了我的财产。”

“关我什么事?我什么都没做!”张芳矢口否认。

“我有完整的视频证据,包括你之前多次偷用充电桩和今天破坏锁定装置的画面。”李明冷静地说,“我可以私下解决,但你需要赔偿损失并保证不再这样做。”

“你威胁我?”张芳的声音提高了,“我告诉你,别惹我!你会后悔的!”

电话突然被挂断了。

李明站在原地,意识到事情已经超出了简单的沟通能解决的范围。

第二天早上,李明的车再次被划伤,这次更严重,几乎贯穿了整个车身。

他立即检查监控录像,清楚地看到张芳在凌晨三点多来到停车场,用钥匙沿着车身用力划过。

录像中,她的表情充满恶意,甚至在划完车后还对着摄像头比了个中指,显然她已经发现了监控设备。

李明拿着证据直接报了警。

警察很快来到现场,查看了车辆损伤和视频证据。

“证据很明确,我们会依法处理。”警官对李明说,“你可以提出民事赔偿要求,车辆的维修费用应该由对方承担。”

张芳被传唤到派出所,面对确凿的证据,她不得不承认了自己的行为。

“我不就是借用了一下充电桩吗?至于这样对我吗?”张芳在警察面前表现得很委屈,“他先是断电,又安装那些监控设备,根本就是在针对我!”

警官向她解释了私人财产权的概念,以及故意损毁他人财物的法律后果。

最终,张芳被要求赔偿李明的车辆维修费用一万二千元,并签署了保证书,承诺不再骚扰和损坏李明的财产。

李明以为事情终于告一段落,然而这只是开始。

04

张芳表面上道了歉,赔了钱,私底下却在小区里四处散布谣言,说李明为人小气,故意针对她一个单身女性,甚至暗示李明对她有不轨企图被拒绝后才报复她。

一些不明真相的邻居开始用异样的眼光看李明。

更糟的是,李明新安装的充电桩又被人破坏了,这次是被人倒了不明液体,导致电路短路。

监控录像显示,这次破坏者戴着口罩和帽子,无法辨认身份,但体型和动作特征与张芳极为相似。

李明再次向警方报案,但由于无法确认身份,警方只能做个记录,无法立案。

同时,小区里关于李明的谣言越传越离谱。有人说他夜间偷窥邻居,有人说他故意设置陷阱坑害他人。甚至有人在业主群里直接点名批评他为人刻薄。

李明感到深深的疲惫和无奈。

他只是想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怎么就变成了“坏人”?

就在李明几乎要放弃的时候,事情出现了转机。

一天晚上,小区的王奶奶敲响了李明的门。

王奶奶是小区里德高望重的老住户,平时就住在张芳租住的那套房子对面。

“小李啊,我听说了你最近的遭遇。”王奶奶和蔼地说,“我来告诉你一些事情。”

原来,王奶奶经常看到张芳深夜带不同的男人回家,制造噪音扰民。有几次王奶奶提出抗议,张芳不但不道歉,还威胁要让她“老不死的搬走”。

“那个女人以前就这样,到处惹事,然后装可怜博同情。”王奶奶说,“她之前租住的小区,也是因为各种纠纷被请走的。”

王奶奶还透露,张芳不仅破坏李明的充电桩,还经常在楼道里乱扔垃圾,甚至半夜故意制造噪音报复投诉她的邻居。

“我们这些老住户都看在眼里,只是没人愿意站出来说话。”王奶奶叹了口气,“年轻人,你别灰心,真相总会大白的。”

李明感激地握住王奶奶的手,心里的委屈稍稍得到了缓解。

王奶奶的话在小区里引起了连锁反应。越来越多的住户开始站出来,讲述他们与张芳之间的不愉快经历。

很快,小区的舆论开始转向。人们意识到张芳才是那个问题邻居,而李明不过是众多受害者之一。

物业在压力下,决定约谈张芳的房东,建议终止租约。

但张芳似乎感受到了威胁,变本加厉地对李明进行报复。她不仅继续破坏李明的充电桩,还在半夜往他家门口泼脏水,甚至在他的车上喷涂侮辱性的文字。

尽管李明多次报警,但这些行为很难被及时制止。每次警察来了,张芳都装作无辜的样子,声称是李明在诬陷她。

李明觉得自己陷入了一场永无止境的纠缠中。

六月的一个闷热午后,李明刷着手机新闻,一则报道引起了他的注意:

“电动车因充电桩功率异常起火,车主索赔无门”

报道中提到,某品牌的充电桩因为输出功率异常,导致连接的电动车电池过热起火。但由于充电桩厂商在合同中设置了免责条款,车主无法获得赔偿。

李明盯着这条新闻,眼神渐渐变得锐利。

他点开搜索引擎,输入那家充电桩厂商的名字。

很快,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脑海中形成。

李明决定让租户自食其果,通过安装一个大功率的充电桩,让租户的车报废。

05

李明拨通了新闻中提到的充电桩厂商的客服电话。

“您好,我想咨询一下你们的产品。”李明的声音异常冷静。

“先生您好,请问需要了解哪款充电桩?”客服礼貌地回答。

“我看到新闻说你们的产品曾经因为功率问题导致车辆起火,这是真的吗?”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

“先生,那是个别情况,我们的产品都经过严格测试,完全符合安全标准。”客服的声音变得谨慎起来。

“我不是来投诉的。”李明直接切入主题,“事实上,我对这种'特性'很感兴趣。”

“先生?”客服显然没听明白。

“我想订购一台这样的产品,越强力越好。”李明压低声音,“我有私人用途,价格不是问题。”

经过一番周折,李明被转接到了一位技术主管那里。

在确认李明不是来钓鱼执法的后,技术主管谨慎地解释了他们产品的“特殊功能”。

“原则上,我们的充电桩输出功率是可以调节的。”主管说,“但超出正常参数会对车辆电池造成损害,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合同中有免责条款。”

“完美。”李明说,“我需要一台看起来普通,但能够在特定条件下输出超高功率的充电桩。价格不是问题,但要快。”

主管听出了李明话中的暗示,犹豫了一下。

“先生,我们不能提供这样的服务,这可能涉及到法律问题。”

“我知道。”李明笑了笑,“但如果我只是想买一台你们的常规产品,然后自己'改装'一下,应该没问题吧?”

“理论上是可以的,但我必须提醒您,任何改装都将导致保修失效,而且我们不对由此产生的任何后果负责。”

“当然,我会签署所有必要的免责声明。”李明快速回应。

就这样,一个计划开始形成。

三天后,一个不起眼的包裹送到了李明家。

包裹里是一台普通的家用充电桩,型号与李明之前使用的类似,但内部结构有所不同。

包裹底部还附带一份详细的说明书,教李明如何“调整”充电桩的输出参数。最后一页是一份免责声明,上面明确写着用户应对任何因此产品引起的事故自行负责。

李明签署了声明,拍照发回给厂商。

当晚,他开始按照说明书改装充电桩。

这并不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只需要更换几个元件,修改几行程序,充电桩就能在特定条件下爆发出远超标准的输出功率。

根据说明,这种功率足以在短时间内损坏任何电动车的电池系统,甚至可能导致起火。

李明谨慎地完成了改装,又对充电桩进行了测试。表面上看,它与普通充电桩没有区别,指示灯正常闪烁,接口也完全标准。

但当他按下隐藏的组合键时,充电桩的状态悄然改变,进入了“增强模式”。

李明满意地点点头,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

第二天一早,他将新的充电桩安装在了自己的车位上,摄像头也重新调整了角度,确保能捕捉到每一个细节。

一切就绪,只等张芳上钩。

李明故意将车停在公司,让车位空着,充电桩看起来无人使用的样子。

当天下午,他通过手机监控看到张芳鬼鬼祟祟地接近他的车位。她四下张望,确认没人注意后,迅速取下充电枪,插入自己的车上。

李明冷笑着按下手机上的按钮,远程激活了充电桩的“增强模式”。

监控画面中,充电桩的指示灯微不可察地闪烁了一下,然后恢复正常。张芳似乎没有注意到任何异常,满意地走开了。

李明继续观察。按照说明书,“增强模式”不会立即显现效果,而是会在一段时间后逐渐损坏电池,这样更难被发现问题的源头。

两小时后,监控突然传来警报。

李明立刻查看画面,看到张芳的车周围有人聚集,似乎发生了什么事。

他立即驱车回小区,远远地就看到一团混乱。

张芳的车引擎盖下冒出浓烟,几个邻居正在用灭火器扑救。张芳站在一旁,脸色苍白,不停地喊着“救命”。

小区保安也赶到了现场,设立警戒线,疏散围观的人群。

李明将车停在远处,混入围观的人群中。

“听说是电池突然着火了。”一个中年男人说。

“现在这些电动车质量真是不敢恭维。”另一人附和道。

“我听说是充电的时候出的问题。”第三个声音插入。

李明保持沉默,只是默默地观察。

火很快被扑灭了,但张芳的车显然已经无法正常使用。电池组被烧毁,引擎舱一片狼藉。

“谁干的!一定是谁搞的鬼!”张芳歇斯底里地喊道,目光四处搜寻,最后定格在不远处的李明身上,“是你!一定是你干的!”

她冲向李明,保安连忙上前拦住。

“冷静点,女士。”保安劝道,“不要乱指责人。”

“就是他!他故意让我的车着火!”张芳激动地指着李明,“他一直针对我!”

李明保持沉默,只是冷静地从口袋里掏出手机。

“我刚才在公司开会,有同事可以作证。”他平静地说,“而且我的充电桩是全新安装的,有正规发票和安装记录。”

他向前一步,声音压低,只有张芳能听见:

“爱蹭,就让你蹭个够。”

张芳的眼睛瞪大了,似乎意识到了什么,但她无法证明自己的指控。

物业经理很快赶到,询问了事情经过,决定报警处理。

消防部门的初步调查结果是电池过热导致起火,可能与充电设备不匹配有关。

但由于张芳无法证明她是经过许可使用了李明的充电桩,这一切责任最终只能由她自己承担。

06

事件发生后,小区里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了张芳偷电的事。

那些曾经被她散布谣言影响的邻居,如今也看清了她的真面目。

物业最终向张芳的房东发出了正式投诉,要求终止她的租约。房东在了解事实后,决定不再续租,给了张芳一个月的搬迁期限。

李明的生活渐渐恢复了平静。小区里再也没有人用异样的眼光看他,反而有不少人向他表示歉意,为之前的误解道歉。

然而,张芳的报复并未结束。

搬离日期临近,她似乎决定在离开前给李明留下“最后的礼物”。一天深夜,李明被急促的敲门声惊醒。是隔壁的刘大爷。

“小李,不好了!你的车又出事了!”

李明匆忙下楼,看到自己的爱车被泼了油漆,车窗被砸碎,轮胎也被扎破。充电桩更是遭到彻底破坏,电线被剪断,控制面板被砸得粉碎。

监控录像清晰记录了整个过程:凌晨三点,张芳戴着口罩,拿着铁锤和油漆桶,疯狂地破坏着李明的财产。她甚至对着摄像头竖起中指,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挑衅。

“这一次,我一定要让她付出代价。”李明眼中闪过一丝寒光。

第二天,他带着证据再次报警。警方以故意毁坏财物罪将张芳拘留。由于她屡次犯案,加上证据确凿,这次她面临的不仅是赔偿,还有可能的刑事处罚。

张芳被带走时,依然不忘叫嚣:“李明,这事没完!等我出来,你给我等着!”

李明并未被她的威胁吓倒。他利用这段时间,重新安装了充电桩——依然是那款“特别定制”的型号,但这次做了更多改进。

新的充电桩看起来完全正常,但内部已经被彻底改造。它具备智能识别功能,只有在检测到未授权车辆时,才会启动“特殊模式”。而这种模式足以在短时间内彻底摧毁任何电动车的电池系统。

十五天后,张芳被释放。她拒绝搬离小区,无视了房东的终止租约通知,固执地留了下来。

小区里人人对她避而远之,但李明知道,她的目标只有自己。

果然,张芳释放的第三天晚上,监控警报再次响起。

李明打开手机,看到张芳正鬼鬼祟祟地靠近他的充电桩。这次她更加谨慎,没有直接破坏,而是试图使用。

“吸取教训了,嗯?”李明冷笑,“但太晚了。”

他按下手机上的按钮,静静等待。

监控画面中,充电桩的指示灯变成了绿色,看起来一切正常。张芳松了一口气,露出得意的笑容,连接上她的车,然后悄悄离开。

三十分钟后,警报声响彻小区。

张芳的车彻底报废了,不仅电池组被烧毁,连车身都因温度过高而变形。更糟的是,火势蔓延,差点烧到旁边的车辆。

消防队赶到现场,经过调查,发现事故原因是车辆电池因充电过程中的巨大电流而过热引燃。

当消防员询问张芳为什么使用不匹配的充电设备时,她无言以对。

物业查看监控,明确显示张芳未经许可使用他人财产,且屡教不改。

最终,在李明提供的证据和小区住户的集体投诉下,张芳不仅被迫搬离小区,还面临高额赔偿和刑事责任。

李明站在阳台上,看着张芳狼狈离去的背影,轻声说道:

“爱蹭,就让你蹭个够。”

这一次,没有人会再被她的谎言蒙蔽。

恶邻终究自食其果。

来源:一才的篮球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