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个人觉得保持一份童真难能可贵,但行为上的幼稚,却不能被容忍。保持童真是一种心态,幼稚的行为,不仅会给别人造成困扰,还会给自己带来许多麻烦。
职场是成年人的世界,如果你表现的太幼稚,很难融入其中,甚至可能处处受到排挤,自然也与进步无缘。
个人觉得保持一份童真难能可贵,但行为上的幼稚,却不能被容忍。保持童真是一种心态,幼稚的行为,不仅会给别人造成困扰,还会给自己带来许多麻烦。
也许你本来没有做错什么,但因为行为太幼稚,即便领导想提拔你,也会更加慎重,甚至可能暂时搁置,耽误的只能是自己。
当然不是所有幼稚的行为都会有影响,但以下几种行为,尽量要避免,虽然未必能让你一路青云,但至少在进步的路上少走一些弯路。
《平凡的荣耀》里有个经典场景:投资经理高思聪发现项目测算错误,当场指出主管疏漏。会议室突然安静,主管脸色铁青。虽然数据确实有误,但这场“真相时刻”让高思聪在年度考评时吃了暗亏。
现实中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某互联网公司实习生坚持曝光部门报销漏洞,最终导致整个团队季度奖金被取消。
职场不是道德审判庭,而是价值交换场。
学生时代,每个问题都有标准答案,而职场里却没有标准答案,判断的依据不是掌握在大多数人手里,而是掌握极少数人手中。
成熟的职场人懂得用灰度思维照亮前路,而不是举着非黑即白的探照灯灼伤他人。
热播剧《理想之城》中的夏明说过:“在工地搬砖的人也很努力,但决定楼层高度的永远是设计师。”
同样剧中孙俪饰演的苏筱,在遭遇职场暗算后依然埋头苦干,结果连续三次晋升机会都被“空降兵”截胡。直到她学会主动展示工作成果,建立跨部门人脉,才真正打开上升通道。
某500强企业HR透露,他们选拔储备干部时有个“三个主动”标准:主动汇报进度、主动提出方案、主动承担责任。
领导的时间比你宝贵,不可能关注到每个人,不主动的展示的努力,大概率会被埋没。
努力是入场券,但决定座次的永远是价值可视化的能力。
在大多数人的潜意识中,积极工作应该没问题吧,可在现实中,有时所谓的“积极补位”很可能造成越位、错位的情况。
有句话说得好:“正确的方式比正确的立场更重要。”
某国企真实案例:财务部小王发现市场部预算超标,直接找对方经理理论。结果引发部门矛盾,财务总监不得不亲自调解。
就像《突围》里林满江说的:“每个岗位都是精密齿轮,擅自改动咬合角度会让整台机器停摆。”
牢记:补位是美德,越位是雷区。职场如球场,补位的前提是看清自己球衣的号码。
职场不是学校,你的KPI跟别人没有关系。指望别人“教”,早晚掉坑里。
在校园里,你的冲击跟老师KPI挂钩,老师也会重点培养那些有潜力的学生,更何况职场里,领导拥有选择下属的权力,你影响到他的利益,换掉、淘汰掉你即可。
领导不是老师,即便是单位安排的师父也没义务免费教你。
如果自己不“偷师”,指望别人“教”你,要么就支付相应的成本,要么就别指望别人能“教”你真东西。
职场没有义务教育,但处处都是教学现场。
想必许多人都遇到过那种习惯性反驳的人,无论你是否说的对错,他都要说出不同的意见,哪怕是补充,也会以否定为开头。
学会倾听不仅是美德,还是获取信息的路径,对于那种克制不住表达欲的人来讲,永远都只能在自己的认知框架中打转,不仅提升慢,还能掉进思维陷阱里。
只有听到不同意见,才是完善自己思想的过程,即便是对方说的没有道理,你并不认可,听一下别人的想法,也没什么损失。
能克制表达欲反而能激活真正的创造力。聪明人用耳朵开路,杠精用舌头挖坑。
职场成熟不是世故圆滑,而是建立恰到好处的生存智慧。真正的成熟不是磨平棱角,而是懂得在坚持自我与适应规则间找到平衡点。
就像《觉醒年代》中陈独秀对青年说的:“知世故而不世故,处江湖而远江湖,才是最高级的活法。”
当我们学会用成年人的方式守护初心,职场就不再是修罗场,而是修炼场。成长的本质,就是不断打破幼稚幻象,在现实土壤中培育出坚韧的职业生命力。
来源:烟聊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