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刚打开车门,舒爽的空气便与我撞了满怀。昨夜阵雨,地面印着清新的水痕,空中零散的阴云还没有退去,会时而漏出阳光,雨水清洗过后的天地间呈现出清晰的样貌。放眼出去,东南方向的大泽山脉如在眼前,近处的各种植物被雨水清洗过后,绿的像是回到了茂盛的夏季般,葳蕤着丰厚的绿意
刚打开车门,舒爽的空气便与我撞了满怀。昨夜阵雨,地面印着清新的水痕,空中零散的阴云还没有退去,会时而漏出阳光,雨水清洗过后的天地间呈现出清晰的样貌。放眼出去,东南方向的大泽山脉如在眼前,近处的各种植物被雨水清洗过后,绿的像是回到了茂盛的夏季般,葳蕤着丰厚的绿意;黄的近于透明,像秋天的眼睛,注视着充满丰收喜悦色彩的天空与大地。
我是被车窗外大片紫色花朵吸引才停车的。这是一片绿色的开阔地,几十亩的样子,周围是已经成熟待收割的玉米。玉米秸秆呈枯黄的颜色,映衬得这片绿地更加醒目开阔。依据早年习得的不多的植物常识,面前绿色植物近于椭圆状卵圆形的叶片,和紫色的柱状花序,识得是丹参,这里应该就是东草村航天科技种植项目基地了。绿地边上有一块展板,印证了我的判断是正确的。
出莱州市区向南,便进入丘陵地域,早已听闻东草村近几年发展航天科技种植,趁双休日,结伴莱州市委党校的王晓华前去拜访东草村党支部书记王洪福。东草村位于北纬37°,海拔高度70余米,地下有丰富的矿物质水资源与优质的岩石风化泥土资源。往年这里出产的小米、果蔬及其他粮食作物,都是在城市生活的人们的抢手货。
王晓华曾经深入东草村进行过调研,与东草村党支部书记有过多次接触,说他仍保留着军人的意志品质,还有农村人的善良淳朴、生意人的精明干练。
我和王老师从丹参种植地向南走的时候,电话联系了他,话筒里传来一个憨厚中年男人爽朗的声音。挂掉电话,王老师说,书记正在某平台做航天科技农产品的直播带货,我们可以先随便转转。一条崭新的东西向柏油马路出现在我们的面前,路边有几块图文并茂的展板吸引了我的注意力。驻足浏览的时候,展板上的一段文字吸引了我:太空种子是精选的作物种子通过航天飞行器载到太空,在空间特殊环境下使种子发生变化,然后再到地面进行优选的育种手段。展板还显示东草村不仅仅种植了航天丹参,还种植有航天富硒大豆、航天富硒黑小麦、航天蔬菜等。
路南是连片的塑料大棚,紧挨路边的大棚东侧外带了一个院子,院子里有几间民宅。王晓华老师说西侧的大棚是王洪福布置的平台直播间,站在院门外已经听到了浑厚且富有感染力的声音,不用问也想象得到,这应该是王洪福正在平台上推介航天作物产品。
我们推开院门直奔大院西侧的大棚,大棚里靠近东侧的一片空地上有一张铺了朱红桌布的长条桌,桌子上放着几个果篮,里面装了新鲜的大花生、包着翠衣的嫩玉米、红彤彤的圣女果,在一个白色的柳条编的饭筐里,则是描着红花绿草,点着朱红印记的花饽饽。桌前几根立架,几部手机对准了站在桌后的一位面色黄褐的粗壮汉子,汉子的身后有两道红色横幅,黄色的正楷字标注着“兵支书助农直播间”,下面一行行楷小字:乡村振兴,你我同行。不用介绍也知道,这就是王洪福了,在他的身后,是近乎一人高的生长旺盛的航天西红柿。翠绿的植株,已经成熟的西红柿,是直播间最原始自然,也是最有说服力的背景。
很快,他下播过来,要带我们到各个大棚里和丹参种植地去转转,路上我们边走边聊。
2013年1月,王洪福在不惑之年,从繁华的大都市回到养育了自己的小山村。2018年3月,北京的朋友帮他引进航天科技种植项目,航天科技与小山村紧密结合在了一起。
我们在一个大棚前驻足,推开大棚设置的隔离门,扑面而来的绿意瞬间淹没了我们,王洪福介绍这是航天西红柿。大棚外是秋天的世界,大棚里却是春末夏初的景象。走进去,与西红柿近距离接触,已经近大腿高,枝干粗壮,分叉疏密有致,黄色的花蕾遍布其间,像微笑的眼睛。有村民正在忙碌地抹叉、搭架,引导西红柿的枝蔓向上攀爬。几乎转遍了所有的大棚,大棚内分别种植了茄子、辣椒、油菜等几个航天育种技术成熟的蔬菜品种。
我们越过柏油路,再次回到丹参种植地。从2018年开始,这块土地上种下了第一颗航天丹参的种子,五年的时间,从种到收,再到种子流向新繁育的种植基地,已经在本地,并辐射周边地区推广种植航天丹参近2000亩,因为航天丹参的丹参酮含量高过普通丹参,进入市场便供不应求。
与王洪福的交流,听得出他语气里满满自豪感。清新的秋风从丹参种植地的上空吹过,阴云散去,太阳朗照,天空明净,遥远纯粹的深蓝如同被丹参花浸染过一般,透出隐隐的紫意。我掏出手机,设置了专业模式,近乎趴在地上,采用仰视的角度,以蓝天为背景,拍下了花开正盛的丹参。
镜头里,一枝盛开的丹参花摇曳在秋风里。
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