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29日,海博思创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2.70亿元,同比增长18.44%;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48亿元,同比增长12.06%。尽管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双位数增长,但净利润环比下降9.37%,扣非净利润环比下降11.19%,显示出公司
4月29日,海博思创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2.70亿元,同比增长18.44%;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48亿元,同比增长12.06%。尽管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双位数增长,但净利润环比下降9.37%,扣非净利润环比下降11.19%,显示出公司在季度间的盈利能力有所波动。海博思创作为国内储能系统集成市场的领军企业,凭借技术创新和全栈自研能力,持续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但净利润的环比下滑也引发了市场对其短期盈利能力的担忧。
技术创新驱动,产品矩阵持续完善
2024年,海博思创在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公司发布了覆盖共享及独立储能、新能源配储、火储联合调频等全场景解决方案,推出了交直流一体储能预制舱产品、液冷户外柜、充储一体机等创新产品。此外,公司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储能变流器实现商业化批量应用,为客户提供了创新性的解决方案。这些新产品的推出不仅丰富了公司的产品矩阵,也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储能领域的领先地位。
然而,尽管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投入巨大,2024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0.10%,达到2.50亿元,但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仅为3.03%,较上年同期仅增加0.47个百分点。这一比例在行业内并不算高,尤其是在储能技术快速迭代的背景下,公司未来仍需加大研发投入,以保持技术领先优势。
AI赋能与智能制造,提升运营效率
海博思创在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突破。公司通过“AI模型+领域知识+实时数据”的三维融合,打造了储能场景应用平台,并部署了大数据智算中心,着力强化储能电站的智慧运维与运营服务。此外,公司在北京、珠海、酒泉等地打造了集智能产线、智能仓储、智能物流于一体的智能制造基地,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
尽管AI和智能制造为公司带来了显著的运营效率提升,但公司在2024年的净利润环比下降9.37%,显示出其在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方面仍面临挑战。尤其是在智能制造基地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如何进一步优化成本结构,提升盈利能力,将是公司未来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市场拓展与国际化布局,盈利能力待提升
海博思创在国内储能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并积极拓展国际市场。2024年,公司与美国Fluence、法国NW、澳大利亚Tesseract等国际商业伙伴建立了合作关系,并顺利交付了德国国王湖独立储能电站、芬兰分布式储能电站等海外项目。根据标普全球的统计,海博思创在2023年全球电池储能系统集成商新增储能装机排名中位居前三,显示出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然而,尽管公司在国际市场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其净利润的环比下滑也反映出国际化布局的挑战。海外市场的拓展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资源投入,尤其是在欧美等成熟市场,竞争激烈且利润率较低。如何在拓展国际市场的同时,保持盈利能力的稳定增长,将是公司未来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总体来看,海博思创在2024年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的双增长,但净利润的环比下滑也暴露出公司在短期盈利能力方面的不足。未来,公司需要在技术创新、成本控制和国际化布局等方面进一步发力,以应对市场竞争和行业变革带来的挑战。
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