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患者经兰瑞肽ATG治疗2年,GH和IGF-1水平显著下降并持续达标(IGF-1指数从1.91降至0.86),注射间隔从4周延长至12周一次,治疗负担大幅降低。
病例亮点荟萃:
01 强效达标,减轻患者治疗负担
患者经兰瑞肽ATG治疗2年,GH和IGF-1水平显著下降并持续达标(IGF-1指数从1.91降至0.86),注射间隔从4周延长至12周一次,治疗负担大幅降低。多合并症综合管理,全程安全可控
治疗期间高血压、糖耐量异常、骨质疏松等合并症稳定控制,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均未出现药物相关异常,印证兰瑞肽ATG长期安全性良好,适合老年及复杂合并症患者。03 影像学阴性仍显疗效,隐匿性病灶治疗新选择
垂体MRI及DOTA-PET均未发现明确肿瘤病灶(部分空蝶鞍),但兰瑞肽ATG通过抑制GH/IGF-1轴实现症状控制,验证其对非典型、隐匿性病灶肢端肥大症的有效性。病例分享专家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俞一飞
博士,华山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
华山·金垂体团队成员
专长及研究方向
神经内分泌疾病的诊治,如垂体瘤、颅咽管瘤及其它鞍区疾病的诊治等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
参与发表SCI及核心期刊文章十余篇
患者基本情况
本例为一位女性患者,年龄70岁。
主诉:面容改变十余年。
现病史:患者1月前在路上被医生识别出“肢大面容”,建议完善相关检查。门诊查IGF-1 346.8 μg/L ↑ ,IGF-1指数:1.91,随机GH:4.19 ng/mL↑,考虑肢端肥大症,进一步入院检查。追问病史有面容改变十余年,有手指变粗,鞋码增大,未予重视。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20余年,氨氯地平5 mg qd口服,血压控制可。睡眠呼吸暂停病史20年,平素使用呼吸机辅助治疗。血糖升高4月余,饮食控制,未用药治疗。骨质疏松史1年,骨密度T值-3.2,目前福美加70mg qw,钙尔奇D 1片 qd。否认视力减退、视野缺损、头痛。
手术外伤史:2022.3因手腕骨折行内固定术。
个人史:出生于原籍。否认烟酒史。否认冶游史。
家族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否认家族肿瘤史。
月经史:初潮14岁,4 ~ 5天/30天 ,已绝经。
婚育史:已婚已育。
体格检查:T:36.5℃,P:80次/分,R:18次/分,BP:138/86 mmHg,身高:158 cm ,体重:60 kg,BMI:24.0 kg/m2。神志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视野粗测正常。皮肤粗糙多油,眉弓突出,下颌突出,无反咬合,嘴唇肥厚。
治疗前评估(2023-3)
垂体功能评估
皮质醇轴:8点皮质醇:13.59 μg/dl,ACTH 28 pg/ml,正常。
甲状腺轴:TSH:3.80 mIU/L,FT3:3.64 pmol/L,FT4:15.3 pmol/L。
性腺轴:LH 28.75 IU/L,FSH 83.03 IU/L,E2 19.41 pmol/L, PRL 12.5 ng/ml。
GH轴:高糖抑制试验 GH不能被抑制,IGF-1 306.8 ng/ml,IGF-1指数 1.69。
表1 高糖抑制试验结果(治疗前)
奥曲肽抑制试验
GH抑制率 85.97%。
表2 奥曲肽抑制试验结果(治疗前)
垂体增强MR(2023-3)
垂体形态变扁,其内未见异常信号灶,信号尚均匀,增强后无明显异常强化;垂体柄居中,视交叉清晰。检查结论:部分空蝶鞍,未见明显异常强化,随诊。附见颅板增厚。
图1 治疗前垂体增强MR
并发症评估(2023-3)
糖脂代谢:空腹血糖 5.4 mmol/L,HbA1c5.8%,胆固醇 5.77 mmol/L,甘油三酯 0.82 mmol/L,LDL 2.64 mmol/L,HDL 1.79 mmol/L。肝肾功能:ALT 19 U/L,AST 10 U/L,ALP 47 U/L,GGT 17 U/L,肌酐 53 μmol/L,尿酸:0.342 mmol/L。B超:甲状腺多发结节,TI-RADS 3类。左侧颈动脉分叉内中膜略厚。双侧颈动脉分叉小钙化斑。双侧椎动脉(显示段)未见明显狭窄。双侧颈内静脉未见明显血栓。双下肢动脉多发斑点,管腔未见明显狭窄。双下肢伴行深静脉未见明显血栓。心超:左室壁增厚左房增大,轻度二尖瓣反流。左心收缩功能正常,左心舒张功能轻度减退,LVEF 69%。胸部CT:两肺下叶胸膜下反应,左肺下叶钙化灶,冠脉钙化,心包增厚。胃镜:反流性食管炎(LA-A) 胃窦炎(糜烂型,重度)。肠镜:所见结肠直肠粘膜未见器质性病变。
图2 治疗前胃镜、肠镜报告
后续治疗
兰瑞肽 120mg,4周1次。
表3 药物治疗
治疗后评估(2025-3)
皮质醇轴:8点皮质醇:10.65 μg/dl,ACTH 14.3 pg/ml,正常。
甲状腺轴:TSH:3.26 mIU/L,FT3:4.08 pmol/L,FT4:15.1 pmol/L。
性腺轴:LH 35.56 IU/L,FSH 91.47 IU/L,E2 51.8 pmol/L, PRL 11.88 ng/ml。
GH轴:高糖抑制试验 GH不能被抑制,IGF-1 157.2 ng/ml IGF-1指数 0.86。
表4 高糖抑制试验结果(治疗后)
垂体增强MR(2025-3)
图3 治疗后垂体增强MR
并发症评估(2025-3)
糖脂代谢:空腹血糖 5.3 mmol/L,HbA1c 5.8%,胆固醇 4.25 mmol/L,甘油三酯 0.72 mmol/L,LDL 2.64 mmol/L,HDL 1.33 mmol/L。肝肾功能:ALT 15 U/L,AST 21 U/L,ALP 51 U/L,GGT 13 U/L,肌酐 67 μmol/L,尿酸:0.241 mmol/L。B超:肝多发囊肿。胆囊胆固醇结晶。胰腺、脾脏、双肾、膀胱显示部位未见明显异常。甲状腺多发结节,TI-RADS3类。双乳乳腺病,右乳实质性结节伴粗钙化,USBI-RADS3类。双侧腋下未见明显异常肿大淋巴结。双侧颈动脉局部内中膜增厚伴分叉处小扁平钙化斑,血管腔未见明显狭窄。双侧椎动脉(显示段)未见明显狭窄。双侧颈内静脉未见明显血栓。双小腿中段肌间静脉陈旧性血栓伴静脉石。双下肢动脉早期硬化,内中膜多发小斑点及小斑块,管腔未见明显狭窄。双下肢伴行深静脉未见明显血栓。胸部CT:两肺下叶胸膜下反应,左肺下叶钙化灶,冠脉钙化,心包增厚。
心超(2025-3):结构诊断:左室壁增厚,左房增大,轻度二尖瓣反流;功能诊断:左心收缩功能正常,左心舒张功能轻度减退。
DOTA-TATE PET(2025-3):大脑各部显像清晰。垂体放射性摄取显影(生理性摄取)。鞍区未见明显放射性摄取异常增高灶。余大脑皮质呈本底摄取,未见明显放射性摄取增高灶。CT示颅内各层未见异常密度灶,脑室系统大小﹑形态如常,脑沟﹑脑裂未见明显增宽,脑中线结构居中。
结论:1.鞍区未见68Ga DOTA-TATE摄取增高灶,建议结合临床及MRI增强。体部68Ga DOTA-TATE PET显像未见明显异常增高灶。2.副鼻窦炎。3.甲状腺两叶密度欠均匀,建议超声随诊。4.双肺小结节未见68Ga DOTA-TATE摄取增高,考虑良性可能大,建议结合临床随诊;冠状动脉钙化;右乳钙化灶,建议超声/钼靶随诊。5.肝囊肿;脾脏钙化灶。6.双侧臀部皮下结节未见68Ga DOTA-TATE摄取增高,考虑良性可能大,建议结合临床随诊;双侧腹股沟淋巴结炎性增生。7.椎体退行性变。
图6 治疗后DOTA-TATE PET
目前诊断和下一步处理(2025-3)
诊断:
1.肢端肥大症
2.继发性高血压
3.糖耐量异常
4.反流性食管炎
5.肝囊肿
6.甲状腺结节(TI-RADS 3类)
7. 双乳乳腺腺病(USBI-RADS 3类)
病情分析与下一步处理
老年女性,肢端肥大症诊断明确,长期生长抑素类似物治疗2年,GH、IGF-1平稳,已延长至12周一次。血压、血糖、血脂以及相关并发症稳定,全身奥曲肽扫描未见病灶,继续药物治疗。
病例总结与启示
肢端肥大症患者长期药物治疗显著获益,SSA治疗奠定核心地位
肢端肥大症属于慢性代谢性疾病,手术、药物治疗和放射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方法,治疗目标需要兼顾生化控制、降低死亡风险、合并症管理、尽量减少疾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控制肿瘤体积以及维持残余的垂体功能,临床中需要仔细评估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本例患者虽未手术,但影像学(部分空蝶鞍)及生化指标(IGF-1指数1.91、GH未抑制)明确诊断为肢端肥大症,合并高血压、糖耐量异常等多系统疾病。生长抑素类似物(SSA)可以有效控制生化水平,改善肢大症状,是治疗肢大患者的首选药物【1】。兰瑞肽ATG作为新一代SSA,兼顾疗效、安全性与生活质量,为复杂合并症患者提供全面解决方案。本例患者经兰瑞肽ATG 120 mg治疗2年,IGF-1指数从1.91降至0.86(正常范围),GH水平稳定,面容及手足肥大症状显著改善,印证SSA对隐匿性病灶的有效性。兰瑞肽ATG 120 mg EDI方案强效灵活,助力患者全面获益
兰瑞肽ATG作为新一代SSA,凭借其独特优势成为肢端肥大症长期管理的优选方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强效达标,本例患者治疗后IGF-1下降55%,GH抑制率达85.97%,实现生化缓解(IGF-1正常),且影像学随访未见肿瘤进展。二是灵活经济,兰瑞肽ATG 120 mg可在每4周注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为每6周、每8周的延长给药间隔(EDI)给药方案【2】,方便灵活,有助于降低患者治疗负担,提升患者依从性。本例患者注射间隔从4周延长至12周,大大减少就诊次数,适用于疾病长期管理。三是安全便捷,预充式装置支持深部皮下注射,无须配置,注射时间短(66秒),自动安全的给药装置能够减少针刺伤,注射部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3~5】。本例患者使用兰瑞肽ATG 120 mg治疗2年,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持续改善,合并症也得到有效控制,全面获益。参考文献
1. 中国垂体腺瘤协作组. 中国肢端肥大症诊治共识(2021版) . 中华医学杂志, 2021, 101(27) : 2115-2126.
2. Troconiz IF, et al. Clin Pharmacokinet. 2009;48(1):51-62.
3. Alexopoulou O, et al. Eur J Endocrinol. 2004 Sep;151(3):317-24.
4. Adelman DT et al, Med Devices (2012) 5:103-9.
5. 注射用醋酸奥曲肽微球说明书.2018年10月17日.
审批编号:SOM-CN-001955,有效期至2027-4
仅供医学和药学专业人士参考
来源: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