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26日,沃尔玛、塔吉特等12家美国零售集团向广东、浙江的83家玩具、服装供应商发出紧急订单,要求恢复80%的产能供应。这批订单涉及圣诞装饰、运动服饰等67类商品,平均关税成本达145%,但零售商同意承担62%的额外费用。
4月26日,沃尔玛、塔吉特等12家美国零售集团向广东、浙江的83家玩具、服装供应商发出紧急订单,要求恢复80%的产能供应。这批订单涉及圣诞装饰、运动服饰等67类商品,平均关税成本达145%,但零售商同意承担62%的额外费用。
图片来源财联社截图
纽约联储数据显示,截至4月,美国零售业库存抵押贷款规模达2140亿美元,库存每下降10%,相关债券估值可能缩水23%。摩根士丹利测算,若断货持续至6月,塔吉特的供应链融资信用额度将触发违约条款。
洛杉矶港务局4月运营报告显示,当月进口集装箱总量同比下跌37%,其中来自中国的集装箱占比从42%降至19%。北美货代协会追踪发现,3月以来已有14艘原定驶向加州的货轮改道至墨西哥曼萨尼约港,导致美国西海岸陆运成本上涨18%。
供应链中断直接冲击商业票据市场:4月25日,沃尔玛发行的90天期票据收益率飙升1.8个百分点,反映投资者对零售业短期偿债能力担忧加剧。
美国大型连锁超市Albertsons在4月28日向132家中国日用品供应商发出通知,拒绝接受5%以上的价格上调申请。这导致23%的塑料制品订单被取消,科罗拉多州零售商协会统计,当地超市货架缺货率已升至17%。
消费金融领域连锁反应显现:花旗银行4月30日将零售类资产支持证券(ABS)的违约概率预测值从1.2%上调至3.7%,涉及规模380亿美元的债券面临评级下调风险。
供应链融资工具的流动性危机进一步扩散。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数据显示,4月26日至30日,零售业库存期货合约交易量暴跌44%,做市商将保证金比例提高15个百分点。
堪萨斯城联储警告,若库存抵押品价值再下降8%,区域性银行可能需要计提27亿美元坏账准备。这种压力传导至消费端:Visa卡4月消费信贷违约率环比上升0.4%,创2021年以来最大单月增幅。
美国4月29日召集零售企业代表会议,记录显示78%的参会者反对进一步扩大对华关税。沃尔玛供应链总监在会上出示数据:替换中国纺织供应商需要19个月,而越南、印度工厂目前订单排期已达14个月。波士顿咨询公司测算,美国零售商若将30%采购转向东南亚,综合成本将增加22%,且交货周期延长26天。
政Z决策与商业现实的冲突在加州港务局提案中凸显。5月1日,长滩港管委会投票通过补贴方案,为连续三个月到港量超5000标箱的航运公司减免38%的泊位费,试图缓解供应链压力。该措施仅能挽回7%的流失运力,无法根本解决美西港口基础设施老化问题。
关税政策的有效性遭遇双重质疑:经济学家指出145%的税率反而加剧通胀,而战略界担忧过度依赖中国供应链将削弱产业主权。海关数据显示,4月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服装类商品单价同比上涨27%,进口总量仍增长3%。
这种矛盾揭示全球化产业链重构的复杂性——短期内,政治口号难以撼动数十年形成的商业生态。摩根大通预测,若供应链震荡持续,2024年美国零售业裁员规模可能突破12万人,成为大选年的关键经济议题。
信息来源:财联社:沃尔玛通知中国供应商恢复出货并表示关税的成本将由美国客户承担
来源:财经小师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