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一回我们说到,杨怀玉与呼延云飞策马到了华山脚下,忽听前方传来一阵清脆的铃铛声:“叮铃——叮铃——”
忽闻“叮铃”破晓来,凤仙策马下瑶台。青丝漫舞红袖招,铃铛叮咚诉情怀。
青萍剑出风云变,紫气东迎贵客来。寒霜刻就名剑谱,松针凝剑显真才。
轩辕出鞘惊四座,龙吟九霄震蓬莱。如意囊中藏万象,百宝随心任取摘。
寂寞三剑不简单,纯阳点化玄机开。剑出朝阳初升势,剑起江海奔涌态。
金璧风起杀伐意,洞宾一笑镇邪霾。木剑轻挥松涛应,道法自然显胸怀。
论剑台上分高下,正气凛然镇豺狼。临行得赠扫风扇,他日敌前破阴霾!
上一回我们说到,杨怀玉与呼延云飞策马到了华山脚下,忽听前方传来一阵清脆的铃铛声:“叮铃——叮铃——”
这声音,杨怀玉再熟悉不过——是武凤仙腰间的鸾凤和鸣铃!他心头一颤,循声望去。
只见山崖转角处,一匹桃红马疾驰而来,马上坐着个红衣少女,腰间金铃随着马背起伏,在朝阳下闪烁着碎金般的光芒。
她杏眼含笑,眉目如画,正是金刀圣母座下高徒武凤仙。
武凤仙怎么来了呢?原来自从杨怀玉离开云梦山后,武凤仙与师父回到竹隐山,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挂念杨怀玉,还是别的什么,总是魂不守舍。
金刀圣母看在眼里,心中明白徒弟的心思,恰逢陈抟老祖来访,提起华山将举办一场论剑盛会,便提议让武凤仙随他同去。
陈抟老祖与金刀圣母、王敖老祖是至交。他看到武凤仙的状况,自然明白金刀圣母的意思。于是,便带着武凤仙回到了华山之上。
却说今天下午,武凤仙练完武艺,又跑去拜见陈抟老祖,她问老祖:“师伯,我什么时候才能见到怀玉哥哥啊?”
“怀玉哥哥?呵呵,”陈抟老祖捋着白须,眼中闪过一丝促狭的笑意,“你之前不是称呼杨怀玉为杨师兄吗?什么时候改口叫‘怀玉哥哥’了?”
武凤仙一听,顿时双颊飞红,她低下头摆弄着腰间的铃铛,声音细若蚊蝇:“师伯,你又取笑我......”
正说话间,忽听山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陈抟老祖掐指一算,笑道:“丫头,你的怀玉哥哥到了。”
武凤仙闻言猛地抬头,眼中光彩流转,也顾不得礼数,提起衣角就往山门外跑。她出了山门,骑上师父送她的宝马“白毛浮绿雪”,一阵风一般,向山下疾驰而去。
再说武凤仙一路连催战马,很快便看到了前面的杨怀玉。
“怀玉哥哥!”她清脆的声音在山间回荡,金铃随着马儿跃动的步伐叮当作响。
杨怀玉见是她,先是一怔,随即展颜笑道:“武师妹,你怎么在这儿?”
“我随陈抟师伯来的,师伯说明天就要举行华山论剑了,还说你会从这里经过,叫我前来接你上山。”武凤仙的话有假有真,说到最后声音渐低,手指不自觉地绞着缰绳。
杨怀玉见她这副模样,心中了然,却也不点破,只是温声道:“既是陈抟师伯相邀,我们自然要前去拜见。”
呼延云飞在一旁挤眉弄眼:“怀玉哥,这位姑娘是......”
杨怀玉刚要介绍,却见武凤仙双颊绯红,低下头去。他心中一动,想起在山上亲眼看到金刀圣母瞪着武凤仙说了一句“女大不中留”然后叹息的情景,心中顿时明白了几分。
“这是我师叔金刀圣母座下的高徒武凤仙。”杨怀玉转过头对呼延云飞说,说完,他又指着呼延云飞对武凤仙道,“武师妹,这是呼延云飞,我的结义兄弟。”
武凤仙在马上抱拳行礼道:“见过呼延师兄。”
呼延云飞哈哈大笑:“师妹不必多礼。我看你这铃铛与怀玉哥腰上的倒是般配得很。”
“那本来就是武师妹送给我的。”杨怀玉闻言,耳根微热,下意识抚了抚腰间的铃铛。
这鸾凤铃铛是杨怀玉下山时,武凤仙亲手塞给他的。当时,武凤仙是想把师父所赠的最宝贵的宝甲“天蚕丝甲”送给杨怀玉的,杨怀玉因为觉处此甲太过贵重,加上他又有师父所赠的“至尊甲”,所以婉拒了。后来,她就送了成对鸾凤铃中的一个铃铛给杨怀玉。
这时,山风忽起,吹得武凤仙鬓边碎发纷飞。她抬手将发丝别到耳后,金铃在晨光中划出细碎光弧,恰与杨怀玉腰间佩铃的声响交织成曲。
呼延云飞瞧着有趣,正待再打趣两句,忽听山顶传来浑厚钟声——当——当——连响九下,惊起满山飞鸟。
“是论剑大会的召集令!”武凤仙急勒马缰,白毛浮绿雪前蹄扬起,她身子却稳如青松,“师伯说过,钟鸣九响便是贵客将至,要我们速回紫气台。”
话音未落,山道尽头已现出十余名白衣道士的身影,为首者手持拂尘遥遥拱手:“杨少侠,老祖命我等恭迎三位上山。”
三人随几位道士们拾级而上,石阶旁的古松枝干上竟凝着未化的霜花。
武凤仙故意落后半步,与杨怀玉并肩而行:“怀玉哥哥你看,这是师伯用寒冰掌在松针上刻的剑谱。”她指尖轻点,那些霜花突然簌簌颤动,在阳光下折射出无数细小剑影。
杨怀玉凝神细看,发现赫然是失传已久的“碧月羞光剑”的起手式。
一行人转过刻着“紫气东来”的巨石,忽见云海翻涌处立着个鹤发童颜的老者,正是陈抟老祖。
陈抟老祖手持青竹杖,笑吟吟望着他们:“两个小娃娃的铃铛声,比老道的鹤鸣还清脆三分。”
武凤仙一听,羞得连忙躲到杨怀玉的身后。
杨怀玉只觉背后衣袍被她轻轻拽住,那力道似有若无,却让他心头莫名一颤。
“师伯说笑了。”杨怀玉拱手行礼,耳尖却悄悄红了,“弟子杨怀玉,拜见师伯。”
陈抟老祖捋须大笑,手中青竹杖在石板上轻轻一点,竟震落松针无数:“好好好!王敖道友教的好徒弟!”说着目光转向呼延云飞,“这位小友是......”
呼延云飞上前抱拳:“晚辈呼延云飞,见过老祖。”
“呼延家的?”老祖眼中精光一闪,“可是呼延庆之后?”
“正是家父。”
老祖点点头,忽然拂袖转身:“你们且随我来。华山论剑即将开启,老道有话要向你们交代。”
紫气阁内,檀香袅袅。
陈抟老祖命童子奉上清茶,自己则从袖中取出一卷泛黄竹简。
“此次论剑非同寻常。”老祖展开竹简,上面绘着各式剑器图形,“‘海外教主有两宝,青风青萍不可藐’中所指的青风剑和青萍剑将同时现身。”
杨怀玉凝神细看,只见竹简上青风剑图形旁标注着小字:“剑出青虹贯日,可引九天玄风。”
老祖指着竹简上的青萍剑继续道,“海外教主金璧风携青萍剑而来,青风宝剑则在其大弟子南唐国师洪飞身上,这洪飞不简单,尤其是他所擅长的那套‘清风十三式’,与其所使的青风宝剑,可谓相得益彰……”
“师伯,”不等老祖把话说完,武凤仙从杨怀玉身后探出头来,问,“那洪飞很厉害么?”
老祖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三年前洞庭湖上,洪飞曾一剑斩断七艘战船。”说着,目光转向杨怀玉,“你可知青萍剑的来历?”
杨怀玉略一思索:“弟子听闻此剑原本乃是通天教主的佩剑,与青风剑本是一对。”
老祖点点了头:“不错。青风剑如今在南唐皇宫,由国师洪飞亲自保管。”
武凤仙闻言,下意识摸了摸腰间的金铃。
老祖目光一闪,忽然道:“你们身上宝物不少,小心‘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说完,他叫童子带他们下去休息,准备明天的论剑大会。
夜深人静,杨怀玉正在客房调息,忽听窗外传来“嗒”的一声轻响。
他悄然起身,三尖两刃刀已然在手。轻轻推开窗户,只见月光下一个黑影正向丹房方向掠去。
杨怀玉略一沉吟,纵身跟上。追至丹房外,那黑影却消失不见了。正疑惑间,忽听身后传来细碎的铃音。
“怀玉哥哥?”武凤仙的声音轻轻响起。
杨怀玉回头,见武凤仙也是一身夜行装扮:“你也看到了?”
武凤仙点头:“那人轻功极好,像是南唐的路数。”
二人正说话间,丹房内突然亮起灯火。一个苍老的声音传来:“金国师深夜造访,何不堂堂正正走正门?”
透过窗缝,只见房内站着个黑袍道人,面如淡金,双目如电,腰间悬着一柄青碧长剑。
“青萍剑!”武凤仙低呼。
那道人冷笑:“陈抟,多年不见,你还是这般装神弄鬼。”
陈抟老祖盘坐蒲团上,神色淡然:“金璧风,你带着青萍剑来我华山,究竟意欲何为?”
金璧风袖袍一抖:“明日不是华山论剑吗?我要让天下人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剑道!”
“那你闯我的练阳房干嘛?”
“我……”金璧风眼中闪过一丝阴鸷,却很快化作笑意:“我听闻你新炼得了一味‘紫阳丹’,特来讨教炼制之法。”
陈抟轻抚长须,似笑非笑:“你倒是消息灵通。不过丹药未成,恐怕要让你失望了。”
窗外,杨怀玉与武凤仙对视一眼,屏息凝神。
金璧风忽然侧目,目光如刀锋般扫向窗棂:“既然来了,何必躲躲藏藏?”
话音未落,一挥手青萍宝剑,一道青芒破窗而出!
杨怀玉连忙挥刀格挡,“铮”的一声,火星四溅。青萍剑的剑气竟将三尖两刃宝刀震得微微颤了一下。
“不愧是绝世好剑!”杨怀玉心中暗惊。
武凤仙见状,金铃一振,清脆的铃声如涟漪般荡开。
金璧风身形微滞,冷笑道:“小娃娃的伎俩也敢出来献丑?”
陈抟老祖突然起身,袖袍无风自动:“金璧风,此地不是动手的地方。明日论剑台上,自有分晓。”
金璧风收剑入鞘,冷哼一声:“也好,就让你们多活一晚。”说罢,身形一晃,化作一道黑影消失在夜色之中。
待他离去,武凤仙松了口气:“这老道好生厉害!”
杨怀玉眉头紧锁:“他今夜前来,恐怕不止是为了丹药。”
陈抟微微颔首:“青萍剑与青风剑虽然厉害,但名剑录中记载,在他前面还有更厉害的宝剑。金璧风此来,我猜定与我这《天下名剑录》有关。”
“那我们该如何应对?”武凤仙急问。
老祖目光深邃:“莫慌,一切还有老夫。只是明日论剑,你们务必要胜出。因为本次论剑的最终胜出者,将获得世间无比的剑谱,如果此剑谱被金璧风、洪飞之辈分得了去,那天下必将大乱。”
正说着,远处传来鸡鸣声,东方已现鱼肚白。陈抟见此,连忙挥了挥手:“天快亮了,你们赶快回去稍作休整,论剑大会不容有失!”
“是!”杨怀玉与武凤仙齐声应道,各自返回客房稍作休整。
朝阳初升,华山之巅已是人声鼎沸。各派高手齐聚紫气台,中央的玄铁擂台在晨光中泛着冷冽寒光。
陈抟老祖作为东道主,高坐主位,左右分别是少林方丈太一大师和崆峒掌门岳爱群。
此外,坐在贵宾席的还有泰山派的左暖暖、嵩山派的何不冲、青城派的余千秋、衡山派的妙妙真人和恒山派的叶孤红。
“诸位请看。”陈抟老祖说着取出袖中黄的竹简,“这是老夫新得的《古今名剑录》。”说着,他将竹简展开,取出“月光宝镜”,将自己要说的内容投射在紫气台上的大石幕上。
只见石幕上首先显现出一柄古朴长剑,剑身一面刻满星辰纹路,另一面却是山川草木,剑格处还镶嵌七颗明珠。
“此乃轩辕剑,黄帝所铸。”老祖目光扫过众人,“不知在座哪位见过真容?”
杨怀玉起身抱拳:“此剑就在晚辈身上。”
“哦?”陈抟老祖面露讶色,白眉微扬,“此剑竟在你身上?”
“是的!”杨怀玉说着,解开了腰间那看似普通的“如意百宝囊”的囊口,喊一声:“剑来!”
只见一道金光自囊中射出,一柄古朴长剑自囊中缓缓升起。剑身一面刻满星辰纹路,另一面却是山川草木,剑格处七颗明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与《古今名剑录》中的轩辕剑一模一样!
台下顿时一片哗然。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一个青衫剑客“噌”一下,从座中站起,大声喊道,“轩辕剑这样的绝世好剑,怎么会在你小子身上!”说到这里,他“铮”的一声拔出佩剑,“在下东海剑派叶沧海,我要与你一战,看看你有没有实力拥有轩辕剑?"
这冷千秋约莫四十来岁,面容冷峻,眉宇间透着几分孤傲。他手中长剑名为“孤鸿”,剑身修长,剑锋锐利,剑未出鞘便有寒气逼人。
话音未落,一道青光已刺向杨怀玉咽喉。这一剑快若闪电,正是叶沧海成名绝技“孤雁南飞”。剑势一起,阁内竟响起孤雁哀鸣之声,令人心神为之一颤。
杨怀玉不慌不忙,右手按在剑柄上,却未出鞘。只见他手腕轻转,剑鞘在空中划出一道玄妙的弧线,正撞在叶沧海剑尖三寸之处。
这一招看似简单,实则暗含“碧月羞光剑”中的“月光如水,变化万千”之妙,不仅能让人防不胜防,还能以静制动,后发先至。
“叮!”
一声脆响,叶沧海只觉一股巨力传来,虎口发麻,长剑险些脱手。他连退三步,惊疑不定地望着杨怀玉:“你……你这是什么剑法?”
杨怀玉淡然道:“不过是‘碧月羞光剑’中的粗浅功夫罢了,让前辈见笑了。”
陈抟老祖拍掌笑道:“好一个以鞘代剑!”说着,目光转向叶沧海,“叶大侠,现在相信杨小友有能力拥有此剑了吗?”
叶沧海面色阴晴不定,最终长叹一声:“是在下有眼不识泰山。”说罢躬身退下。
杨怀玉将轩辕剑递给老祖:“请师伯过目!”
陈抟老祖接过轩辕剑,仔细端详,赞叹道:“果然是黄帝所铸的‘轩辕剑’!”他转头,望着杨怀玉腰上绑着的如意百宝囊,“你这百宝囊,真是玄妙非常。”
“这是我下山当日,由于师父与师伯争相赠宝,弟子实在拿不动了,便说'够了,再给我就拿不动了'。不曾想,这话让师叔金刀圣母听见了,她便将此宝囊赠给了我,好让我将这些宝物随身携带。”杨怀玉恭敬回答。
老祖抚须笑道:“妙哉!这‘如意百宝囊’乃是用东海鲛绡织就,内藏乾坤,与当年齐天大圣的如意金箍棒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仅如此 ,”武凤仙在一旁补充道:“这宝囊不仅能装万物,还会在主人危急时自动吐出最合适的兵器呢。”
“妙!”老祖赞叹了一下,突然抓住剑柄,轻轻一拔——
“铮!”
一声龙吟响彻云霄,剑身映着朝阳,竟折射出七彩霞光。
台下众人无不屏息,就连金璧风也微微变色。
“好剑!”太一大师赞叹道,“不想老衲有生之年还能得见轩辕剑真容。”
老祖将剑还给杨怀玉,继续道:“第二柄,青萍剑。”
石幕画面突变,现出一柄通体透明的长剑,剑身似有青虹流转。
“此剑原为通天教主佩剑,如今正金大教主手上。”老祖说着,用手指向金璧风的方向。
金璧风傲然起身,袖袍一展,一柄通体透明的长剑已握在手中。剑身青光流转,映得他须发皆碧。
“不错,青萍剑正在老夫手中。”金璧风手腕轻抖,剑尖在空中划出一道青色弧线,“此剑削铁如泥,杨小友以后遇到,可要小心了。”
杨怀玉不卑不亢:“多谢前辈提醒。”
老祖继续道:“第三柄,青风剑。”
石幕上现出一柄青碧长剑,剑格处雕着蟠龙吞珠。
“此剑与青萍剑本是一对,如今由南唐军师洪飞持有。”
洪飞闻言起身,腰间长剑“铮”地出鞘三寸,顿时青光四射。他挑衅地看向杨怀玉:“杨兄弟,你的轩辕剑虽好,却不知能否挡住我青风剑的‘清风十三式’?”
杨怀玉还未答话,武凤仙已按捺不住:“洪师兄好大的口气!不如先让我领教领教?”
老祖抬手制止:“莫急,本次论剑,重在‘论’字,要想比试,以后有的是机会。”说到这里,他指向台上石幕:“请看这第四柄,碧海潮生剑。”
画面变为一柄湛蓝长剑,剑身似有波涛汹涌。
“此剑乃东溟岛镇岛之宝,三十年前曾现世一次,一剑断江,威震武林。”
“第五柄,蛇杖剑。”
一柄弯曲如蛇的长剑显现,剑尖分叉如蛇信。
“此剑乃是西域白驼山的镇山之宝,剑走偏锋,诡谲难防。”
“第六柄,六道神剑。”
这次显现的并非实体剑,而是六道交织的剑气。
“段氏绝学,以指代剑,练成大成,可与世间一切名剑抗衡!”
展示完毕,老祖收起宝镜:“诸位,这便是天下六大名剑。今日论剑,老道有两个问题——”
第一问:何为剑道?
金璧风率先起身:“剑道即杀道!剑出必见血,方显锋芒。”他身后弟子洪飞傲然点头,腰间青风剑隐隐泛着青光。
杨怀玉沉思片刻,朗声道:“晚辈以为,剑道即仁道。剑为‘百兵之君’,应当止戈为武。”
武凤仙补充道:“剑如君子,当藏锋守拙。出鞘为护苍生,归鞘为养正气!”
老祖微微颔首,转向呼延云飞:“小友以为如何?”
呼延云飞挠头道:“俺觉得剑就是剑,能杀敌就是好剑!”
众人听完,哄笑不止。
却见老祖眼中闪过赞许:“返璞归真,亦是大道。”
第二问:剑之极境何在?
洪飞迫不及待道:“快!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杨怀玉却道:“晚辈以为,剑之极境在‘势’。势成则无坚不摧,如江河奔涌,非人力可挡。”
武凤仙轻声道:“剑之极境在‘和’。人剑合一,心剑相通。”
老祖笑而不语,从袖中取出一柄木剑,轻轻一挥。剑势缓慢,却引得满山松涛齐鸣,云海翻涌。
老祖总结道:“还是杨小友说得有理,‘势’即是道,此乃‘道法自然’也。因此,本次华山论剑,胜出者是杨怀玉小友!”
老祖话音方落,台下顿时一片哗然。
金璧风猛地拍案而起,须发皆张:“陈抟!你这是什么意思?论剑尚未比试,如何就定了胜负?”
陈抟老祖不慌不忙,从袖中取出一卷玉简:“金国师稍安勿躁。此次论剑重在论道,不在比试。这本《寂寞三剑》乃上古剑圣所留之物,其中暗藏剑道真解,老道观杨小友对剑道的领悟最为透彻,理当得此真传。"
洪飞突然拔剑出鞘,青风剑青光暴涨:“师父,跟他们废什么话!直接抢过来便是!”
场中气氛骤然紧张。
杨怀玉右手按在如意百宝囊上,随时准备取出轩辕剑。武凤仙的金铃无风自动,发出清脆的警示声。
就在剑拔弩张之际,一个清朗的声音从山门外传来:”好热闹啊!贫道来迟了么?”
五、吕洞宾到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位白衣道人踏云而来,腰间悬着一柄白玉长剑,正是八仙中的吕洞宾。
陈抟老祖眼前一亮:“吕真人来得正好。”
吕洞宾飘然落地,目光在金璧风师徒身上一扫:“金教主,多年不见,你这脾气倒是愈发暴躁了。”
金璧风冷哼一声:“吕真人也要插手此事?”
吕洞宾笑而不答,转向杨怀玉:“小友可否让贫道一观轩辕剑?”
杨怀玉恭敬地从百宝囊中取出轩辕剑奉上。吕洞宾接过长剑,指尖在剑身上轻轻一弹,顿时龙吟阵阵。
“好剑!”吕洞宾赞叹道,“此剑正气凛然,与小友倒是相得益彰。”说着,他突然转身,将轩辕剑横在金璧风颈前:“金教主,可要试试此剑锋芒?”
金璧风脸色大变,青萍剑刚要出鞘,却发现全身气机已被锁定,动弹不得。
吕洞宾收剑笑道:“开个玩笑罢了。金教主,论剑论剑,重在‘论’字。你若不服,不妨说说你对剑道的理解?”
金璧风脸色阴晴不定,半晌才道:“吕真人教训的是。今日...今日是我鲁莽了。”说到这里,他一咬牙,突然起身:“陈抟,既然论剑已毕,我就先告辞了。”说着就要带着弟子离开。
吕洞宾忽然道:“且慢。金教主远道而来,不如让贫道送你一程?”
金璧风脸色一变:“不必了!”说罢甩袖而去,洪飞等人紧随其后。
待他们走远,吕洞宾才叹道:“这金璧风心术不正,得了青萍剑后更是变本加厉。杨小友日后若遇到,务必小心。”
陈抟老祖点头:“吕真人所言极是。老道夜观天象,南唐近日恐有异动,你们还是尽快返回汴京为好。”
杨怀玉与呼延云飞连忙点头称是。
老祖将《寂寞三剑》的剑谱交到杨怀玉的手中,说:“这就是无双剑谱,有空多练习,一定大有收获。”
杨怀玉双手接过《寂寞三剑》剑谱,只觉入手温润如玉,封面上四个古朴篆字"寂寞三剑"泛着淡淡的金光,仿佛有生命般在书页上流转。
他正欲翻开细看,忽听吕洞宾一声轻喝:“且慢!”
只见吕洞宾并指如剑,一道纯阳真气自指尖激射而出,正打在剑谱封面上。那四个篆字顿时金光大盛,化作三道璀璨剑气腾空而起,在空中交织盘旋,发出清越的剑鸣之声。
“此剑谱暗藏玄机。”吕洞宾捋须解释道,“乃是上古剑圣以剑气书写,需以纯阳真气激发,方能显现真意。”
杨怀玉会意,当即运转王敖老祖所授的纯阳心法,将内力缓缓注入剑谱。那三道金色剑气似有所感,在空中划出玄妙轨迹后,突然化作流光没入他的眉心。
刹那间,杨怀玉眼前景象骤变,仿佛置身于一片虚无之境。只见三道剑影在虚空中依次展现:
第一式“剑出”,剑势如朝阳初升,看似缓慢却蕴含无穷生机;
第二式“剑起”,剑意似江河奔涌,一往无前势不可挡;
第三式“剑落”,剑招若晚霞余晖,返璞归真归于寂寥。
这三招看似简单,却暗合天道循环之理,每一式都蕴含着九九八十一种变化。
杨怀玉一时看得入神,竟浑然忘我,连呼吸都变得若有若无。
“怀玉哥哥?”武凤仙见他神色恍惚,忍不住轻轻拉了拉他的衣袖。
杨怀玉这才如梦初醒,眼中精光一闪而逝。他深吸一口气,感叹道:“好一个‘寂寞三剑’,当真玄妙非常!”
吕洞宾与陈抟老祖相视一笑,显然对他的悟性颇为满意。
陈抟老祖目光转向杨怀不玉,笑道:“看来小友已窥得剑谱真谛。时候不早,你们该启程了。”
吕洞宾从袖中取出一枚折扇,递给杨怀玉:“这是扫风扇,可改变风向,你留着,说不定能用上。”说着又看向武凤仙,“丫头,你师父托我带句话。”
武凤仙连忙上前:“请真人示下。”
吕洞宾促狭一笑:“你师父说……铃铛既赠,莫负良缘!还说你可暂不归山,且随怀玉小友同去吧。”
武凤仙起先听得满脸通红,差点没再次躲到杨怀玉身后。听到后来,得知师父允许她跟随杨怀玉一起前往汴京,高兴得差点没跳起来。
呼延云飞在一旁挤眉弄眼,被杨怀玉瞪了一眼才收敛。
最后,三人辞别陈抟老祖和吕洞宾下山,往山下行去。
然而,他们刚下到山下,忽见前方山道上横着一具尸体,正是先前挑衅的叶沧海!
“不好!”杨怀玉急忙拦住二人,“前面恐有埋伏!”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来源:侠歌快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