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深入贯彻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会议精神,展现四川各地军政军民团结的生动实践,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联合人民网四川频道共同开设“双拥之花映巴蜀——聚焦四川2025年全国双拥模范城(县)”专栏,通过“书记话双拥”“一线声音”“媒体聚焦”等板块,记录四川各地“
中共金堂县委书记 钟静远
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会议精神,展现四川各地军政军民团结的生动实践,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联合人民网四川频道共同开设“双拥之花映巴蜀——聚焦四川2025年全国双拥模范城(县)”专栏,通过“书记话双拥”“一线声音”“媒体聚焦”等板块,记录四川各地“军爱民、民拥军”的动人故事,感受四川双拥工作的力度与温度,谱写共筑中国梦强军梦的壮丽篇章。
4月23日起,人民网四川频道推出“书记话双拥”栏目,特邀地方党政领导畅谈双拥工作的创新举措和丰硕成果。敬请关注!
金堂,因境内金堂山而得名,是兵员大县、优抚大县,是抗美援朝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胡修道的家乡。近年来,金堂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拥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四川省委、成都市委关于双拥工作的决策部署,凝聚全县广大军民合力,不断巩固和发展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双拥工作呈现整体推进、全面提升的良好态势,相继实现了四川省双拥模范县和全国双拥模范县“三连冠”。
坚持常态长效,聚力健全“三个机制”
金堂县委准确把握新时代强国强军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始终把双拥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常抓不懈。
健全组织领导机制。成立以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县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单设双拥办,规范成员单位和镇(街道)双拥工作推进制度,设置200个村(社区)双拥工作站,驻县部队成立拥政爱民领导小组,“三级”双拥组织架构不断完善。
健全常态议军机制。定期召开县委议军会、军政联席会、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会,研究推进双拥工作,制定出台《金堂县拥军支前常态化联系驻县部队工作方案》《金堂县双拥工作年度工作计划》,推动军地齐心、上下贯通、左右相联、条块结合的双拥工作格局加快形成。
健全政策保障机制。坚持把双拥工作经费及县双拥办办公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确保经费保障充足。将双拥工作纳入全县目标绩效考评,研究制定《金堂县双拥工作考评实施细则》,优先推荐双拥工作先进代表参与上级表彰,激发支持双拥、参与双拥的热情。
坚持向战为战,聚力抓好“四个重点”
金堂县坚持推动部队所需与地方所能无缝对接,突出抓好部队基础设施建设、国防力量保障、暖心惠兵服务。
大力支持部队建设。为驻县部队划拨土地、进行营院改造、平整训练场地、建军营图书馆,为边防连队新建富氧阳光房,助力部队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着力解决期盼事项。坚持“应接尽接、应收尽收”,2020年以来,17名转业军官全部安置为公务员编制,142名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军士全部安置为事业编制。100%解决随军家属就业和军人子女入学问题。
提升国防动员质量。着力强化后备力量军事素质,常态组织战备训练和基地化轮训,连续2年参加全市“动员精兵”大比武,均取得团体前2名的优异成绩。高标准高质量做好征兵工作,连续四年大学生征兵比例达到100%,有效充实优质兵员储备。
全力做好战备保障。围绕驻县部队重大军事演训任务,帮助解决训练场地、用水用电、交通组织等问题,协助开展2轮关键部位、重点区域保密安全检查,组建30人营地外围联合执勤队伍,在敏感节点驻点巡逻,确保部队训练演练不受干扰,全面提升战备保障能力。
坚持服务保障,聚力推动“三个强化”
金堂县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政策法规,加强关心关爱,提升军人军属荣誉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强化拥军服务。坚持示范引领推进基层服务站建设,创建全国示范型服务中心(站)74个,打造“一站一品牌”标杆型和示范型村(社区)服务站43个,推动9个镇(街道)服务站与基层武装部统筹共建,服务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强化就业扶持。积极整合政策资源,为下岗转业志愿兵、伤残军人等开发公益性专项岗位194人次。支持成立金堂县百企千店拥军联合会,已发展会员企业87家、门店会员246家,发布6大类341项优待清单,在全省率先实现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持优待证免费乘坐公交车。
强化红色传承。由退役军人、现役军人等84名红色宣讲员组成的“金讲堂”老兵宣讲队,深入机关、学校、社区、军营、企业进行系列主题宣讲300余场,受众达20万人次。每年举办清明祭英烈和“9·30”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等活动,让红色精神在金堂永续传承。
坚持为民宗旨,聚力实现“三不缺位”
驻县部队始终“视人民为亲人、把驻地当故乡”,坚持积极投身维护稳定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用实际行动支持金堂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县。
维稳处突“不缺位”。驻县部队在维稳巡逻、重大活动、抢险救灾等任务中竭诚奉献,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军人的使命担当,先后出动兵力4500余人次、车辆600余台次,参与抢险救灾、维护社会秩序、巩固平安基础。
帮扶救困“不缺位”。驻县部队定期深入驻地社会福利机构、小区院落等开展卫生整治、医疗巡诊等志愿服务活动,4年来为困难群众捐赠款物30余万元、义诊1800余人次,切实把党的关怀和子弟兵情谊送到群众的心坎上。
捐资助学“不缺位”。驻县部队积极参与助学兴教活动,与县内6所小学签订双拥共建协议,每年捐款13万余元,累计资助32名困难学生完成大学学业,用真情实意架起军民连心桥,为孩子们点亮希望之光,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坚持凝心聚力,营造浓厚热烈的双拥社会氛围
金堂县始终秉承“军爱民、民拥军”的光荣传统,坚持常态宣传与典型宣传相结合,让双拥文化在金堂深入人心、蔚然成风。
着力强化双拥阵地建设管理。深入挖掘县内红色资源,投入4000万元打造“星光1953”红色空间,投入1400万元新建烈士纪念广场、双拥共建主题公园和“戎耀金堂”红色宣教中心,投入400万元提质改造县烈士陵园、双拥街、双拥公园,双拥阵地建设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着力强化军校共建合作。持续开展军营开放日、国防教育进校园、学生军训等活动,先后在7所学校打造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实现了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大学国防教育示范全覆盖。其中,金堂中学、金堂职业高级中学被教育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评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
着力强化宣传载体创新。开通上线“老兵盖碗茶”“老兵直播间”等一大批颇具金堂“烟火气”的特色服务项目,“学习强国”、《中国双拥》等权威主流媒体持续关注报道金堂双拥工作,全县上下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的氛围更加浓厚。
新时代新征程,金堂县将继承和发扬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坚定支持军队和国防建设,持续深化双拥共建,奋力开创军政军民团结新局面,为实现强国强军目标贡献更多力量。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