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肉、水产等生鲜食品携带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致病菌。当生熟混用刀具、砧板或冰箱混放时,细菌会通过接触传播到熟食或即食食品中,引发腹泻、呕吐等症状。
五一佳节将至
不知道各位大家准备怎样度过呢
是准备“gogogo出发咯”
还是在家里
跟小床、小手机好好在一起呢?
无论是哪种方式
都不离开 “今天吃什么”这一永恒命题
不管你五一是想吃
东坡肉油焖大虾辣子鸡剁椒鱼头佛跳墙
西湖醋鱼宫保鸡丁糖醋里脊红烧肉
猪肉炖粉条手扒羊肉清蒸白鱼
还是想吃
红烧茄子蒜蓉西兰花番茄炒蛋土豆烧牛肉
豆角焖面番茄蛋花汤香煎豆腐酱香土豆片时蔬蒸蛋
葱油拌面蒜蓉空心菜番茄炖牛腩豆腐白菜汤
香菇油麦菜青椒炒鸡蛋蚝油杏鲍菇
下面这些就餐注意事项请收好!
1
居家做饭版
准备五一大展身手?
在家里做个十菜一汤款待自己?
下面这几种常见中毒要注意!
01斩鸡比?
小心交叉污染细菌性中毒
原理:
生肉、水产等生鲜食品携带 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致病菌。当生熟混用刀具、砧板或冰箱 混放时,细菌会通过接触传播到熟食或即食食品中,引发 腹泻、呕吐等症状。
应对措施:
1.生熟分开:用两套刀具和砧板处理生食和熟食,避免细菌“搬家”。
2.冰箱分层存放:生肉密封后放冰箱下层,熟食放上层,防止血水滴落污染。
3.及时洗手:接触生食后,用肥皂搓手20秒再处理其他食物,阻断细菌传播链。
02炒米粉?
小心米酵菌酸中毒
原理:
米酵菌酸由 椰毒假单胞菌产生,这种细菌在泡发时间过长(>4小时)或高温潮湿环境下大量繁殖,常见于泡发干货、 湿米粉等。毒素耐高温,煮沸也无法破坏,会严重损伤肝脏和神经系统。
应对措施:
1.控制泡发时间:木耳、银耳用冷水泡2小时即可,泡发后当天吃完。
2.警惕变质迹象:闻到酸味或摸到黏液立刻丢弃(细菌已大量产毒)。
3.选购包装产品:选择有生产日期的预包装湿米粉,避免散装货(易滋生细菌)。
03食野味?
小心野生毒蘑菇中毒
原理:
毒蘑菇含鹅膏毒肽、溶血素等毒素,0.1克即可致命。毒素会破坏肝细胞、引发 肾衰竭,且 高温烹煮无法分解。
应对措施:
1.不采不食:毒蘑菇与食用菇外观相似(如白毒伞像平菇),民间辨毒方法均不可靠。
2.中毒急救:立即喝温盐水催吐,保留蘑菇样本送医(帮助医生针对性治疗)。
3.警惕“幻觉期”:部分毒蘑菇中毒后先出现幻觉,随后肝损伤,切勿延误就医。
04煲靓汤?
小心断肠草(钩吻)中毒
原理:
断肠草含钩吻碱,0.15克即可 致死。毒素会麻痹呼吸中枢,导致窒息死亡。其根部与五指毛桃相似,花朵形似金银花,极易误采。
应对措施:
1.辨认特征:
- 根部:断肠草根有木芯,五指毛桃根撕开呈丝状,有椰香味。
- 花朵:断肠草开黄花,金银花初开为白色。
2.急救关键:误食后10分钟内催吐(抠喉咙吐净),立即送医(死亡率高达90%)。
3.警惕野蜂蜜:蜜蜂采集断肠草花粉酿的蜜也可能含毒素,勿食来源不明的蜂蜜。
2
外出就餐版
五一假期
想必选择外出就餐的朋友也不少
餐厅怎么选?
点菜要避哪些坑?
被商家宰了怎么办?
别紧张
您的点餐秘诀已送达!
1.就餐餐厅怎么选?
优先选择证照齐全、环境整洁、卫生条件好且实施 “明厨亮灶” 的餐饮单位。透明化的厨房操作,让食品安全看得见、吃得更安心。
2.哪些东西不能吃?
尽量不食用生腌海鲜、凉菜等生冷食品,拒绝野生菌、河豚等有毒食材。确认高风险食品(如四季豆、鲜黄花菜)彻底煮熟。
3.点菜要避哪些坑?
核对菜单明码标价,警惕“时价”“最低消费”等模糊表述。保留消费凭证(发票、订单截图),遇强制消费或食物异常,立即拨打12315、12345投诉。
4.用餐卫生要谨记
使用公筷公勺,餐前检查餐具是否消毒(无油渍、水渍)。按需点餐避免浪费,若有剩余菜品,需密封冷藏并在24小时内加热食用。
3
科学总结
1.细菌繁殖条件:
多数食源性致病菌在4℃~60℃快速繁殖,冷藏≠保险,熟食室温放置勿超2小时。
2.毒素耐热性:
米酵菌酸、毒蘑菇毒素等高温无法分解,变质食物直接丢弃最安全。
3.中毒急救原则:
黄金6小时:尽快催吐减少毒素吸收。保留样本:剩菜、蘑菇、药材等送检能救命。
4.外出就餐切勿掉以轻心,多比较多观察:
如遇宰客或食物中毒事件不要害怕,及时拨打紧急电话求助。
以上就是五一「护胃队」秘籍,
速速放进 收藏夹吃灰
转发给饭搭子!
不管是想当「舌尖上的旅行家」
横扫景区小吃街
还是当「美食区创作者」
在家复刻满汉全席
祝各位:
玩得开心吃得放心
肠胃系统稳定运行
最后送大家一首防翻车打油诗:
食物入口莫匆忙,
层层筛查保健康。
五一畅游心飞扬,
吃得安心最欢畅!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