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地区621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半个中国,粮食产量还不如吉林?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9 22:47 2

摘要:俄罗斯远东地区,面积621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国土面积三分之一,相当于半个中国。地理位置横跨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南接中国东北。气候冷湿,土地广袤,森林密布,资源丰富。然而,现实却是,农业产出严重不足。

您见过621万平方公里的荒凉吗?


俄罗斯远东地区,地盘比半个中国还大,森林、江河、草原统统不缺,可要说粮食产量,还真不如我们吉林那一块黑土地。


一边是天赐良田却产量寥寥,一边是寸土必争却年年大丰收。


今天,咱们就一起掀开这片“巨大却低效”的远东面纱,看看中俄农业合作又是如何把这块地唤醒的!

俄罗斯远东地区,面积621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国土面积三分之一,相当于半个中国。地理位置横跨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南接中国东北。气候冷湿,土地广袤,森林密布,资源丰富。然而,现实却是,农业产出严重不足

在2017年第四届东方经济论坛上,俄官方数据显示,远东地区拥有1200万公顷尚未开发的优质耕地,数量庞大,潜力巨大。但由于气候寒冷、交通不便、投资不足,至今仍是一片广阔的“沉睡之地”。

粮食版图上,俄罗斯全国粮食产量在2017年达到1.3亿吨,刷新历史记录。其中,小麦产量8140万吨,连续两年全球第一。但主要产区集中在南部的库班河流域、伏尔加河流域和黑土地区,远东地区的贡献几乎可以忽略。

根本原因在于基础设施匮乏。远东地区仓储能力不足,收成后粮食储存易腐损。物流体系落后,农产品运输到主要市场成本高昂。2017年,中粮集团在远东符拉迪沃斯托克设立子公司,规划三到五年内投资建设粮食仓储物流体系,意图改善这种现状

此外,远东人口稀少。根据俄统计局数据,远东地区人口不足800万,人口密度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农业劳动力严重不足。这种人地不匹配,加剧了远东农业开发的滞后。

在苏联时期,远东被定位为资源输出地,发展重工业、采矿业,农业基础长期被忽视。加之苏联解体后,投资断流,基础设施停滞,导致农业恢复步履维艰。

如今,拥有621万平方公里土地的远东,耕种面积却不足全国的十分之一,年粮食产量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广袤的土地,被层层霜冻和交通孤岛锁住了生机

而在东边,与远东接壤的吉林省,却在一块小小黑土地上,创造了年产800亿斤的奇迹。

2021年,吉林省粮食总产达到807.84亿斤,约合4039万吨。吉林用18.74万平方公里土地,交出了一份震撼全国的成绩单。比起面积是其30倍以上的远东地区,吉林这块黑土地的产出效率,堪称奇迹。

这一奇迹背后,是黑土地保护工程的深度推进。2020年起,吉林省启动“黑土粮仓”科技大会战,实行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保护性耕作同步进行。到2021年底,保护性耕作面积累计达2875万亩,同比增加55.2%,全国第一。

粮食单产连年提升。2021年,吉林粮食单产达到941.3斤/亩,比全国平均高出21.6%。在黑龙江、河南、山东等农业大省中,单产仅次于黑龙江,稳居全国第四位。

科技武装田野,成为吉林逆势增产的关键。吉林省投入建设农业智慧云平台,实时监测面积达到1700万亩。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巡田、5G传感系统,全链条掌控耕种、施肥、病虫害防治进程。

机械化也是底气。吉林省农机综合作业率达到91%以上,6300多个农机合作社形成规模化服务体系。农民用上大马力拖拉机、卫星导航精准播种机,春播时节,千里黑土地,播种作业一气呵成。

政策扶持精准到位。吉林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条例》,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百乡千万”行动,将新建农田集中布局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内。2021年,全省新建高标准农田500万亩,累计超过4030万亩

生态保护与产能提升并行。吉林省推行绿色防控,生物防治面积超过150万亩,化肥减量增效示范片面积40万亩

一块黑土地,承载了中国粮食安全的重任。每年超800亿斤粮食,从吉林的沃野上走向全国。这种在逆境中打出效率极限的能力,为全球农业发展提供了宝贵样本。

远东那片沉睡的大地,能否借助合作重燃希望,已经成为新的焦点。

面对远东农业的“空心化”,中俄两国近年展开了密集合作。2015年12月,中俄签署植物检疫议定书,正式开启俄粮进入中国的大门。

2017年,中粮远东有限公司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成立,布局粮食仓储、运输与贸易。首批进口春小麦顺利完成,标志着中俄远东农业合作走向实质阶段。

为了破解收储和出口短板,中粮集团规划在3到5年内,投资建设完整的粮食仓储物流网络,改善远东地区收储、加工、运输条件。

俄罗斯政府也制定了明确目标。2017年提出,到2024年对华农产品出口额提升至95亿美元。远东开发部与中国企业共同设立农工产业发展基金,推动深加工企业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哈巴罗夫斯克等地落地。

作物布局也在调整。远东地区新规划种植大豆、玉米、油菜籽等作物,重点供应中国东北市场。中方企业如北大荒农垦集团、中粮集团在滨海边疆区、阿穆尔州等地开展试点种植。

基础设施扩建提速。滨海边疆区铁路扩建项目完成,年粮食外运能力提升到1200万吨。阿穆尔州农产品出口港口升级,出口中国时间缩短三分之一。

这是一场资源与技术的双向奔赴。远东提供广袤土地,中国输出资本、科技和市场。通过合作,远东有望打破长期低效开发的困局,真正融入全球农业供应链。

未来的远东,不只是地图上的一片广阔,而将成为连接亚欧的粮仓基地。

吉林粮食生产连续第八年大丰收、总产量超800亿斤的背后.中国吉林网.2022-06-27.

光明日报:积极践行“一带一路” 中粮开拓远东农业合作.中粮网.2018-09-13

人民日报关注吉林粮食总产量首超八百亿斤.人民日报.2021-12-13.

粮食大国俄罗斯助力全球粮食格局多元化发展.新华社.2016-10-14.

加大投入,俄罗斯粮食产量“逆袭”创新高.新华网.2017-10-12.

来源:小僧乱翻书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