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交警执法时被当街打死,凶手竟3次减刑,最迟2044年出狱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30 05:49 2

摘要:2011 年 5 月 1 日,这个本应洋溢着节日氛围的日子,在辽宁大连却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疾首的悲剧。一位正在执勤的交警,在光天化日之下,被多人殴打,最终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2011 年 5 月 1 日,这个本应洋溢着节日氛围的日子,在辽宁大连却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疾首的悲剧。一位正在执勤的交警,在光天化日之下,被多人殴打,最终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这起案件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社会上激起千层浪,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强烈愤慨。时光流转,多年过去,案件的细节或许在一些人记忆中渐渐模糊,但它所带来的影响和警示,却始终不应被忘却。

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这起案件,探寻背后的真相,思考法律与正义的深刻内涵。

案件突发:街头冲突演变成致命悲剧

那是 2011 年 5 月 1 日上午 11 时 30 分左右,大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沙河口大队秩序中队的民警史英才,正带领着协警员们,在辖区红旗中路沿线忙碌地进行着交通管理和整治工作。

五一假期,出行的人比往常更多,道路上的车辆川流不息,他们肩负的责任也愈发重大。

史英才接到指令,前往马兰北街与富民路路口处置交通阻塞。他迅速将 3 个协警员安排在路口,进行疏导控制。就在这时,一辆白色的辽 B89G99 号丰田轿车出现了,驾驶人韩方奕无视交通规则,违章行驶。

协警员付建玮见状,赶忙上前指挥,试图让韩方奕遵守交通秩序。或许是付建玮在指挥过程中,无意间碰到了韩方奕的倒车镜,这一小小的举动,却如同点燃了火药桶。韩方奕瞬间暴怒,完全不顾及公共秩序和他人的劝阻,下车就对付建玮进行殴打。

史英才得知付建玮被打后,毫不犹豫地立即跑到现场,想要控制住混乱的局面。他试图与韩方奕沟通,让他冷静下来,遵守法律和秩序。然而,韩方奕根本不听史英才的劝阻,情绪愈发激动。不仅如此,他还打电话告知其父韩家敏自己被 “欺负” 了。

短短几分钟后,韩家敏带着周盛强赶到了现场。周盛强到达后,二话不说,径直走向付建玮,用膝盖狠狠地顶向他的腹部。史英才见此情形,急忙将付建玮拉到身后,大声质问周盛强为什么打人。

周盛强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对着史英才威胁辱骂,紧接着挥拳打向史英才的头面部,史英才的警帽瞬间被打落在地。此时的史英才,面对如此暴力和嚣张的行为,依然保持着警察的冷静和职责,他立即拿起手持台,呼叫支援。

但韩方奕和周盛强并没有就此停手,他们的暴行进一步升级。韩方奕上前紧紧抱住史英才,使其无法动弹,周盛强则继续疯狂地对史英才拳打膝顶脚踢。在两人的暴力攻击下,史英才体力不支,被摔倒在地。

即便如此,韩方奕仍死死抱住史英才,让他无法反抗。这场毫无道理的殴打持续了数分钟,直到增援民警赶到,才将他们拉开。

受伤严重的史英才被紧急送往医院进行抢救。然而,命运却如此残酷,尽管医护人员全力救治,史英才还是在当日 13 时 10 分停止了呼吸,永远地离开了他热爱的岗位和亲人。

他的离去,让整个城市沉浸在悲痛之中,他的同事们无法相信,那个平日里总是认真负责、充满热情的战友,就这样突然地离开了。他的家人更是陷入了无尽的痛苦深渊,他家中还有一个仅仅 10 个月大的女儿,从此失去了父亲的陪伴。

网络发酵:“官二代” 传言引发公众关注

事件发生后,很快在网络上引发了轩然大波。一条题为《大连又现 “李刚”:官二代光天化日打死交警》的帖子迅速在网上热传,如同野火一般,迅速点燃了网民们的情绪,引发了强烈关注。

在帖子中,爆料者称凶手的父亲为某地产商老板,其叔为某区公安分局副局长,其姑姑为市检察院的一位领导。这样的描述,让很多人联想到此前一些因特权引发的社会事件,公众的愤怒情绪被进一步激化。

随着帖子的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起案件,各种猜测和议论纷纷扬扬。人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如此嚣张地殴打执法交警,甚至导致其死亡?在公众的认知中,警察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守护者,对警察动手,就是对法律和社会秩序的公然挑衅。

面对网络上的舆论风暴,大连市公安局迅速做出回应。警方表示,已经组成了由纪委、督查、刑侦、交警、当地分局等多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第一时间对案件展开调查。为了确保调查的公正性和透明度,警方还特别邀请了检察机关及法医提前介入。

经过深入调查,警方很快澄清了一些不实传言。导致此案件发生的驾驶人韩方奕,出生于 1987 年,是北京演艺进修学院的学生,并非 “官二代”。

其父亲韩家敏是从事土石方生意的商人,另一个嫌疑人周盛强是韩家的亲戚,属于当地无业人员,并且曾因吸食毒品被沈阳警方行政拘留 15 天,在此次被警方控制后,毒品检测结果依然呈阳性。

虽然韩方奕的叔叔确实是大连某区公安分局副局长,但其与被袭民警史英才的父亲还是同事关系,不存在利用职务之便偏袒凶手的情况。警方通过及时公布调查结果,让公众逐渐了解到案件的真实情况,避免了谣言的进一步扩散,稳定了社会舆论。

调查审理:法律之剑不会放过任何罪恶

在案件调查过程中,警方克服了诸多困难,努力还原案件的每一个细节。他们仔细查看了事发现场的视频监控资料,从监控画面中,能够清晰地看到韩方奕、韩家敏和周盛强的暴力行为,以及史英才在面对危险时的勇敢和坚守。

同时,警方还获取了三个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及部分证人证言,这些证据相互印证,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

大连市人民检察院在 5 月 1 日事发当天,迅速派员,按照程序依法在第一时间介入案件。5 月 20 日,大连市公安局以涉嫌故意伤害罪为由,向大连市人民检察院提请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韩方奕、周盛强、韩家敏。

大连市人民检察院依法审查后,批准了对三人的逮捕申请,同日,三名犯罪嫌疑人被大连市公安局执行逮捕。

2011 年 7 月 26 日,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第一次开庭审理此案。公诉机关以故意伤害罪对三名被告人提起公诉。整个庭审过程备受关注,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及当事人亲友、市民纷纷前来旁听,大家都期待着法律能够给出一个公正的裁决。

在庭审中,三名被告人当庭均表示悔过,并向被害人家属鞠躬谢罪。然而,道歉和悔悟已经无法挽回史英才的生命,他们必须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2011 年 9 月 19 日,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进行了一审二次开庭。经过合议庭的深入审理查明,被告人韩方奕、韩家敏、周盛强因对协勤的行为不满,继而发展到对执勤警察进行殴打,系故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并致一人因受外力作用导致冠心病急性发作死亡。他们的行为严重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破坏了社会治安秩序,构成故意伤害罪。

2012 年 4 月 27 日,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被告人韩方奕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被告人周盛强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被告人韩家敏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此外,被告人韩方奕、韩家敏、周盛强在本判决生效后三十日内,需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史依笑、程瑶、史鸿麟、陈萍丧葬费、死亡赔偿金、被抚养人生活费合计人民币 597064 元,同时驳回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史依笑等人的其他诉讼请求。

这一判决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社会的关切,彰显了法律的威严。它向全社会表明,无论是什么人,只要触犯了法律,就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警察作为法律的执行者和社会秩序的维护者,其执法权威不容侵犯,任何对警察的暴力行为,都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减刑风波:引发公众对公平正义的再思考

然而,案件并未就此画上句号。在后续的发展中,又出现了让公众意想不到的情况 —— 凶手的减刑问题。据相关报道,韩方奕、周盛强、韩家敏三人在服刑期间,均因表现良好等原因获得了减刑机会。

韩方奕从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减为无期徒刑,后又减为有期徒刑二十五年;周盛强从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二十二年;韩家敏也在服刑期间获得了一定的减刑。根据目前的减刑情况推算,三人中最迟将于 2044 年出狱。

这一消息再次引发了公众的热议和质疑。许多人认为,他们犯下的是如此严重的罪行,导致了一名优秀交警的死亡,给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这样的减刑幅度是否合适?公众对公平正义的期待,在此时再次被推向风口浪尖。

人们担心,这样的减刑会让受害者家属感到不公,也可能让社会公众对法律的公正性产生怀疑。

从法律层面来看,减刑是我国刑罚执行制度的一部分,旨在鼓励罪犯积极改造,重新回归社会。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如何确保减刑的公正性和合理性,如何平衡罪犯改造与社会影响之间的关系,成为了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对于这样一起社会关注度极高的案件,在进行减刑考量时,更应该充分考虑到案件的性质、社会影响以及公众的感受。毕竟,法律不仅要惩罚犯罪,更要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公序良俗,让公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存在。

大连交警史英才被袭致死案,是一起令人痛心的悲剧。它让我们看到了暴力行为对执法人员的伤害,也让我们见证了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方面的努力。虽然案件已经过去了多年,但它所带来的警示和反思,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希望,通过对这起案件的回顾和思考,能够让更多的人尊重法律、敬畏法律,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同时,也期待法律制度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让公平正义的阳光普照每一个角落。

来源:文史书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