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东方日升的2024年报,实现营收202.39亿,同比-42.71%,净利润为-34.36亿,同比降幅高达352.03%,整体由盈转亏。24年Q4营收为53.36亿,净利润亏损18.76亿,亏损环比增加了214.24%,比前三季度的净利润亏损总额还多(Q1、
本文首发于“新能源正前方”公号,这里有更多新能源行业热门话题深度剖析,记得关注哦~
光伏企业去年的业绩不会好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光伏投资者的共识了,以至于再差的业绩都引不起市场的注意,但leo看到东方日升2024年业绩的时候还是吓了一跳。
根据东方日升的2024年报,实现营收202.39亿,同比-42.71%,净利润为-34.36亿,同比降幅高达352.03%,整体由盈转亏。24年Q4营收为53.36亿,净利润亏损18.76亿,亏损环比增加了214.24%,比前三季度的净利润亏损总额还多(Q1、Q2、Q3分别为-3.38亿、-7.24亿、-6.72亿)。
因为去年Q3大多数光伏企业业绩惨淡,加上隆基之类的去年Q3已经巨亏30多个亿,有些朋友对东方日升这个业绩没有什么感觉。
但东方日升跟隆基的体量完全不同,隆基是光伏垂直一体化企业,东方日升主要是光伏电池组件厂商,这几年隆基的营收体量基本都是东方日升的4倍。
此外,东方日升的设备类固定资产折旧比例也要偏低一些,如果按照行业里龙头企业的设备折旧比例,尤其是晶澳科技、天合光能、晶科能源之类的,公司的实际业绩还要再大砍一刀。
行业里设备的折旧方法大差不差,现在折旧的少,后面折旧计提还要增加,最终逃不掉的,无非让短期业绩稍微好看一点而已。
对于去年糟糕的业绩,东方日升给出的理由是:
2024 年光伏市场阶段性供需错配引致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品价格下降,公司光伏产品毛利率下降,存货跌价准备增加;由于光伏产业 N 型产能正全面替 代 P 型产能,行业产能面临结构性调整,为顺应行业发展趋势,积极应对光伏行业技术迭代的市场风险,公司基于谨慎性原则,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对存在减值迹象的 PERC 电池和组件生产线进行了审慎评估并计提相应固定资产减值损失;公司 N 型异质结电池组件全年出货占比较低,其技术优势、规模效益尚未完全显现。
简单说就是计提了P型产能的资产减值损失,加上HJT的出货占比还太低,换句话说就是“青黄不接之时,入不敷出”。
这也正是东方日升当下乃至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很可能面对的最主要的问题。
根据Infolink发布的2024年全球光伏组件出货排行榜,东方日升已经不在前十之列,要知道半年前它至少还是前十的守门员(位列第十),短短半年时间,连前十都挤不进去了,不得不让人感慨行业的残酷。
此前东方日升一直是全球光伏组件领域最重要的玩家之一,2015年首次跻身全球Top10榜单,后在2017-2023年连续7年榜上有名,2020-2022年则连续3年位居全球组件出货Top10榜第六的位置,仅次于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隆基绿能和阿特斯等老牌巨头,一度被行业人士成为光伏老六。
而改变这一切的根源还是在于公司的路线选择,作为押注HJT的主要厂商之一,HJT 的降本进度不及预期,使得产业链里的每一个企业都承担了巨大的压力。
在过去几年P型向N型转移的大浪潮中,光伏企业各自进行了技术路线押注,东方日升本来是行业中少有的双边押注TOPCon和HJT 的厂商,但因为对HJT期望比较高,总体重心放在HJT上,虽然也有6GW TOPCon产能,但在过分卷的光伏行业里,东方日升作为二线厂商,很快就被那些all in TOPCon的竞争对手们挤了下去。
相比topcon,由于HJT需要全新的产线,设备还比较贵,加上依赖低温银浆和含铟靶材,当前成本较高(非硅成本约0.27元/W),目前TOPCon的非硅成本才1.7元/W,甚至BC都降到了0.21元/w,HJT相比其他技术路线还有较大的降本空间。关键从近期的招投标情况来看,HJT组件现在并没有多少溢价,甚至龙头华晟新能源的中标价格都已经跟一些topcon一线厂商几乎持平了。
一边是迟迟无法快速下降的成本,一边是越来越小的溢价,HJT阵营的艰难可想而知,更不要说还要面临异军突起的bc阵营的全新竞争。
不过客观讲,HJT也有自己的优势所在,无论是更高的双面率,还是温度系数更低,弱光响应更好,尤其是超短的工艺流程,都非常富有竞争力,如果能在成本端有更快的进展,HJT也可以很有想象空间。
只是HJT的优势并不一定就是东方日升的优势,先行者不一定就能最终收割市场,相反,无论是人类历史,还是商业历史,都经常出现先行者成为炮灰的现象,最终收割市场的反而是那些综合竞争优势更强的后发者。
就HJT而言,此前市场最担忧的是既然HJT路线那么好,为什么行业几大巨头都没有涉足,但如今通威进来了,目前有1GW中试线,组件平均功率达737W,计划2025年量产效率提升至24.6%。
通威是一家有冠军基因的企业,几乎在每次进入的行业里都能最终成为龙头,这两年在组件端的异军突起再一次证明了通威可怕的战斗力,像东方日升这样的二线厂商会不会后面只是为他人做嫁衣?
可能是因为HJT 的商业化进展不及预期问题,东方日升此前募投的项目进展也不是很顺利。
去年8月份,东方日升发布了部分定增募投项目延期的公告,5GW N型超低碳高效异质结电池片与10GW高效太阳能组件项目和全球高效光伏研发中心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日期分别从2024年6月、2025年6月延后至2025年3月和2025年12月,同时项目二的实施地点也发生变更。
此次定增募资49.69亿元,除变动的两个募投项目外,其中11.69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截至2024年上半年,项目一的投资进度为60.58%,项目二为0。
项目进度不及预期,固然也有光伏行业这两年整体低迷的原因,但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这个问题更多还是要从东方日升身上去找问题。
出货量的下滑,也让公司产生了较大的财务压力。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东方日升拥有货币资金66.65亿元,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合计高达100.36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71.41%。
债务承压的情况下,东方日升不得不谋求在海外融资“脱困”,今年1月3日,公司发布公告称,为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要,进一步拓宽公司融资渠道,公司拟发行不超过5亿欧元(等值外币)的境外债券,期限不超过5年,拟定用途包括但不限于一般公司用途、债务置换、补充流动资金等。
光伏行业属于重资产投资行业,境外融资也无可厚非,只是这个债券发行需取得国家相关部门的核准或备案,能否顺利通过也是个问题。
公司高管在几年内频繁更换,也凸显了公司经营的压力,在光伏行业产能出清日期不定、竞争日趋激烈的未来,东方日升未来是否真的能升起来,不禁让人有些担心。
如果大家对leo调研看的企业、行业专家交流纪要感兴趣,可以加入《价值宝库》查看。《价值宝库》是所长团队精心打造的资料库,里面每天会上传100+内容,绝大多数都是大家最为关心的一手调研纪要,此外还有各种研报、突发/热门事件分析以及宏观政策、市场解读等内容,总之,只要是投资有用的,我们能找到的,都会上传到里面。
来源:新能源大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