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离世后,归还小姑子金手镯,小姑子的决定让我当场泪奔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30 06:37 2

摘要:近日,金价持续上涨,我想起自己还珍藏一副金手镯,这副金手镯是婆婆留给我的,确切地说,是小姑子赠予我的。

文/清华 讲述人:薛静

近日,金价持续上涨,我想起自己还珍藏一副金手镯,这副金手镯是婆婆留给我的,确切地说,是小姑子赠予我的。

2023年,患脑梗瘫痪6年的婆婆,没能熬到春节,腊月初十去世,享年87岁。

婆婆在身体不好状况下,能活到80多岁,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小姑子和小叔子把这份功劳归咎于我。

我觉得儿媳妇伺候婆婆天经地义,不值得一提,谁家有老人,都会这么做。

时间回到1989年,21岁的我,经人介绍认识现在的老伴。

老伴是木工,年轻时不流行出去打工,他便在农村给人盖房子,做家具,挣点零花钱。

他是家里长子,我俩结婚那年,小叔子上大学,小姑子上中专。

婆婆(公公去世早)和我们住在一起,一直没分家,老伴挣钱交给我,我负责一家老小吃穿用,包括供小叔子和小姑子上学。

那时,婆婆在家帮我带孩子,老伴偶尔出去打零工,家里种田主要靠我,只要外面有活,我舍不得留老伴在家。

70后的我,是被土地托着长大的一代,青春岁月里,没有诗和远方,只有脚下这片黄土地,承载着所有的梦想与希望。

那时候,土地就是我的命根子。为了多收几斤粮食,我像呵护孩子一样精心照料着每一寸土地。

播种时,要低头弯腰把种子撒匀,多掉一粒种子都要捡起来。

除草时,要一棵一棵地拔掉,生怕一个不小心,把苞米苗误伤了。

秋收时,哪怕累得直不起腰,也要抢在风雨来临前把庄稼收回家。

多少个夜晚,老伴顶着月亮帮我仓苞米穗。帮我拔花生,打高粱,我已经记不清楚了。

好在我的付出没有白费劲,婆婆过上丰衣足食好日子,小叔子大学毕业留在一线城市工作,小姑子留在市里上班。

我的一儿一女也在婆婆精心照顾下,快乐的长大。

很快小叔子结婚,那时单位分房子,我们不用为给他买房子犯愁。

但是当哥嫂的不能一毛不拔,尽管婆婆说我:“你嫁进来省吃俭用供他上大学,做的够好,如今他上班挣钱,你再不用为他操心。咱农村人一年到头挣不了几个钱,他是知道的。”

婆婆也曾直接了当告诉小叔子:“喃哥嫂能把你供出大学,已经倾其所有,你结婚别再指望家里出钱。”

小叔子毕竟文化高,他理解我们,答应自己想办法。

但我心里不得劲,决定拿出2000元给小叔子结婚用,再一个考虑到他刚参加工作不久,家底薄,我又格外给买一台彩电。

小叔子结婚三年,小姑子出嫁,我做为嫂子,做为娘家人,再次倾其所有,给她买三大件,彩电,洗衣机,冰箱做为陪嫁。

婆婆心疼俺两口子挣钱不容易,一再阻拦,我说:“结婚是一辈子的事,我要给小妹撑面子,不能让她婆婆家那头亲戚看不起咱家。”

明知囊中羞涩,我却再次硬撑场面,只为给小姑子的婚礼添上几分光彩。

好在小叔子和小姑子懂得感恩,后来两个分别买车换房,还出钱帮我们把老房子翻盖一新。

婆婆笑着说:“你这个当嫂子的,这些年白头发没少长,汗珠子没少掉,可算没白忙活,得着好儿了!”

邻居见我就念叨:“当年你两口子省吃俭用供弟弟妹妹上学,现在他俩赚了大钱,三天两头给家里买这买那,逢年过节一车车往回拉东西,可没少贴补喃家!”我听了心里暖和,笑的更加灿烂。

只是婆婆岁数大了,身体一年不如一年,我知道,将来伺候婆婆重担在我身上。

小叔子离家400公里,小姑子离家100公里,之前两个人多次要接婆婆去城里养老。

甚至没打招呼就开着轿车来接婆婆,说接她去城里享福,带她住电梯房、逛大商场,连广场舞队伍都找好了。

可婆婆却直摆手:“我这老骨头在村里蹲了大半辈子,闻惯了柴火味,走不惯城里的柏油路,看车来车往忙叨人,哪都不如咱这土坯房舒坦,夏天哪都没有 村口大槐树下凉快!”

小叔子只好依婆婆心,时不时给我转钱,并叮嘱我:“嫂子,你和大哥已经不在年轻,别干太多活,咱把大片地租出去,家跟前留一块地,种点花生,栽点地瓜,够一家人吃就行,别指望卖钱,我们手头紧紧,少出去应酬几回,够你俩一年花销。”

我知道小叔子发自内心心疼我们,但我还有一儿一女,女儿嫁人有些钱可花可不花,儿子不行啊,买房买车掏空家底都不一定能够。

俺两口子有多大本事,几斤几两没有数吗。

嘴上应和着小叔子和小姑子“别太省”的叮嘱,转身还是吃剩菜,捡小姑子旧衣裳穿,过日子的钱,一分都舍不得乱花。

婆婆八十大寿那年,小叔子花10000元在酒店摆5桌,老亲少友全来了。

小姑子花20000多元给婆婆买一副金手镯,做为生日礼物。

我刚给儿子在城里买房,囊中羞涩,只给婆婆买一件衣服,这件衣服,是我有一次带婆婆逛街,她一眼相中衣服颜色。

那天中午,婆婆穿我买的外套,戴着小姑子买的金手镯,切开小叔子媳妇定的生日蛋糕,心满意足的样子我至今没忘。

生日宴后,婆婆腿脚不利索,我给买个拐杖,婆婆开始不拿,结果不服老不行,离开拐杖走几步站不稳。

2017年,婆婆突发脑梗住院,费用小叔子和小姑子出,我伺候。

好在救治及时,婆婆缓过来,但不能自理,从此卧床不起,我伺候6年。

2023年腊月,一场寒流来袭,加上口罩原因,婆婆没熬到春节,腊月初十去世,享年87岁。

通知小叔子和小姑子,那边他两家人开车往回赶,这边主事忙头安排婆婆后事。

村里有两位老人,专门给去世老人穿寿衣,净面。

老人见婆婆手上戴金手镯,问我怎么处理?

我说:“这是小姑子买给婆婆生日礼物,理应物归原主,等小姑子回来收好。”

小姑子离家100公里,开车一个半小时到家,我自责的跟她解释:“咱妈走的急,弥留之国你俩没赶上,怨我。”

小姑子哭着说:“嫂子,你可别这么说!这些年你照顾妈尽心尽力,端屎端尿从没怨言,我在外面没能尽孝,心里满是愧疚。妈走得突然,这咋能怪你啊!”

这时,穿寿衣大娘过来,把婆婆戴的金手镯递给小姑子。

小姑子拿在手上,泪流满面。

我心里一酸,想想和婆婆共处一室30多年,从来没红过脸,在我心里,早拿婆婆当亲妈。

越想越伤心,我俩抱头痛哭。

没想到,小姑子流着泪把金手镯轻轻塞进我掌心,声音哽咽:“嫂子,这些年你为妈端汤喂药、擦身换洗,比我这个亲闺女还尽心。这镯子妈戴了一辈子,现在该传给最疼她的人,往后它跟着你,就像妈还在咱家守着一样。”

我颤抖着接过还带着小姑子手心里温度的金手镯,沉甸甸的分量却似压在心头。

想想,这些年辛苦没有白费,都被小姑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镯子泛着温润的光,此刻不再是件首饰,而是一份沉甸甸的理解与感恩,让我憋了许久的委屈,终于化作汹涌的泪潮。

来源:清华10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