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人开始注重养生,中国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璀灿的文化,早在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曾提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其意就
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人开始注重养生,中国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璀灿的文化,早在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曾提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其意就是四时(春、夏、秋、冬)阴阳是万事万物的根本,所以圣人春夏时节保养阳气,秋冬时节护养阴气,因此顺从这一根本, 因此与万事万物沉浮于生长的天地里,然违背了这一根本。就会损害人的根本,元气与真气,所以阴阳四时,是万事万物的开始与终了,是死与生的根本,违背它就会产生灾难与祸害,顺从它就不会产生祸害的疾病,这就叫作得道。道,圣人实践它,愚人被动地利用它,顺从阴阳二气就能生长,违背它就会消亡; 顺从它就安定,违逆它就紊乱。
据研究报导影响人体健康的因素20%来自遗传,10%来自社会,20%来自环境和医疗资源,而影响最大的是自我保健,占到50%。“以前大家都认为遗传、医疗、自然环境等因素对健康影响大而忽略了自我保健,这与中医所说的元气是相同的,元气是生命之气。元气属先天之气,它来源于父母,为先天之精所化生,藏于肾,依靠后天之气(脾与胃)的滋养和补充,元气的主要功能,是推动人体的生长和发育,温煦促进各个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所以说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当元气不足,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身体虚弱,易致各种疾病产生。
养生重在养心心藏神,心是君主之官,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刘完素有句名言:“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悉去。”养生重要的是养心。大家都听过一夜发白,悲痛致晕,心是人体内的主导,心灵的创伤最难愈合。养心就要保持心态平和,心情的愉快,所谓“笑一笑,十年少”;现代社会过于浮躁,人们欲望太多,急功近利,伤了身体,也折了寿命。少欲才能心静。心静才能颐养天年,享受天命。
充足的睡眠,没有睡眠就没有健康,睡眠是人生生活节奏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睡眠不足,不但身体消耗得不到补充,而且由于激素合成不足,会造成体内的内环境失调。更重要的是,睡眠左右着人体免疫功能。晚上10时之后至凌晨3时之前,是人体内细胞坏死与新生最活跃的时间,此时不睡觉,细胞新陈代谢就会受到影响,人就会加速衰老,甚至得到严重疾病,因此充足的睡眠是人体养生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平时应少食生冷食品,多食温热食物及五谷杂粮,饮食上要有节制,不可暴饮爆食对油炸食品、烧烤食物、冷饮快餐等垃圾食品营养价值低,又伤肠胃。专家建议,若想拥有健康的身体,这些食物必须严格控制,像蔬菜、水果、各类谷物、牛奶等则应多吃,如萝卜、生姜,这些看似普通的食物,对人的身体有着特殊的功效。
合理的进行运动锻炼有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也可以帮助预防冠心病,动脉硬化以及呼吸系统疾病,最后达到降低血压血脂血糖和改善血液成分的作用。建议大家应根据自身身体状况来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太极拳,广播体操等。至于每个人运动时间的长短则应以年龄、运动强度、运动目的等作为参数加以考虑。一般说来,每天少于5分钟的锻炼没有意义,大于一小时的运动对于中老年人或非体育爱好者则过量,平均一天30分钟左右的运动时间比较适合微微流汗,切不可流大汗以损伤津液及人体正气。
最后建议中年人(45-65岁)平时应尽量做到每隔1-2年就去医院做一次全身的检查,及时找出问题并让医生根据个人经验来确定治疗方法,如服用药物,打针输液等,以避免不幸的疾病发生在自己身上,造成难以挽救的后果。所谓养生不是病了之后才医治,而是在未病之前就医治; 不是大乱之后才调治,而是未乱之前就调治, 指的就是这个道理。
来源:太极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