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重工: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多家机构于4月28日调研我司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30 10:03 2

摘要:答:(1)物料搬运板块收入方面:公司物料搬运板块的主要产品是堆(取)料机、装(卸)船机、起重设备等,主要服务于港口、物流园区、钢铁行业、电力行业、矿山的散料搬运和起升业务。2024年,受国内和全球原材料供应链进一步调整重构的影响,相关订单有所增加,促进相关业务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4月29日大连重工发布公告称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赵宇航、国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范亮于2025年4月28日调研我司。

具体内容如下:
问:公司 2024年业务基本情况,收入和利润提升的主要原因以及 2025年业绩的持续性?
答:(1)物料搬运板块收入方面:公司物料搬运板块的主要产品是堆(取)料机、装(卸)船机、起重设备等,主要服务于港口、物流园区、钢铁行业、电力行业、矿山的散料搬运和起升业务。2024年,受国内和全球原材料供应链进一步调整重构的影响,相关订单有所增加,促进相关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约56.1%。利润方面:2024年,公司物料搬运板块前期个别单项产品毛利率较高,因此 2024年相关产品毛利率回归正常值,相比下降了 5.3个百分点。目前,公司在物料搬运板块等产品上竞争力较强,技术和品牌优势稳固,后续公司将通过产品智能化等高附加值技术的应用努力提升相关产品的毛利率和公司盈利能力。后续展望:物料搬运板块目前订单较为充足,公司将积极履行合同约定,按期交付产品,保障物料搬运板块整体稳定发展。(2)新能源设备板块收入方面:公司新能源板块主要为风电齿轮箱、铸件、塔筒等风电核心零部件。2023年,公司在新能源领域进行了 3项大额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到 2024年末已经基本达产,促进了公司在风电行业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2024年相关产品收入同比增长约 35.4%。利润方面:2024年,行业竞争激烈,相关产品盈利能力受到较大影响,毛利率同比下降 4.3%。公司积极通过关键物资集采、国产化替代等方式进一步推动产品降成本,预计后续产品毛利率能够有所改善。后续展望:2025年,从公司在手合同及预计交付情况来看,公司风电板块订单较为充足,产能将会得到进一步释放,相比 2024年预计将有所提升。(3)冶金设备板块收入方面:公司冶金设备主要服务于钢铁冶金行业,2024年受钢铁行业整体影响,业务增长有所放缓。公司焦炉等主导产品市场竞争力较高,在此基础上,公司又进一步拓展剪切设备整机等新产品,促进相关板块保持稳健经营,收入同比增长 10.7%。利润方面:公司冶金设备板块中,焦炉产品竞争力较高,同时剪切设备等主机产品的开发也促进了产品毛利率提升,2024年在行业激烈竞争下,公司冶金设备毛利率提升 0.53个百分点。后续展望:钢铁冶金行业周期性和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公司将通过积极提升产品竞争力、深挖降本空间,努力保持相关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促进收入和利润率保持稳健态势。(4)核心零部件板块收入方面:公司核心零部件板块主要为船用曲轴,以及电控系统、液压系统等产品。其中船用曲轴的产能已近满产状态,电控系统、液压系统等产品以保障本企业内部配套为主,在激烈的市场形势下,相关板块 2024年收入同比下降 3.6%。盈利情况:公司船用曲轴产品市场竞争力较强,在船市订单较饱满的背景下,2024年公司船用曲轴近满产状态,产品价格有所提高,促进毛利率同比提高 1.9个百分点。后续展望:公司将通过精益管理、产线数字化改造等方式进一步提升相关产品的质量和产能,促进船用曲轴、电控系统、液压系统等产品收入进一步增长。(5)工程总包板块收入方面:公司工程总包板块主要为电石炉、大型矿热炉、工业硅炉设备及其对应的大型工程总包项目。2024年,受到原油价格下降、市场需求、境外对国内光伏产业反倾销等因素影响,相关需求有所下降,收入同比下降 29.6%。利润方面:在国内市场需求不足的情况下,2024年,公司相关业务重点转向东南亚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公司相关产品竞争力较强,出口市场拓展取得一定成效,出口产品相比内贸产品盈利水平稍高,促进工程总包板块盈利能力提升,2024年毛利率同比提高 6.8个百分点。后续展望:公司将坚持工程总包的国际化战略,积极拓展中亚、东南亚、南美等市场,努力提升相关收入,进一步提高公司整体盈利水平。

问:截至 25Q1公司在手订单情况,分领域如物料搬运,新能源,冶 金行业下游客户的需求如何?
答: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新增订货 51.4亿元,同比增长 11.02%。其中,新能源设备和港口机械需求相对稳定,市场空间较好;冶金、焦化需求明显不足,市场需求疲软。新增订货的产品生产周期有所不同,存在跨年交付的情形。物料搬运板块:国内物料搬运需求相对稳定,但受国际贸易政策环境变化等影响,国内部分出口产品可能受到一定影响,可能导致间接影响一些物流需求。2025年第一季度,物料搬运板块新增订货同比下降22%。新能源设备板块:2025年 1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6月份开始实施风电、火电竞价机制,上半年或迎来风电装机增长。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新能源设备板块新增订货同比增长 17.4%。冶金设备板块: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冶金设备板块新增订货下降6.8%,冶金行业市场有效需求不足。据世界钢铁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 1月,中国粗钢产量为 8190万吨,同比减少 5.6%。目前,公司钢铁行业和焦化行业在手信息均不同程度下降,仍处于低谷期,2025年以后要结合行业政策推行等情况,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问:公司风电铸件产能释放情况,以及对于 2025年及之后的展望。
答:2024年,公司生产铸件 21万吨,2025年计划生产铸件同比增长 20%以上,后续产能将结合企业实际和市场需求逐步释放。

问:公司风电齿轮箱产品的出货,盈利水平,下游客户和未来展望。
答:2025年一季度,公司风电齿轮箱产品出货量同比增长显著,当前市场总体需求较上年呈现增长趋势。在“双碳”目标和短期政策刺激的双重推动下,预计 2025年风电装机布局将加速,公司出产风电齿轮箱预计将有所提升。

问:25Q1季度的排产情况和出货情况。
答:2025年一季度,公司基于当前订单情况、市场预测及产能准备,结合合同进度要求,排产和出货均依据年初计划稳步推进,同比增长 10%左右。

问:公司深海科技相关产品的介绍,布局储备和出货情况。
答:公司具备包括大型船用曲轴和单点系泊等产品在内的供货能力,相关产品均采取订单式生产。2024年,公司出产曲轴 187段,无单点系泊系统出货。公司作为国家发改委曲轴攻关课题的重要研制单位,始终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努力把“卡脖子”变成“仰脖子”。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攻关,已全面掌握了国际高端船用曲轴的生产技术,经过多年发展,产品范围覆盖曼恩系列 50—108型、Win GD系列 52—96型低速船用柴油机半组合曲轴,已累计出产曲轴 1300余支,让“船等机、机等轴”制约国家造船业发展的瓶颈成为历史。公司先后承接了国内外多个单点系泊系统的总包制造,持续性地承担了多项单点系泊相关专项研究课题,自主设计研发了单点系泊系统中的液滑环、气滑环、电滑环等关键核心配套设备,设计参数和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液滑环、电滑环完成了样机制造与实验验证,并取得了船级社的认证。

问:公司降本增效进展和企业改革方面的介绍和未来展望。
答:(1)降本增效进展目前大连重工正处于改革创新动能的集聚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在降本增效和改革主要的工作思路和重点措施有:①壮大经营规模,在提升发展能级上攻坚突破。加速实现从“经营产品”向“经营客户”“经营市场”转变,抓重点、扬优势、补短板。深耕高价值客户,强化大客户统筹管理和资源保障投入,聚焦“五化”战略牵引增长,全年国际化围绕服务、高端主机两大主线订货进一步加速增长。②锚定客户需求,在价值创造能力上攻坚突破。精准高效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全力为客户提供“及时、准确、优质、低成本”的产品和服务。推进集成供应链变革,搭建集设计、生产、质量、财务相互协同的集成供应链运营框架,助推业务高效运作和全流程规范管理,提升集采率、直采率进一步提升,单一来源采购金额进一步下降;扎实推进精益管理变革,提升全流程一体化联动协同的高效交付能力,提高自制产能;提升产品质量水平,推进精益设计,打造中矿舟山等 15个精品项目。③强化创新引领,在培育发展动能上攻坚突破。聚焦推进“五化”战略,强化资源精准有效配置,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建立精准研发投入机制,加大技术引进、合作和研发工具迭代升级和重大研发投资力度。实施底层技术、共性技术、前沿技术开发,实现核心技术突破40项以上,申请核心技术专利 200项以上,新增国标、行标 10项以上。④加快转型升级,在推进数智化转型变革上攻坚突破。将数智化转型作为支撑企业发展的关键变革,系统性推进产品与服务、生产制造、内部管理的数智化转型升级改造,目标成为行业数智化转型标杆企业。加速推进智能制造,围绕下料、加工、焊接等核心制造工序的少人化、智能化,推进镗床机群集中控制、智能在线质检等 20个以上工序数智化场景应用,目标 4家分子公司达到省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标准,1家工厂达到国家级智能工厂标准。⑤坚持“两效”优先,在提升运行质量上攻坚突破。坚持“有利润的收入”“有现金流的利润”,强化提质增效系统性、协同性、全面性,加快实现从数量型规模式向质量型效益效率型转变。深化“五位一体”降本增效机制和目标成本管理,实现设计、采购、生产全过程降成本,有效消化增支减利影响;坚持“过紧日子”思想,压减非增值支出,固定费用占收入比例不增加,期间费用率不增加。(2)企业改革和未来展望近年来,大连重工全面落实国资国企改革目标任务,聚力推动企业改革,扎实推进“质量上上”专项行动、精益管理专项行动、集成供应链管理变革、IPD集成产品研发变革、数智化转型变革和组织变革,“六大管理变革”深入推进夯实了发展基础,促进公司逆势稳定增长。①“质量上上”三年行动扎实推进。公司夯实重复性问题治理和产品质量对标提升机制,多个主导产品竞争力提高,蝉联辽宁省机械行业品牌价值第一。②快速推进精益管理专项行动。构建了新型精益运营管理模式,以“拉式计划+连续流产线+物流准时配送”为主线的精益生产组织方式在试点单位初见成效,生产制造周期大幅压缩,平均产能显著提升。③集成供应链变革成效显著。坚持“集采、直供、共赢”原则,建立集采指标管理体系。百余个品类实现集采管理,集采、直采覆盖率大幅上升,供应端综合降本增效显著,为对冲增支减利因素、实现全年利润目标提供巨大支撑。④扎实推进 IPD集成产品开发管理变革。推动产品研发向市场需求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异步开发和跨部门高效协同“三个转变”。通过开发通用模块,IPD运作机制试点应用,产品设计周期大幅缩减。⑤聚力攻坚数智化转型变革。一是信息化系统加速升级。实现 ERP二期、采购平台四期等信息化项目上线运行,智慧厂区系统广泛应用。二是智能制造扎实推进。加工机床数据采集、立车集控等智能制造项目落地,公司智能焊接、机床集控等工序制造效率显著提升。下属子公司铸业公司等三户分子公司获评辽宁省智能工厂称号。⑥进行组织变革,优化公司治理结构。遵循市场化改革方向,按照规范治理、战略引领、价值创造、流程高效的基本原则,公司全面调整经理层架构,并对公司职能部门组织机构进行优化调整。展望未来,公司将全面落实国家、省市战略规划,东北振兴决策部署以及大连市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目标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根据公司整体发展战略,将继续围绕“核心技术、核心产品、核心客户、核心竞争力”,加速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服务化”战略转型和“六大管理变革”,实现规模效益的持续高质量发展,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和回报。

问:国内和海外产品毛利率差异的原因?
答:整体来看,公司海外市场用户对产品相关生产、质量、工艺等的标准要求更高,设计、生产周期更长,因此相应的利润水平也较高。

问:无形资产 4个亿是指什么?
答:公司无形资产主要包括土地使用权、专利权、非专利技术、海域使用权和软件。

问:公司下游客户的分布情况,发出去的产品从发货到确认收入的时间周期,前五大客户的占比情况。
答:下游客户主要分布在冶金、港口、能源、矿山、工程、交通、造船、环保等领域。公司产品众多,不同产品的交付模式不同,发货和调试时间差异较大。普通零部件从发运到确认收入通常 1个月内完成;整机交钥匙产品通常从发运到确认收入平均 3-6个月(焦炉产品调试周期较长);EPC是随工程建设,陆续发货和时段法确认收入。2024年度前五大客户订货占比 23%,集中在能源、港口和矿山行业。

问:高管激励计划及为激励计划设定的目标?
答:激励框架:高管薪酬结构包含年度薪酬(基本年薪、绩效年薪)和中长期激励两大部分。其中,年度薪酬与员工平均工资挂钩,形成高管与企业员工之间合理的收入分配关系。(1)年度薪酬中的绩效年薪主要与当年公司经营业绩结构及高管个人业绩考核评价结果挂钩。(2)个人业绩考核按照个人年度业绩责任书考评,充分调动高管积极性,形成激励与约束相统一的分配机制。(3)中长期激励与高管任期经营业绩考核评价结果相联系,目前公司暂未实施。下一步根据经营情况和市场变化,针对高级管理人员另行制定中长期激励方案。

大连重工主营业务:主要从事物料搬运设备、冶金设备、新能源设备、传动与控制系统、船用设备等领域的大型成套设备及核心零部件的开发、研制和销售。

大连重工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35.07亿元,同比上升10.02%;归母净利润1.79亿元,同比上升25.85%;扣非净利润1.61亿元,同比上升34.04%;负债率71.67%,投资收益618.94万元,财务费用-1375.15万元,毛利率17.99%。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2.89亿,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入140.4万,融券余额增加。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来源:证券之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