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走进试验田,新翻过土的试验田被烈日镀上一层金光,十几名工人头戴草帽,弯着腰将玉米种子一粒粒摁进覆膜的土垄中。微风掠过戈壁滩,卷起细碎的沙尘,却掩不住这片土地上蓬勃的生机。占地近0.467公顷的试验田,被分割成整齐的方块区域。东侧地块中,几名工人正操作播种机精准
四月芳菲,春回大地。金昌市农艺研究院试验田变身为“人才+科技”试验田,成为全市农业创新人才的“练兵场”。
走进试验田,新翻过土的试验田被烈日镀上一层金光,十几名工人头戴草帽,弯着腰将玉米种子一粒粒摁进覆膜的土垄中。微风掠过戈壁滩,卷起细碎的沙尘,却掩不住这片土地上蓬勃的生机。占地近0.467公顷的试验田,被分割成整齐的方块区域。东侧地块中,几名工人正操作播种机精准投放南瓜种子,机身印有“农丰种业”的标识;西侧则是一片刚翻新的土壤,几名科研人员蹲在地上,用仪器测量土壤的碳含量,这片试验田像是戈壁滩上的“绿色实验室”。
“这里不仅是农田,更是实验室。”金昌市农艺研究院农艺师程喜莉介绍道。
该项目围绕“人才工作平台阵地建设 + 农业科学技术攻关模式下人才培养”展开研究,主要开展土壤碳固存机制、磷添加对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农业病虫害高效防治策略、西北春玉米育种技术突破及先进应用、南瓜离体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与优化、植物种植资源的收集与保存等科研工作,旨在构建全市首家集“科研、院校、龙头企业”于一体的跨界融合人才培养新生态,形成科技攻关与人才培养相互促进的双轮驱动模式。
在试验田核心区,程喜莉弯腰拨开一垄覆膜土壤,检查种子的埋深。“去年我们从省农科院、金昌市农丰种业有限公司和酒泉农科院引进了580份玉米种质资源,筛选出100份进行杂交试验。”她随手拿起一袋标着“抗旱系谱”的种子,解释道:“金昌常年干旱,传统玉米品种产量不稳定。我们希望通过杂交育种,培育出既高产又耐旱的新品种。”
农业现代化离不开科技,但更关键的是人才。程喜莉语气坚定地说道:“我们通过项目把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拧成一股绳,让年轻人既会拿试管,也能下田地。”她透露,今年试验田预计产出5个玉米新品系,南瓜离体培养技术也将进入田间验证阶段。
夕阳西下,工人们陆续收工,田垄间的滴灌系统自动启动,细密的水雾滋润着新播的种子。在这片戈壁与绿洲交界的土地上,一场由科技与人才共推的“农业革命”,正悄然生根发芽。
记者:张诗雅 焦旭玉
来源:金昌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