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微风携雨意,共育有温情。4月26日,广元市实验小学“家长学堂”系列讲堂第四期课程《小学低段的家教赋能》精彩开讲。本次活动围绕小学一、二年级学生成长关键期展开,旨在与家长共同探讨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搭建家校沟通桥梁,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频共振,凝聚合力,为孩
微风携雨意,共育有温情。4月26日,广元市实验小学“家长学堂”系列讲堂第四期课程《小学低段的家教赋能》精彩开讲。本次活动围绕小学一、二年级学生成长关键期展开,旨在与家长共同探讨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搭建家校沟通桥梁,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频共振,凝聚合力,为孩子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为全方位护航低年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广元市实验小学通过整合教育管理、家庭教育指导、专业医疗干预及社会公益支持四方优势力量,搭建起覆盖家校医社的立体化育人网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构筑起坚实的后盾。
社会协同·守护未来
广元市妇联党组成员、妇儿工委办主任母春玲为家长们带来了一场生动的未成年人保护主题宣讲。宣讲以《以爱润心 “未”爱护航》为题,重点讲解了家庭保护的责任与义务,并针对低年级孩子的特点,强调了防欺凌、防性侵、防拐骗等实用安全知识。母主任通过真实案例,指导家长如何通过日常沟通发现孩子异常信号,强调建立信任关系的重要性。同时,就实施家庭教育强调了四个关键词:包容、接纳、共情、鼓励,希望家长为孩子们营造更温馨的成长环境。此次宣讲不仅提升了家长们的法律意识和保护能力,更搭建起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桥梁。
广元市二级心理咨询师潘虹为家长们揭示了《6-8岁孩子的成长密码》。专家指出,这一阶段孩子逻辑思维开始萌芽;开始隐藏情绪,调节能力仍需引导,同伴关系成为重要社交需求;自我意识显著增强,开始形成初步的自我评价;大肌肉群发展完善,精细动作快速提升。针对这些特点,专家建议家长多采用鼓励式教育,通过游戏互动培养专注力,用“情绪温度计”等工具帮助孩子识别情感,并在日常中给予适度的自主选择权。此次宣讲帮助家长更科学地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家校共育提供了专业指导。
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治疗师吕佩玉围绕《人际关系与学校适应》,为家长们带来专业指导。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孩子校园生活的重要基石,6-8岁正是社交能力发展的关键期。针对同学相处中常见的矛盾,专家建议家长引导孩子学会换位思考,用“3A倾听”法(关注、接纳、回应)去理解孩子,并通过案例引导孩子正确处理与同学相处时的情绪。同时提醒家长要帮助他们在交往中建立自信。此次宣讲为家校协同培养孩子的社交适应能力提供了科学支持,让关爱更有方法。
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主任侯飞翔以《科学助学助考》为题,解决家长辅导作业困扰。低年级是培养学习习惯的关键期,专家建议家长以“轻松的开始”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兴趣;在“高效的过程”中,科学方法培养专注力,避免过度干预;最后要给予“快乐的反馈”,用具体表扬代替简单夸奖,帮助孩子建立学习成就感。专家特别提醒,家长要成为学习路上的陪伴者而非监督者,用耐心和智慧守护孩子的成长动力。
家校同心·护航成长
广元市实验小学德育副校长佘慧蓉以《家校协同的规则教育》为题,结合生动案例与前沿教育理念,为与会家长和教师带来了一场精彩的专题分享。她强调,规则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基石,能帮助学生塑造良好品格、建立秩序感。为更好助力孩子成长,学校提出“育心正行六大规则”,期望家长与学校形成教育合力,以规则为引,滋养学生心灵、规范日常行为。同时也提醒家长警惕家庭规则教育中的常见误区,避免过度宠溺或规则随意变动,唯有家校同心,以科学理念、统一标准落实规则教育,才能让低年级学生在有序环境中稳步成长。
在家长学堂集中学习的尾声,学校党总支书记高齐君做总结发言,为家校共育指明前行的方向。他倡导家长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参与孩子成长,既不盲目焦虑,也不放任自流,用智慧与耐心搭建沟通桥梁。高书记着重强调,规则教育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与健全人格的重要基石,呼吁家校双方深化协同育人,将规则意识融入日常教育场景,帮助孩子明晰行为边界,逐步成长为知礼明责、自律向上的新时代少年。同时,他还鼓励家长学会"适时放手",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给予孩子充分的探索空间,通过自主实践激发其主动学习意识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高书记以饱含深情的话语寄语家校双方:以爱为教育底色,以科学为育人指引,凝聚家校共育合力,共同绘就孩子全面发展的成长画卷。
师者同行·点亮希望
家校相聚的每一次对话,都凝结着对未来的期许;每一场交流,都闪烁着教育的智慧光芒。家长学堂集中学习阶段结束后,各班主任立即组织开展班级家长会。
班主任、学科老师围绕学生的学习动态与成长点滴,细致分享进步与收获,更从课堂表现、作业完成等多个维度,为习惯养成提供实用妙招。
这场家长会是家校医社各方教育情怀的深度交融,每一次推心置腹的交流、每一条务实恳切的建议,都饱含着对孩子成长的深切关怀与美好期许。广元市实验小学将持续深化家校社多方协同育人机制,让家庭教育的温暖底色与学校教育的专业力量深度融合,以润物无声的教育智慧,为孩子们的成长之路点亮明灯、播撒暖阳!
来源:四川民生资讯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