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养生都是想长寿,或者说是在有生之年让生活有质量,而不是垂垂老矣的面庞,无精打采地活着。
我们养生都是想长寿,或者说是在有生之年让生活有质量,而不是垂垂老矣的面庞,无精打采地活着。
《素问•上古天真论》: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尚书•洪范篇》:寿、百二十岁也。
古人对寿命的预测很科学,可以达到120岁,这是上天赐给我们的寿命,现实生活中,却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寿终正寝,无疾而终。
▲关注医食参考 成为养生达人▲
早逝的人有个共同点
那就是这里先垮掉了!
去看中医,总是先问你,胃口怎么样,睡眠好不好。
一个人能吃能睡,对生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就算有什么毛病,也都有救,因为他的源泉没有断。
胃气,就是饥饿感,一个人还觉得饿,说明他还可以不断吸收运化食物,有养分注入身体,就还可以活得越来越好,所以故诸病若能食者,势虽重尚可挽救;不能食者,势虽轻必致延剧。
一个人如果总是没有胃口,那么即使是很轻微的问题,也会慢慢变得萎靡不振。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胃是后天之本,养好脾胃,养好身体里的土地!
善治者,惟在调理脾胃。脾胃在中焦,脾属土,又主运化。你看土地,你给播撒种子,它还你整个麦田,我们的脾,就像是身体里的土地,可以把吃进来的东西,好的东西,被吸收,不好的东西,变成糟粕,被排出去。如果我们的土地不够好了,奉生者少,供给出来的养分少,身体得到的少,我们才会渐渐萎靡。
这个时代的我们,或多或少,有一点脾虚。冷饮外卖,吃得太横太油腻,还有工作学业的压力,让我们一直处于久思的状态里,不爱运动,久坐,这些都是伤害脾胃的。
这些脾虚的症状,你有哪些?
①便溏,便便不成型;
②湿气重;
③浑身没力气;
④早上头很重起不来,起来了脑袋也不清楚;
⑤大便粘马桶,需要用很多手纸;
⑥白带过多;
⑦舌苔厚腻;
⑧虚胖;
⑨浑身的肉松松垮垮;
⑩身体浮肿,特别是到了下午;
⑪眼袋很大的那种黑眼圈;
⑫很愿意想事情,但总是想不明白;
⑬睡觉爱流口水。
养好脾胃,养好身体里的土地
肾为先天之本,这个是天生自带的煤气罐。要补其实不容易,主要是稳住,防止肾精流失的太多太快,犹如点灯烧油,小火慢慢烧着,让生命之火久一点。脾胃后天之本,养好脾胃,是比补肾更有成就感的事情。
1、调畅气机,按揉这些养脾胃的大穴
人活的就是一口气,气机顺了,才能五脏调和舒适,不得病。反之,如果脾胃气机逆乱,脾气该升不升,胃气该降不降,那就很容易出现一些问题。
脾如果不升反降,叫做脾气下陷,也叫中气下陷。脾气有支撑脏器中正的作用,脾气不升反降,原本应该上行运输到头面、上肢的营养气血都上不去,中正支撑的力气也若弱了,就会出现:不爱说话、脸色苍白、头晕、无力、不爱吃东西,吃了会腹胀、腹泻、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
胃如果不降反升,叫做胃气上逆。这时人就会:恶心、呕吐、打嗝、反酸。
治脾胃之法,莫精乎升降。如果你是这样,先把气机调和,让脾胃升降通顺,有时候才能够不药而愈。平时可以多按揉脾胃经穴位,通经活络,促进气机运行。
推荐穴位:中脘穴,丰隆穴,太白穴,足三里。每个穴位按揉3分钟,按揉的时候,可以把意念放在穴位上,身心放空是最好的。
2、炒米茶,健脾祛湿
推荐这个炒米茶,特别适合:
①吃撑的时候;
②脾虚而胖的人;
③习惯性便溏;
④便秘,有宿便的人;
⑤突然拉肚子;
⑥平时总没力气,没胃口的人。
具体方法:生大米,对就是我们吃的大米,放在锅里,小火炒到微微焦黄,然后密封保存,随时用开水冲泡。
用铁锅比不粘锅(平底锅)炒得更香,也更均匀。五谷为养,作为五谷之一的大米,自然与我们的脾胃最相宜。
米粥素来是健脾养胃首选。有人觉得大米吃多了会生湿,其实不是的。大米(水稻)长在水里,早就练成了抗湿的本领,越是这样的植物其实越是健脾祛湿的。
一边炒,一边觉得真香啊!像是小时候吃爆米花的味道。没错,焦香入脾,香可燥湿,让脾舒畅。烤焦的馒头也是可以健脾消食的,但对于泡茶来说,还是米更好。
脾胃好了,就可以更好的运化身体中的积食和湿气。炒米茶,健脾消食祛湿,平时当水喝就可以。
注意:因为炒过的米,有一些燥气,如果是阴虚容易上火的人,喝这个炒米茶,就需要多喝一些水,嗓子痛的时候,就不要喝了。
3、还有一些中成药可供选择
脾湿重的除了上边的大米茶,还可选择参苓白术丸,既然是药就要对症,有脾胃虚弱、舌胖大、舌面湿漉漉的、大便软,稀,体倦乏力,明显湿重的可用。归脾丸,健脾养心安神,此外还有健脾丸、香砂养胃丸、保和丸等中成药可咨询医生使用。
来源:医食参考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