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邻里、小黄鸭度假村、数字果园……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30 15:10 2

摘要:常州市武进区坚持党建引领,以系统思维破解发展难题,用改革创新激发内生动力,做好“增收、扩源、提质”三篇文章,为乡村振兴提供了鲜活的“武进样本”。

乡村振兴,强村富民是根本。

如何把资源“用起来”、

让产业“活起来”、

使农民“富起来”?

常州市武进区坚持党建引领,以系统思维破解发展难题,用改革创新激发内生动力,做好“增收、扩源、提质”三篇文章,为乡村振兴提供了鲜活的“武进样本”。

攥指成拳破“散弱”

集体经济在“抱团突围”中

实现增收新突破

“星河邻里+”是现代社区服务综合体武进区首个跨区域村级抱团发展项目

。该项目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和新加坡“城市邻里中心”现代社区服务理念,由6家股份合作社和星河社区、第三方公司共同经营打造,通过“飞地抱团”铺就共富新路,预计将为社区增收超千万元。

单打独斗难成势,攥指成拳力千钧。针对乡村发展碎片化、资源整合难等问题,武进区坚持用党建“红线”串联资源“珍珠”,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制定“红武共进 双争双强”三年行动计划,研究出台《“党建赋能 乡村振兴”20条》,从资金扶持、土地盘活、人才激励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始终把强村富民作为“一把手”工程,以“书记项目”为抓手,针对“五大片区”实际,发挥党建联建优势,探索村企联建、村村联建、校地联建等党建共建模式,整合土地、资金、人力等资源,推动村集体从“各自为政”走向“联合出海”。积极探索“强村公司+飞地经济”发展模式,通过飞地抱团、异地置业、共建园区等举措,合理配置集体资产、土地、项目等各类资源要素,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

三产融合拓“新局”

乡村产业在“跨界破圈”中

开辟扩源新空间

4月19日,国内首个B.Duck小黄鸭亲子度假村

在雪堰镇雅浦村正式开业。这只来自香港的“小鸭子”,在自带IP流量的同时,更与当地水蜜桃、黄酒等特色产业相融合,吸引大量长三角亲子家庭前来游玩,未来有望成为雪堰镇文旅新地标。

当各地在网红平台“花式内卷”时,武进区跳出传统宣传路径,通过“全域规划+文化引流”的方式构建农文旅融合新格局。雪堰镇以书记项目为抓手,整合新康村、城西回民村等多个村落联动发展,串珠成链,打造“湾镇旅游带”,推动“单点突破”向“全域开花”转变。湟里镇打造“稻香村咖”,将农事体验和咖啡制作相结合,以沉浸式文旅体验项目提升区域知名度,实现从“卖产品”到“卖体验”的升级。嘉泽状元花朝节、前黄杨桥文化节、洛阳岑村桃花节等特色活动每年吸引游客超40万人次,带动周边民宿、餐饮等业态繁荣,实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农民受益”,让农文旅融合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动能。

数字赋能提“品质”

发展动能在“智转数改”中

实现提质新跃升

洛阳镇常洛果品专业合作社打造的“数字果园”

,通过126亩大棚设施电气化改造与5G物联网技术融合,实现远程操控灌溉、温湿度调节及病虫害预警,亩均管理成本降低30%,果品优质率提升至85%。前黄镇江苏余年农林生态公司引入渔业智能化管理平台,500亩养殖基地仅需5~6人运维,水质监测数据实时反馈,药品使用量减少70%,年节约用电成本4800元。

数字技术成为武进农业转型的“催化剂”,常洛合作社的“数字果园”与前黄镇的智慧渔业,展现了物联网技术在降低成本、提升品质上的显著成效。近年来,武进区以数字乡村建设为抓手,聚焦农业生产端智能化改造,推动5G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与传统农业深度融合。在种植业推广设施农业电气化与智能测控系统,实现生产环节精准化管理;在水产业搭建渔业智能化管理平台,构建水质监测、病害预警、远程控制一体化体系。通过“技术装备升级+数据要素赋能”,推动农业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促进生产效率与产品品质双提升,为农业现代化注入科技动力。

从党建引领下的“抱团突围”到三产融合的“跨界破圈”,再到数字赋能的“智转数改”,武进区以改革破题、用创新作答,在激活资源、做优产业、提质增效中蹚出了一条强村富民的新路径。当“攥指成拳”的合力、“破圈融合”的活力、“数字引擎”的动力交织共振,一幅“集体强、产业兴、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图景正在武进大地徐徐展开。

张金泉 记者:史莲寅

编辑:何天蕾

审核:陆卫东 鞠燎原

转载请注明来源:今日武进

来源:今日武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