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咱们要聊一个看似“小透明”,实则“大管家”的器官——甲状腺!它就像一只停在你脖子上的“小蝴蝶”,虽然个头不大,却掌管着你的新陈代谢、心跳速度、情绪起伏,甚至体重变化。但这位“大管家”一旦“罢工”,你的生活可能瞬间“翻车”。今天,就让我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带你
今天咱们要聊一个看似“小透明”,实则“大管家”的器官——甲状腺!它就像一只停在你脖子上的“小蝴蝶”,虽然个头不大,却掌管着你的新陈代谢、心跳速度、情绪起伏,甚至体重变化。但这位“大管家”一旦“罢工”,你的生活可能瞬间“翻车”。今天,就让我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带你揭秘甲状腺常见疾病的防治秘籍!
为了更好地推动公众健康水平的提高,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由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发起的益彩明天-甲状腺疾病预防公众科普教育公益活动项目,于2025年4月29日下午在滨州市进行了第十八场科普会议。该项目旨在加强甲状腺疾病知识科普,进一步提升公众对甲状腺疾病的认知。
本期项目邀请到滨州市人民医院的于文教授为山东友泰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进行了一场线下的甲状腺疾病公益科普讲座。本次讲座中,于文教授向大家科普了常见慢性病之一——甲状腺疾病的相关知识。
近年来,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事实上很多人仍然对于甲状腺疾病并不是很了解,甚至于有很多人对于甲状腺疾病还存在许多的误区,也有很多人因为甲状腺疾病而产生焦虑甚至恐慌的不良情绪。
甲状腺到底是一种怎样的腺体?
甲状腺位于人体喉部的正下方,环绕气管前外侧,它的形状与大小类似蝴蝶,同时因其外观近似古代的铠甲而得名。甲状腺是人体最重要的内分泌腺,它以碘作为原料,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该激素作用于全身主要器官,在物质能量代谢、交感神经兴奋调节以及骨骼肌肉健康维护等多方面均发挥关键的作用。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激素水平过高,会出现怕热、多汗、消瘦。而甲状腺功能低下可能导致生长迟缓和智力发育障碍。因此,甲状腺功能的正常运转对人体的整体健康至关重要,需通过科学管理和监测维护其平衡。但事实上,因为各种原因,可能会导致甲状腺出现各种问题。
甲状腺很受伤的几种模式
1. 甲亢:身体“开挂”模式
想象一下,你的身体突然被按下了“加速键”:心跳快得像蹦迪,手抖得连筷子都拿不稳,体重“唰唰”往下掉,眼睛却“瞪”得像铜铃(突眼症)。更可怕的是,你可能还会变得易怒、失眠,仿佛被“暴躁精灵”附体。这就是甲亢的典型表现——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身体进入“超频”状态。
2. 甲减:身体“待机”模式
与甲亢相反,甲减患者就像被按下了“慢放键”:怕冷、嗜睡、记忆力“离家出走”,连头发都开始“集体出逃”(脱发),皮肤干得像撒哈拉沙漠。更扎心的是,体重还会悄悄“膨胀”,连镜子里的自己都开始“陌生”。这是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身体进入“节能模式”的信号。
3. 甲状腺结节:脖子里的“不速之客”
大部分甲状腺结节都是“乖宝宝”,安静地待在脖子里,不疼不痒。但如果你摸到脖子上有肿块,或者吞咽时感觉有异物感,那就要警惕了!虽然90%以上的结节是良性,但仍有5%-10%可能是“伪装者”——甲状腺癌。所以,定期体检、超声检查必不可少!
甲状腺疾病的“幕后黑手”
甲状腺疾病的病因复杂,可能与自身免疫异常、碘摄入失衡、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辐射影响,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等相关。不同甲状腺疾病的具体诱因可能存在差异。
1. 遗传基因:家族“中奖”概率
如果你的直系亲属中有甲状腺疾病患者,那你可能天生就“自带风险”。比如桥本甲状腺炎、甲亢等,都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所以,定期查体、家族病史筛查是关键!
2. 碘摄入:吃多吃少都是错
碘是甲状腺激素的“原材料”,但补碘就像走钢丝:缺碘会导致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而碘过量则可能诱发甲亢或甲减。比如,沿海地区居民如果天天吃海带、紫菜,可能碘超标;而内陆山区居民如果长期缺碘,也会“中招”。所以,适量摄入加碘盐,搭配均衡饮食才是王道!
3. 辐射暴露:X光、CT的“隐形杀手”
甲状腺对辐射非常敏感,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如果频繁接受颈部X光、CT检查,或者长期暴露在核辐射环境中,甲状腺细胞可能“变异”,增加癌变风险。所以,非必要不做检查,必须做时记得穿铅衣保护脖子!
4. 情绪压力:甲状腺的“情绪开关”
长期熬夜、焦虑、抑郁,就像给甲状腺按下了“加速老化键”。中医讲“肝郁气滞”,西医说“自身免疫紊乱”,结果都一样——甲状腺“受伤”。所以,学会“佛系”生活,偶尔摆烂也没关系!
甲状腺疾病最爱这几类人群!
以下人群需特别关注甲状腺健康:
女性:尤其是妊娠期、产后及更年期女性,激素波动易诱发甲状腺疾病。
有家族史者:桥本氏病、甲亢等疾病具有遗传倾向。
碘摄入异常者:缺碘或过量补碘均可能引发甲状腺肿大或功能异常。
精神压力大者:长期焦虑、抑郁可导致免疫功能紊乱,增加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风险。
接触电离辐射者:如曾接受颈部放疗或从事放射性工作。
甲状腺保卫战:专家支招“五步走”
第一步:掌握好饮食的“平衡术”
甲亢患者:忌碘!比如海带、紫菜、海鲜等含碘量高的食物统统拉黑,可以改吃无碘盐。
甲减患者:适量补碘!可以适量多吃海鱼、虾皮,但千万别过量。
结节患者:均衡饮食!多吃新鲜蔬果、全谷物,少吃高糖高脂的食物。富含硒(巴西坚果、鱼类)、锌(瘦肉、豆类)的食物可能有益甲状腺功能。
第二步:体检“早筛术”:超声+甲功筛查
甲状腺疾病的早期筛查旨在发现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的甲状腺功能异常、结节或肿瘤,尤其针对高危人群。
1. 甲状腺功能检测(抽血)
必查指标:
TSH(促甲状腺激素):最敏感的指标,异常提示功能异常。
TSH↓可能为甲亢,TSH↑可能为甲减。
FT4(游离甲状腺素):直接反映甲状腺激素水平。
可选指标(根据TSH结果进一步检查):
F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辅助诊断甲亢。
TPO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g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阳性提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如桥本甲状腺炎)。
2. 甲状腺超声检查
适用人群:
触诊发现颈部肿块或结节。
甲状腺功能异常(如TSH降低需排查结节是否高功能)。
高危人群(如甲状腺癌家族史)。
评估内容:
结节大小、数量、边界、血流、钙化等(按TI-RADS分级评估恶性风险)。
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如桥本甲状腺炎的“网格样”改变)。
筛查频率建议
一般人群:30岁后每2-3年查一次TSH(尤其女性)。
高危人群:每年1次甲状腺功能+超声(如桥本甲状腺炎患者)。
妊娠女性:孕前或孕8周内筛查TSH,妊娠中期复查(如有高危因素)。
第三步:情绪“减压术”:拒绝内耗
长期应激可能诱发或加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压力大时,试试深呼吸、瑜伽、冥想,或者找朋友吐槽。记住:甲状腺不喜欢“紧绷”的你!
第四步:运动“增强术”:每天30分钟
快走、游泳、羽毛球……选择你喜欢的运动,让身体“动”起来!运动能提高免疫力,还能帮你释放压力。
第五步:辐射“防护术”:远离“隐形杀手”
避免长期接触辐射(如颈部频繁CT检查)、吸烟或环境毒素(如某些工业化学品)。如果必须做颈部X光或CT检查,记得告诉医生你的甲状腺病史,并要求佩戴铅围脖。
于文专家呼吁:别让甲状腺“孤军奋战”!
作为甲状腺疾病领域的“老兵”,于文教授指出,太多患者因为忽视体检、拖延治疗,最终错过最佳时机。甲状腺疾病虽然“狡猾”,但并非“无懈可击”。只要做到“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大部分患者都能恢复正常生活。
所以,从今天开始,请给你的甲状腺多一点关爱:
每年体检时,别忘了加一项甲状腺超声;
发现脖子有肿块或异常症状时,及时就医;
调整饮食、作息和情绪,做甲状腺的“最佳队友”。
甲状腺健康,身体才能“火力全开”!让我们一起守护这只“小蝴蝶”,别让它“折翼”在生活的战场上!
来源:肿瘤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