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带您了解布鲁氏菌病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30 15:12 2

摘要: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又称马耳他热、地中海热。人间布病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也是《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规定的生物因素所致的职业病。人主要通过接触患病的牛羊等牲畜、食用未煮熟的患病牛羊肉或饮用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又称马耳他热、地中海热。人间布病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也是《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规定的生物因素所致的职业病。人主要通过接触患病的牛羊等牲畜、食用未煮熟的患病牛羊肉或饮用未经充分消毒的奶制品而感染发病。

布鲁氏菌是胞内生长的革兰阴性多形球状杆菌,无芽孢形成,可引起人类疾病的有羊、牛、猪和犬四种布鲁氏菌。我国流行的有羊布鲁氏菌、牛布鲁氏菌、猪布鲁氏菌3种,其中以羊布鲁氏菌最为常见且毒力最强。羊布鲁氏菌病多发生在初春,人感染布鲁氏菌病在春夏之交时发病达到高峰。布鲁氏菌是细胞内寄生,抗菌药物不易进入细胞内将其杀灭。该菌在自然环境中生存力较强,在乳及乳制品、皮毛中能生存数月,在病畜的分泌物、排泄物及死畜的内脏中能生存4个月左右。对常用的物理消毒方法和化学消毒剂敏感,湿热60℃或紫外线照射20分钟即可杀灭。

1

传播途径

(1)经皮肤及黏膜接触传播。直接接触病畜或其排泄物、阴道分泌物、娩出物;在饲养、挤奶、剪毛、屠宰以及加工皮、毛、肉等过程中没有注意防护,可经受损的皮肤或眼结膜感染;也可间接接触病畜污染的环境及物品而感染。

(2)经消化道传播。食用含菌的乳类、水和食物而受到感染。

(3)经呼吸道传播。病菌污染环境后形成气溶胶,可经呼吸道感染。

(4)其他如苍蝇携带,蜱叮咬也可传播本病。人与人之间罕有传播。

2

临床表现

布鲁氏菌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但一般为1 ~ 3周。该病起病隐匿,可表现出广泛多样的非特异性临床症状,如发热(波浪热)、盗汗、肌肉和关节疼痛、乏力、肝脾及淋巴结肿大等。

3

常见的实验室检测手段

(1)直接镜检:革兰染色检出革兰阴性较小的球杆菌,沙滩样,疑似布鲁氏菌。

(2)血清学检测:这是最常使用的快速诊断方法。

(3)血液及骨髓培养:布鲁菌病实验室诊断金标准。

(4)分子PCR检测:理论上具有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

4

布鲁氏菌病预防

(1)对普通民众而言,应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做到不吃不清洁的食物,不喝生水,饭前洗手。

(2)牛羊肉要煮熟后食用,特别是吃烤肉、涮肉时,一定要烤熟煮透。

(3)布鲁氏菌在乳及乳制品、皮毛中能长时间存活,但不耐热,高温即可杀灭。因此,生鲜奶要煮沸后方可饮用;

(4)家庭用的菜刀、案板等,要做到生食、熟食分类使用,同时避免污染其他餐具。

(5)对未经检疫或来路不明的牛羊肉、病死畜的肉,坚决做到不买、不吃、不接触。

(6)去牧区旅游,避免接触牛羊等动物,特别是病死动物。

如果在接触家畜或进食肉、奶制品后,出现持续发热、多汗、乏力、关节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主动报告家畜和制品接触情况;严格遵循医嘱,“早期、联合、足量、足疗程”用药,必要时延长疗程,以防止复发及慢性化。

布鲁氏菌病是可防可治的。只要按照要求做好预防工作就能够避免人间感染发病。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