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陈伯介绍,自己是广州市花都区生人,早年便移居香港。近一年来饱受腹股沟疝困扰,然而在外就医面临着公立医院排队周期长、私立医院医疗费用高的难题,一直未能彻底治疗。得知花都区人民医院疝病中心诊疗技术成熟,且毗邻广州北站、方便往返,陈伯决定返乡就医。
“在老家做手术又快又好,手术第二天就能出院!”近日,香港七旬老人陈伯在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成功接受微创疝气修补手术,困扰其一年的腹股沟疝难题迎刃而解。
陈伯介绍,自己是广州市花都区生人,早年便移居香港。近一年来饱受腹股沟疝困扰,然而在外就医面临着公立医院排队周期长、私立医院医疗费用高的难题,一直未能彻底治疗。得知花都区人民医院疝病中心诊疗技术成熟,且毗邻广州北站、方便往返,陈伯决定返乡就医。
医院张升敏主任医师团队接诊后,为陈伯制定了“腹腔镜下右侧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方案,手术仅需在腹部开3个钥匙孔大小的切口,通过高清镜头精准放置补片加固薄弱区,既能避免传统开腹手术的较大创伤,又能显著降低术后复发风险。
术后,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的引导下,陈伯次日即能自主活动并出院。
“我院疝病中心腹股沟疝日间手术占比达95%,实现‘48小时入院-手术-出院’全流程高效管理。”主刀专家、消化病学科带头人李旺林院长介绍,日间手术并非简单缩短住院时间,而是通过优化流程、提升技术、强化管理来保障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推广日间手术模式,让更多患者享受优质、高效、便捷、贴心的医疗服务。
“‘返乡就医’选对了!”出院后,陈伯表示,近年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香港市民来广州就医成为了新选择。这次就医不仅感受到医务人员水平高超,对群众的关心更是周到。“手术做得‘平靓正’呀!”
消化病学科简介
2016年,花都区人民医院整合肝胆胰疝外科、胃肠外科、消化内科以及肛肠科,正式组建消化病学科,并获批花都区消化病重点学科。2020年,成为花都区消化病诊疗中心;2022年,获批花都区人民医院第一批院内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024年,成功获批广州市医学重点学科(2025-2027年)。
近年来,消化病学科在医疗、教学、科研方面协同共进,成果显著。科研领域,立项数量与经费实现倍数增长。近3年发表SCI期刊论文28篇,其中最高影响因子达15.3,同时获国家专利授权25项,展现出强劲科研实力。人才队伍建设上,现有研究生导师5名,已培养超10名毕业研究生,为学科发展持续输送新生力量。
技术创新成果丰硕,累计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6项。其中,肝胆胰疝外科以腹腔镜和内镜微创手术为技术特色,微创手术占总手术量93%以上,在广州市地区微创手术占比排名第一。胃肠外科勇于创新,在国内率先探索单孔腹腔镜、自然腔道取标本技术,极大助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消化内科年诊疗服务超10万人次,内镜下诊疗每年近4万例,相关业务量在广州市内排名前列。
文|薛仁政 吴嘉敏 刘聪图|受访者提供
来源:羊城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