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2025年起退休人员需继续缴纳医保"的消息在社交平台快速传播,引发广大退休人员担忧。经权威部门核实,该说法系对医保政策的误读。 国家医疗保障局官网显示,现行《社会保险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累计缴费达到国家规定年
近日,"2025年起退休人员需继续缴纳医保"的消息在社交平台快速传播,引发广大退休人员担忧。经权威部门核实,该说法系对医保政策的误读。 国家医疗保障局官网显示,现行《社会保险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累计缴费达到国家规定年限的,退休后不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造成谣言传播的根源,在于个别自媒体将"职工医保门诊共济改革"与"延迟退休政策"进行不当关联。 2023年实施的职工医保改革重点在于调整个人账户计入方式,并未涉及退休人员缴费规则。而人社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目前仍处于研究论证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城乡居民医保仍需按年缴费。 部分退休人员因早年未参加职工医保,选择缴纳每年380元的城乡居民医保,这与职工医保退休待遇存在本质区别。根据国家医保局数据,2023年全国职工医保参保退休人员达1.3亿,人均享受医保报销比例保持在75%以上。
针对退休人员关心的三大核心问题,权威部门作出明确回应:
第一,职工医保缴费年限仍执行"累计缴费男满30年、女满25年"的既有规定,未新增退休后缴费要求。第二,医保个人账户改革后,退休人员划入金额确实有所调整,但门诊报销待遇同步提升,年度报销限额从3500元提高至7500元。第三,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已覆盖全国所有统筹地区,退休人员办理备案后可直接刷卡结算。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杨燕绥教授指出,我国医保基金运行总体平稳。 2023年职工医保统筹基金累计结存2.4万亿元,可满足21.8个月的支付需求。随着医保药品谈判、DRG付费改革等举措推进,退休人员医疗保障水平将持续优化。
特别提醒广大退休人员,务必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等官方渠道获取信息。 近日多地出现冒充医保局发送"医保停用"短信的诈骗案件,涉及要求点击链接完善资料等话术。遇到可疑信息,可拨打12393全国医保服务热线核实。
对于即将退休的参保人员,建议及时办理医保视同缴费年限认定。 各地医保经办机构提供档案预审服务,可提前2年核查军龄、知青年限等视同缴费记录。北京、上海等地已开通线上办理通道,退休审批时限压缩至15个工作日。
从长远看,医保制度改革将持续向退休群体倾斜。 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率将达到70%以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将全面建立,退休人员医疗保障网将越织越密。
来源:退休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