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泉州市教育局以“五一”国际劳动节为契机,组织开展劳动教育周活动,全市中小学校围绕“劳动最光荣”主题,通过主题班(队)会、文艺展演、实践教学、社区服务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让劳动教育浸润校园、扎根童心。
近日,泉州市教育局以“五一”国际劳动节为契机,组织开展劳动教育周活动,全市中小学校围绕“劳动最光荣”主题,通过主题班(队)会、文艺展演、实践教学、社区服务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让劳动教育浸润校园、扎根童心。
课堂厚植劳动精神
在劳动节来临之际,我市学校将劳动教育融入课堂,通过主题班会、演讲诵读、读书征文等活动,引导学生感悟劳动价值。
丰泽区海滨实验小学以主题班队会为起点,结合情景模拟、动画视频等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劳动的意义;在“变废为宝”小发明活动中,同学们脑洞大开,用巧手让“废品”焕发新生。
鲤城区不少学校则以劳动技能比赛为平台,搭建“文化传承+劳动实践”的育人场景。同学们在复原红砖厝、燕尾脊、山墙灰塑等闽南传统建筑构件的过程中,锻炼空间思维与精细动手能力,直观领会闽南建筑特色,增强文化认同,也为非遗活态传承注入活力。此外,在实践过程中,选手们协作完成从设计到实体搭建的全流程,进一步培养了团队意识。
▲ 同学们在复原闽南传统建筑构件的过程中
锻炼空间思维与精细动手能力
校外锤炼劳动本领
我市很多中小学校还把劳动教育从课堂延伸至田间地头、社区街道,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锤炼本领、服务社会。
泉州市实验小学组织田间劳动采摘生菜时,同学们轻捏叶片基部、小心摘取,近距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切身体会食物的来之不易。而晋江市季延初级中学组织“校园农场”实践,让学生亲手播种、浇水、收获,体会“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喜悦。
此外,泉州不少学校还通过劳动服务传递爱心,用公益行动彰显担当,形成泉州学子的“节日新风尚”。泉州实验中学走进社区开展“环境美化行动”,清理街道、种植绿植,用行动践行“劳动让家园更美好”;丰泽区实验城东幼儿园大班的幼儿化身“小清洁工“,打扫饲养角,在点滴劳动中学会感恩与奉献。
本次劳动教育覆盖全市所有中小学,累计开展劳动实践项目500余项,参与师生超50万人次。多元化的劳动教育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生活技能,更让他们在身体力行中体会到“劳动创造幸福”的真谛,社会责任感显著增强。泉州市教育局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深化校社联动,推动劳动教育常态化、特色化发展。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