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工作部署,切实提升公众金融风险防范能力,农发行河北雄安分行于近期在全辖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以“筑牢反诈防线守护资金安全”为主题的主题宣传活动。通过“精准宣教、科技赋能、银企协作”三位一体的创新模式,将反诈知识送入社区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工作部署,切实提升公众金融风险防范能力,农发行河北雄安分行于近期在全辖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以“筑牢反诈防线 守护资金安全”为主题的主题宣传活动。通过“精准宣教、科技赋能、银企协作”三位一体的创新模式,将反诈知识送入社区、企业,为构建安全稳定的金融环境注入强劲动能。
一是精准宣教,筑牢重点群体“防护墙”。针对县域信息传播滞后、老年群体反诈知识薄弱等问题,充分发挥网点辐射作用,组织骨干力量深入县域街道、老年活动中心等场所,开展“面对面”宣教。通过发放《反诈知识手册》、播放《反诈警示案例集锦》短片、设置咨询台答疑等形式,用方言俗语剖析“养老投资”“保健品诈骗”等典型骗局。结合近期本地真实案例,工作人员现场演示如何识别伪造短信、钓鱼链接及可疑转账要求,并反复强调“三不原则”(不轻信、不转账、不泄露),帮助群众树牢风险防范意识。活动累计覆盖县域居民2000余人次,发放资料500余份。
二是科技赋能,打造沉浸式宣教体验。线上宣传依托新媒体矩阵全面发力:利用微信、抖音等平台开设“反诈微课堂”专栏,发布动画《识破诈骗套路30秒》、情景剧《财务人员的惊魂24小时》等作品。利用公安部门推出的“反诈模拟测试”小程序,用户可沉浸式体验“冒充公检法”“虚假理财投资”等12类诈骗场景,系统实时解析话术漏洞并提供应对策略,累计参与人数超800人。
三是银企协同,构建全域安全防线。面向企业客户,开展专项普法行动:结合《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实施要点,举办“反诈法治讲堂”1场,重点解读跨境诈骗、AI换脸等新型犯罪手段,并对企业财务人员开展“一对一”风控培训,通过模拟汇款流程漏洞测试,强化其异常交易甄别能力。活动期间,某企业财务人员在培训后成功识破一起“冒充领导”诈骗,避免经济损失80万元。
作为服务“三农”的主力金融机构,保护农户和涉农企业的“钱袋子”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未来,农发行河北雄安分行将持续推进反诈宣传常态化,定期更新诈骗案例库,优化账户风险预警机制,并通过“金融知识进村入户”工程培育更多“乡村反诈宣传员”,将防范意识融入乡村振兴的各个环节,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可信的金融环境。
来源:热热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