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日关系这几年挺热闹,一边是经济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边是政治上冷嘲热讽、针锋相对。
中日关系这几年挺热闹,一边是经济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边是政治上冷嘲热讽、针锋相对。
日本国内有些声音喊着要跟中国“脱钩”,觉得这样能让日本更牛、更独立。
可日本拓殖大学的富坂聪教授站出来泼冷水了,他说:别做梦了,跟中国脱钩,日本不仅成不了事儿,还可能活不下去。
富坂聪不是那种光会纸上谈兵的学者,他是个实打实走过中日两国街头巷尾的人。1964年出生在日本爱知县,小时候就对中国文化着了迷。
16岁那年,他胆子大到跑去台湾学中文,住当地人家,天天泡在语言环境里。
后来又跑到北京语言学院和北大中文系深造,赶上了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热潮。他不是光读书,还真去感受那时候中国的变化。
后来他干过记者,跑过SARS疫区,写过不少书,还拿过奖。2014年,他当上拓殖大学教授,教学生怎么看中国。
他不是坐在办公室里瞎分析,而是靠自己在中国跑出来的经验说话。
他早年觉得中国可能会崩,但后来发现自己想错了,随后开始反驳“中国崩溃论”,还写了《“反中”亡国论》提醒日本别一条路走到黑。
我国是日本第二大出口市场,占了日本出口总额的17.6%,仅次于美国。
光看钱,我国对日本出口1575亿美元,日本对华出口1246亿美元,贸易逆差差不多6万亿日元。这还不算完,日本的汽车、电子产业跟中国那是绑得死死的。
比如丰田、本田这些车企,在我国开了大厂,卖的车占了它们全球收入的很大一块。
丰田在我国的销量占它全球的25%以上,本田也差不多。要没了中国市场,这些企业利润得掉一大截。
再说电子产业,索尼、松下的零部件好多从我国来,我国要是停供,生产线直接歇菜。
日本经济产业省的数据显示,日本企业对华供应链依赖度在关键领域高达60%以上。
虽然日本对华投资有点下滑,但超过一半的企业还是选择维持或者加码在我国投资。我国市场太大、太重要,换谁都舍不得走。
日本商工会议所调查过,80%的日本企业说我国是它们“不可替代的市场”。这不是喊口号,是真金白银砸出来的结论。
富坂聪在《“反中”亡国论》里把脱钩的后果掰开了揉碎了讲。
他意思是,日本要是真跟中国掐了,经济上第一个挨刀的就是自己。
供应链一断,那些靠中国零部件的工厂得停工。
芯片短缺的时候,日本车企就吃过亏,丰田减产了好几万辆车。
要是全面脱钩,芯片、稀土这些东西没地儿拿,生产成本蹭蹭往上涨,大企业撑不住,小企业直接倒闭。
日本中小企业占了全国就业的70%,失业率飙升,大家口袋瘪了,消费也得跟着萎缩。
我国14亿人,消费力多强,日本货在那儿卖得多好。日本对华出口的农产品、化妆品、奢侈品加起来好几百亿。
要是脱钩,我国一转身找欧洲、韩国买,日本这些产业直接傻眼。
2022年澳大利亚跟我国闹翻,铁矿石、葡萄酒出口暴跌,日本要是重蹈覆辙,经济得凉半截。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说,日本企业在我国的直接投资存量超过1300亿美元。
脱钩了,这些钱撤回来损失巨大,不撤又怕被“卡脖子”。两难之下,日本经济竞争力肯定下滑。
钱包伤了,国家安全也悬。跟中国翻脸,钓鱼岛、东海的矛盾立马升级。
我国海军在宫古海峡晃了一圈,日本紧张得不行。
真脱钩了,军事对峙风险更大,日本靠着美国撑腰也未必稳,地理上太近,打起来第一个遭殃。
日本国内有股“反中”风,媒体、政治家推波助澜。
日本媒体老盯着我国军力、债务这些负面新闻炒,搞得老百姓觉得中国是个“大麻烦”。
一项民调显示,87%的日本人对中国印象不好,创了历史新高。
拜登在任时,拉着日本搞“印太战略”,想把中国挤出去。日本跟着出台芯片出口限制,后来还加入了美国主导的“芯片四方联盟”。
可问题是,日本经济底子没美国厚,硬脱钩是给自己挖坑。
富坂聪就批评这帮人太天真,他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说,日本对中国的误判太深,老盯着威胁看,没看到合作的好处。
媒体光放大负面,政客又瞎起哄,结果政策越来越离谱。
中日不光是经济连着,文化、历史上也分不开。从汉字到佛教,从唐朝交流到战后和解,两国渊源深着呢。
1972年邦交正常化后,中日民间交流热火朝天,日本文化在中国火过,中国电视剧也在日本红过。
富坂聪觉得,这种联系是合作的底子,不能因为政治闹翻就全扔了。
他举过例子,战后日本经济起飞,靠的就是东亚市场,中国改革开放后又给日本带来新机会。
现在我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日本要是还抱着冷战思维不放,那就真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了。
自从《“反中”亡国论》出来,中日关系一直在拉锯。日本跟着美国搞科技限制,企业成本涨了不少。
随着贸易摩擦加剧,日本出口掉了一成多,经济增速跌到1%以下。
可后来风向变了点,中日签了新贸易协定,关税降了些,投资也回暖了。这说明硬杠没出路,合作才有戏。
富坂聪一直推的就是这套,他在上海那次签约会上讲,中日得认清现实,经济上谁也离不开谁。他还建议多搞民间交流、文化活动,把紧张气氛缓一缓。
他还计划写书,聊中日韩咋一块儿合作,估计又是想给政策圈扔个“深水炸弹”。
当然,问题没全解决。钓鱼岛的事儿还在那儿搁着,2024年海域对峙又闹了一回。
日本国内右翼也不消停,老拿富坂聪的“亲中”说事儿。可他不怕,坚持用数据和事实说话,慢慢也攒了不少支持者。
反过来,我国也需要日本。我国从日本进口的机床、精密仪器占了总进口的30%以上,中日要是散伙,两边都得吐血。
富坂聪的警告其实挺简单:日本别跟中国赌气,脱钩不是啥灵丹妙药,反而可能是慢性毒药。
中日经济绑得太紧,硬撕开谁都疼。
【中国网评】构建稳定的中日关系,日方须摒弃投机心态 中国网
来源:烟寒若雨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