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贵州在产业数字化方面取得积极成效。4月30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贵州省2025年一季度工业经济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2024年底,全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达到60.1,提前完成“十四五”发展目标,较“十三五”末期提高12.4。
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讯(本网记者 洪英杰 胡宏涛)近年来,贵州在产业数字化方面取得积极成效。4月30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贵州省2025年一季度工业经济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2024年底,全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达到60.1,提前完成“十四五”发展目标,较“十三五”末期提高12.4。
新闻发布会现场
以“智改数转”为抓手,焕新传统产业。“十四五”以来,累计获批国家数字化领域试点示范、典型案例和解决方案等60余个。例如,盘江民爆、航宇科技、国台酒业等获评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贵州轮胎、山王果、华润水泥等获评国家5G示范工厂;顺络迅达、新仁新能源、吉利发动机等7家企业通过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三级认证。今年1月,贵州轮胎成功入选全球“灯塔工厂”,成为全国轮胎行业首家获此殊荣的企业。
以人工智能为引领,助力“贵州智造”。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重点推动大模型在工业领域落地应用,助推实现提质、降本、增效、绿色、安全等发展目标。目前,有色、化工、酱酒领域取得阶段性突破,钢铁、建材、新材料行业加快推进。遵义铝业发布国内首个电解铝复杂电解质体系下工艺指标动态优化的预测大模型,在业内形成一定影响力;华为云、航天凯山石油入选国家“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典型案例”。
以数实融合为核心,激活发展动能。发挥数据要素赋能作用,推动数据资产入表在工业领域先行先试,为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能。例如,中安科技通过数据资产质押,获建设银行贷款2000万元,成为工业领域全省“首单”、国内领先案例。今年3月,贵州获批成为国家知识产权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认定的7个“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据知识产权试点省市”之一。
以数字基础为支撑,夯实转型底座。发挥平台赋能作用,持续推动区域级、行业级平台建设,其中“贵州工业云”活跃企业达1.5万多家,累计带动近4000家企业上云用云;“磷化工工业互联网赋能与公共服务平台”为535家链上企业提供数字服务。目前,全省工业云平台应用率达59.6%。
一审:郭秋含
二审:王利环
三审:李 蓓
本文来自【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