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深入贯彻落实文化“寻保传”专项活动要求,强化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4月27日,白水县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刘婷带领第二检察部干警,联合县文化和旅游局工作人员,寻访了史家山遗址和纵目古堡,积极践行文化遗产保护职责。
文化“寻保传”
为深入贯彻落实文化“寻保传”专项活动要求,强化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4月27日,白水县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刘婷带领第二检察部干警,联合县文化和旅游局工作人员,寻访了史家山遗址和纵目古堡,积极践行文化遗产保护职责。
史家山遗址位于白水县史官镇史家山村,是战国时期魏国长城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遗址地处史家山、段家山南部,孔走河西岸,北距黄龙山约 2000 米,南距洛河约 4000 米,地理环境险要,是魏国在河西地区的重要防御工事,是一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古遗址。经现场查看,遗址部分区域存在一定程度的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痕迹,没有文物保护标识牌和界碑。副检察长刘婷强调了加强日常巡查和维护的必要性,并建议增设必要的保护设施,确保遗址安全。
纵目古堡始建于1918年,由陕西辛亥革命先驱赵树勋(字子健)倡议并捐资修建。清末民初,军阀混战、盗匪横行,赵树勋作为陕西靖国军左翼第一支队司令,为保护乡邻安全,发动村民以窑洞为基础,夯筑城墙形成防御体系。古堡耗时一年建成,四角设角楼、炮台,驻有民团,并配备土炮、枪械等武器,在数十年间有效抵御了匪患。赵树勋不仅是军事将领,还热心公益,曾创办纵目小学、修葺仓颉庙,并发现保护了《晖福寺碑》《广武将军碑》等重要文物,这座古老的城堡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见证了当地的变迁与发展。古堡的城墙、城门等部分虽历经风雨,但仍保存较为完整。然而,在实地走访中发现,古堡周边环境治理欠佳,存在垃圾堆积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物的整体风貌。对此,检察干警当场与相关工作人员交流,提出应尽快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同时加强对古堡周边建设活动的监管,防止对文物本体造成破坏。
寻访过程中,检察干警与文管所工作人员紧密协作,围绕“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对两处文物遗址的保护现状进行了全面了解,并就发现的问题与隐患进行了深入探讨,共同研究制定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通过此次实地寻访,进一步加深了对白水县文化遗产状况的了解,为下一步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白水县人民检察院将持续发挥检察职能,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确保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传承和利用,为白水县的文化传承和发展贡献检察力量。
— END —
供稿:第二检察部
文字:闻忠豪
编辑:袁梦瑶
审核:韩 欣
来源:一定是草莓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