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在公鸡形状国家北部脊梁那块地方,以前有着156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土地,那本是咱们国家的一部分。
但在公鸡形状国家北部脊梁那块地方,以前有着156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土地,那本是咱们国家的一部分。
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波折,由于各种复杂因素,我们国家失去了对这块土地的掌控和管理权利,它就这样成了再也拿不回来的领地……
这块地方现在大家叫它蒙古国,也有人叫它外蒙古。
它就位于咱们中国内蒙古的北边,还有俄罗斯的南边,这三个国家都挨在一起。
这块地上到底都发生过哪些历史故事呢?为啥会有那么大一片地方,最后不再是我们的国土了呢?
新中国成立后,咱们国家对于外蒙古独立这事儿,到底是怎么看的呢?后来跟蒙古国打交道的过程中,又都发生了哪些事儿?
这样的问题可能咱们每个人都琢磨过,那今天咱们就一块儿深挖深挖,看看这些问题背后到底有啥故事和缘由!
【清朝初期的归顺】
清朝刚开始那会儿,多尔衮接了皇太极的命令,领兵去摆平塞北的那些部落。
1688年那会儿,大漠北边的蒙古喀尔喀部落的头儿,给康熙递了个信儿,说要跟康熙联手,一块儿对付准格尔部对他们部落的欺负。
打完那一仗后,喀尔喀部落就正式听清政府的了。
到了1757年那会儿,准格尔部跟清朝打仗,打着打着就越来越不行了,最后他们干脆就向清政府低头,承认自己是大清的一部分了。
那时候,清政府琢磨着怎么更好地管住蒙古这块地方,就打算把它分成两块来管理。
一块呢,叫做内属蒙古,归政府直接管;另一块,就叫外藩蒙古,相对独立点。
不过,清朝在康乾盛世那个辉煌顶点过后,统治和管理就慢慢不行了。
清朝晚期时候,因为鸦片战争打响,加上外国势力不断入侵,清政府忙得团团转,根本顾不上管远在天边的蒙古族部落。
这样一来,沙俄瞅准了机会,打起了这些部落的主意。
沙俄那会儿有个总督叫穆拉维约夫,他有过这样的说法: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拥有稳定的政治环境和强大的凝聚力。
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因此,-中国内部发生政变-这一假设是不符合事实的,也不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同时,内蒙古是中国的一个自治区,其归属和管理都受到中国法律的保障和保护。
任何试图将内蒙古与中央政府割裂开来或将其归他国管理的言论都是错误的,也是不被接受的。
我们应该坚决捍卫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反对任何形式的分裂行为。
【民国时期的脱离】
1911年,沙俄在背后搞鬼,让外蒙古的头头儿哲布尊丹巴带着一群人,不跟中国混了,说要自个儿独立,然后他们就把国名给改了,叫博克多汗国。
那时候,辛亥革命正闹得凶,清政府忙得一塌糊涂,压根儿没心思去管外蒙古那边的事儿,只能眼睁睁看着它自个儿宣布独立。
可话说回来,清政府心里头一直没认外蒙古独立这茬儿。
协议里写明,外蒙古得认中国管着自己,明白自己是中国的一块地方。
不过呢,中国这边也得答应,给外蒙古自治的权利。
1914年的时候,沙俄那边找了个保护侨民的由头,赶紧派兵闯进了唐努乌梁海这块地方,占了地之后还给它改名叫图瓦。
他们这么做,就是想再挑唆外蒙古闹独立。
1915年,中俄两边搞了个新约定,叫《中俄蒙条约》。
这个条约一签,外蒙古就算是正式开始自己管自己了。
新规定实行的三年后,俄国的十月份发生了大革命。
这场革命的掀起,意味着马克思主义思想得到了大范围的推广,人们开始踏上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篇章。
根据现在的国家状况,俄罗斯就中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讲话,他们做出决定,要取消之前跟中国签的所有不公平条约。
不过,他们还是站在外蒙古独立那一边。
后来,俄国的苏维埃政权,为了表明外蒙古是个自己管自己的国家,就在1919年7月份跟蒙古国建交了。
然而到了1920年,苏联开始支持外蒙古的领导人乔巴山,并且协助他建立了外蒙古的共产党组织,人们通常也叫它蒙古人民党。
同年7月份,蒙古人民党动手,让段祺瑞没办法再待下去,只能灰溜溜地回了内地,就留下点儿兵马在这儿守着。
那时候,外蒙古可乱了套了。
第二年,有了苏联军队的帮忙,蒙古人民党动手赶走了还在蒙古的中国军队,随后,外蒙古就公开宣布自己独立了。
1992年,有个新条约叫做《苏联和蒙古友好条约》被签了。
在这个条约里,苏联和蒙古都正式认可了蒙古的独立。
这事儿没过多久,消息就传到了咱们国内。
北洋政府一听到这个消息,立马就站出来表明了他们的态度。
我坚决不认可外蒙古的独立,但实际情况是,我们并没有出动军队去重新夺回外蒙古。
1924年那会儿,外蒙古的事情主要由苏联说了算,他们给外蒙古起了个新名字,叫蒙古人民共和国。
不光这样,苏联的军队也被允许进驻那里。
就连蒙古的宪法,也是照着苏联的那一套来定的。
1927年的时候,苏联那边想让国民政府承认蒙古已经是个共和国了,但国民政府没答应。
反过来,国民政府还跟外蒙古说,得赶紧放弃独立,回到中国来。
但外蒙古就是不愿意回来,还拿起武器反抗,他们在边界上和国民党军队发生了好几次小规模的冲突。
但那时候,中国国内乱成一锅粥,政党间你争我斗,军阀们也是打来打去。
就在这时,外蒙古其实已经独立出去了,成了既定事实。
没过多久,抗日战争就打响了,中国政府忙得团团转,根本顾不上外蒙古那边的事儿。
这样一来,也为后来彻底失去外蒙古埋下了隐患。
【解放前夕的独立】
1945年8月15号,日本通过广播告诉全世界,他们投降了,没有条件。
这事儿就说明,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那会儿起,咱们中国打了14年的抗日战争,算是彻底赢了。
二战那会儿,中国老百姓那股子坚韧不拔的劲儿,真就把日本鬼子给拖得精疲力尽了。
由于东西不够用,加上国内经济不好,日本想把目光转向东南亚国家。
但这时候,东南亚是被美国管着的。
日本决定采取行动,直接突袭了美国的珍珠港,没有丝毫犹豫。
看到日本那么疯狂,美国为了减少自己的损失,打算快点让日本投降。
所以,美国就去找了当时也很厉害的苏联,想让苏联跟它联手,一起让日本投降。
这次联盟,苏联那边点头同意了。
不过,他们有个条件,就是要美国跟他们联手,一起让中国承认外蒙古已经独立这事儿。
由于多年的战火让老百姓吃了不少苦头,加上苏联和美国这两个大国的强硬插手。
实在没办法,中国在1945年8月14日,就是日本投降头一天,为了保障国家里头安全,不让苏联和美国在国内动手动脚,还有保住东北、新疆这些地方的地盘和管理权,中国跟苏联最终把《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给签了下来。
1945年的时候,国民党政府认可了外蒙古自个儿独立出去。
就在那一年2月份,国民党政府动手跟蒙古国搞起了外交关系,还热情款待了蒙古国派来的访问队伍。
到这个时候,中国对蒙古国的管辖权已经完全没有了。
不过,中国被迫舍弃了那156平方公里的土地,这实在不是啥好决定,也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1948年那会儿,国民政府跟苏联政府说:
外蒙古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对外蒙古拥有明确的管辖权。
1949年1月份的时候,毛主席心里头还盼着外蒙古能回到咱们中国来。
于是,他就跟苏联那边提了这个事儿,想让苏联帮帮忙。
可没想到的是,苏联政府却直接给回绝了。
【新中国成立后的协议】
1950年那会儿,为了搞定苏联对新中国的帮忙,还有外蒙古那边的事儿,毛主席打算去跟斯大林好好聊聊。
可这一谈啊,结果却并不怎么顺心。
那时候的中国,打了好久的仗,正处于一切都得从头开始的重要时刻。
能拿到苏联的外交帮忙,对我们来说可太关键了。
深思熟虑并多次商量后,中国和苏联做出了决定,废掉了之前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转而签了个新的,叫《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新协议里,苏联答应把以前根据老协议拿到的中国东北的好处都还回来,包括把旅顺军港和大连地区的管理权交还给中国,还有长春铁路的运营权等等,也都归中国管。
在协议里头讲好了,苏联会给中国提供军事和各种其他帮忙。
那年7月份,瞅见中苏俩国家已经手拉手成了盟友,蒙古人民共和国也琢磨着跟咱们中国处好关系。
外蒙古头一回派到咱们这儿的大使,拿着他们政府给的国书,来给毛主席送上门了。
毛主席一看,二话不说就收了。
打那会儿起,咱们中国和蒙古国之间,就有了大使级别的外交交道,正式搭上线了。
上世纪50年代那会儿,为了跟外蒙古把外交关系处好,中国决定出手帮他们快点建基础设施。
于是,我们就派了一大批中国工人去外蒙古帮忙搞建设。
考虑到既定的事实状况,加上那时候国际环境的种种约束,中国政府经过深思熟虑,决定不再努力劝说外蒙古回归,而是选择和外蒙古方面进行地图交换,明确划分两国的国土边界。
1960年5月,中国和蒙古在蒙古国的首都乌兰巴托,商量了好久之后,正式达成了一个友好帮忙的协议,并且顺顺利利地签了字。
第二年,苏联那边为了让蒙古国真正独立出去并得到全世界的承认,他们又跟非洲集团商量好,做了个交换的约定。
毛里塔尼亚想要成为联合国的一员,得得到苏联阵营的点头。
反过来呢,蒙古国想在联合国里自己做主,就得靠非洲国家的支持。
说到这次的交换协议,咱们中国明确亮出了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1962年那会儿,咱们跟蒙古国签了个边界条约,把相关的事儿都给定了下来。
到现在为止,所有相关的合约都已经搞定,蒙古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得到了中国政府的官方认可。
【两国关系从冷却到融洽】
上世纪六十年代那会儿,因为军事啊、外交这些方面有了利益上的不合,中苏两国关系就开始变僵了,进入了冷淡期。
那时候,外蒙古决定靠拢苏联,结果跟中国的关系就变得特别差。
与此同时,中国之前派去帮忙的大批建筑工人,也被外蒙古赶了回来,只好重新回到中国。
到了1990年,中国和外蒙古的关系有了新的进展,外蒙古的代表团头一回正式来中国访问了。
这次访问挺重要,因为两国的领导人第一次坐下来,面对面地聊了聊。
这次访问意味着,两国的关系不再像之前那么僵了,开始慢慢回暖,一点点地朝着融洽的方向发展。
经过好一阵子的深入讨论,中蒙两国最终达成了新协议,那就是《中蒙友好合作条约》。
根据这个条约,咱们两国说好了要互相帮助,还得尊重对方的土地和国家主权。
过了新协议签署的好几年后,1998年12月份,中国迎来了蒙古国第二任总统巴嘎班迪的正式访问。
解放前那会儿,咱们国家因为长年打仗,加上外国势力的欺负,还有政府被硬逼着干这干那,结果丢了不少地盘,这事儿真是太让人心痛了。
不过这次的事儿一直在给我们敲警钟,那就是只有变得足够牛气,老百姓才能过上安稳日子,国家管理起来才不会被人牵着鼻子走!
碰到一个从自家土地上分离出去的国家,咱们国家也决定跟它好好建立外交关系,而且还给了不少额外的援助和支持。
咱们国家和老百姓展现出来的这种大气和包容,真的让全世界都为之惊叹。
这么多年来,咱国家在外交上始终坚持的就是一个原则:自己当家做主,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对待每个国家都公平无偏,从不主动找麻烦,当然也不怕别人的吓唬。
我们就像一只稳重又自信的雄狮,坚定地站在地球东边,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百家说史品书季#
举报-反馈
来源:娟娟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