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激活产业“向新力” 转型“赣”出新天地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30 22:27 2

摘要:截至2024年底,吉安市连续3年获评江西省综合考核第一等次。这背后,是该市“十大攻坚战”的精准发力与新质生产力的蓬勃涌动。从电子信息到生物医药,从智能制造到绿色产业,吉安市正探索出一条革命老区新旧动能转换的创新路径。

柏兆(吉安)电子有限责任公司的电子新生产线。

易星宇摄

位于吉安市的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景观鸟瞰。

易星宇摄

在赣中腹地,一座曾以红色革命历史闻名的城市——江西省吉安市,正以科技创新为笔,以产业升级为墨,书写着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答卷。

截至2024年底,吉安市连续3年获评江西省综合考核第一等次。这背后,是该市“十大攻坚战”的精准发力与新质生产力的蓬勃涌动。从电子信息到生物医药,从智能制造到绿色产业,吉安市正探索出一条革命老区新旧动能转换的创新路径。

技术突围引领发展方向

走进位于吉安市的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吉安木林森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木林森)的Mini LED生产车间内,全新的Mini LED RGB显示模组全自动生产线正高速运转,直径仅0.3毫米的灯珠以每秒3000颗的速度精准封装。据介绍,这项打破日韩垄断的“微缩灯珠检测技术”,将产品良率提升至99.8%,使企业在全球Mini LED产业版图中占据重要席位。

木林森专注于Mini LED直显和背光技术,是从LED封装向显示模组制造延伸的LED全产业链企业。在直显方面,公司已推出P0.8—P1.5等小间距产品。其计划在未来3年内投入30亿元,进一步加大在Mini LED灯珠封装、直显模组封装、区域背光模组封装以及相关配套领域的研发力度。

“通过一系列的布局与投入,木林森期望能够形成从晶圆到应用产品的全系列覆盖,从而巩固并提升在Mini LED领域的市场地位与核心竞争力,实现产业链垂直整合。”木林森副总经理郑明波表示。

在江西蓝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微电子)生产车间内,经过熔炼、拉丝、退火、复绕、包装等层层工序,一轴轴键合丝“整装待发”,将被送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地区的多个企业。

蓝微电子总经理彭庶瑶用镊子夹起几乎隐形的丝线,向中国城市报记者介绍道:“这绝缘金丝键合丝比头发还细。此项技术由中国科学院和我们公司联合攻关,实现了高端键合丝产品的进口替代,助力华为5G基站等场景实现核心部件自主可控。”

如果说技术创新是产业升级的“硬实力”,那么绿色转型则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强引擎”。在吉安市瑞鹏飞精密科技有限公司园区内,“零碳车间”的标识格外醒目。这家汽车模具龙头企业投资2亿元,建设了热成型轻量化生产线,使模具强度提升30%的同时,重量减轻25%。“我们正在构建从模具设计到再生铝应用的闭环体系。”公司董事长杨幸东透露,该公司通过轻量化技术创新,已助力大众、宝马等车企实现年减碳超10万吨。

值得一提的是,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构建的“电子废弃物—贵金属回收—再生材料”循环链,使铜、金等战略资源综合回收率达98%,相关技术入选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建成5个国家级绿色工厂,循环经济产业链关联度达68%,万元GDP能耗较2018年下降42%。

目前,吉安市已累计创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11家、工业设计中心(研究院)14家,开发省级优秀新产品617项,获评省优秀新产品220项、“赣出精品”48个;拥有规上工业企业2164家,营收10亿元以上企业55家,立讯智造、木林森等百亿元龙头企业加速提质发展,海能实业、大自然药业、满坤电子、新赣江药业、威尔高电子等本土企业先后上市。

协同创新链接发展节点

“打造一片‘生态雨林’,形成协同发展的生态体系,企业才能积蓄自由生长的力量。”吉安市委常委、副市长,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傅正华说,例如,吉安成立了电子信息产业联盟,吸引华为、海康等省内外500多家企业加入,系统收集上下游企业的供需信息,定期梳理发布供需对接清单,每月举办产销、产融等对接活动,帮助企业供需配套、抱团发展,从而实现“依需补链”。

吉安生益电子有限公司投入1.2亿元研发的蚀刻液循环再生系统,可使企业危废产生量下降60%,每年减少化学污染排放1.5万吨。在吉安市产业发展“生态雨林”的优质环境里,目前,该系统技术已输出至赣州、九江等地企业,带动形成“电子材料—绿色制造—循环利用”跨区域产业链。

去年以来,吉安市深入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出台支持数转政策措施,推动2019家企业完成诊断、1365家企业启动改造;93家企业通过国家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贯标认证,获评14家数智工厂,数字化转型成效居全省前列。

在柏兆(吉安)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智能化车间,新投入的第五代贴片设备正以每秒15个元器件的速度精准作业。这家曾面临订单流失的老牌企业,借助全省设备更新政策东风,投入2000万元实施产线智能化改造,使贴装精度从±0.1毫米提升至±0.03毫米,高端主板产能增长300%。“设备更新不是简单置换,而是通过‘5G+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全流程数字化重构。升级改造后,单位能耗降低28%,客户订单履约周期缩短40%。”公司总经理陈志诚表示。

吉安市还深化落实重点企业包保、企业特派员大走访、市县联动帮扶等机制,对重点企业实行“一对一”跟踪帮扶。截至今年一季度,累计派出900多名特派员,帮助2000余家企业解决发展难题。

地处吉安市万安县的江西海迪光电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液晶显示屏的企业。其刚落户时,由于不了解附近产业配套情况,还得从外省购入某关键配件。后来,通过企业特派员的对接,该公司了解到邻近的泰和县就有一家企业能够生产该配件。“于是,我们立即和这家企业达成意向订单。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提升公司的生产效率,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生产成本。”公司总经理袁庆隆说。

筑巢引凤集聚发展能量

在发展过程中,面对人才资源禀赋不足、创新研发基础薄弱等短板,吉安市积极探索“借船出海”模式。吉安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张鹏华介绍,该市打造研究院、检测中心、产业联盟“三驾马车”,并针对产业分布和企业需求,先后引进湖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9所高校的相关团队进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协同创新生态。

“企业出题,我们解题,政府买单。”江西省通讯终端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周显恩表示,这种“命题作文”的协同创新模式,已孵化出140多项省级新产品,研究院走廊的专利墙,就是最好的“创新成绩单”。

此外,吉安市坚持区域协调发展,为科技水平进一步提升拓展更大平台。该市瞄准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区域加强合作,同6个国家级行业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广东智能终端工业设计研究院、华为制造业数转中心等机构开展深度合作,设立驻东莞、上海科创飞地,引进华芯联科技等32个创新团队。自2022年国家明确东莞和吉安建立对口合作关系以来,吉安建立了总规模260亿元的产业发展引导基金,相继出台支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等政策,构建了企业登记、项目用地用能等全流程服务体系。

在人才“引育用留”工作上,吉安市持续出台相应人才政策,并不断完善政策保障。从2018年出台的“庐陵英才”计划到最新出台的“吉安人才新政30条”,该市持续优化落户安居、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健康医疗等相关服务。今年以来,落实人才子女入学、免费体检、住房保障等服务事项1000余人次,兑现人才资金2000余万元,分配入住人才公寓230余套,为来吉安求职青年提供免费住宿860余人次。

截至今年一季度,吉安区域内市县联动举办智能终端产业等“双招双引”推介会10场,签约人才项目24个,招引院士团队项目2个;开展“书记部长进校园”活动,组织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赴昆明理工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开展产业链专场引才,共引进青年人才4400余人;深化与南昌大学开展校地合作,智能探测与先进制造联合实验室招引科研人才10人,完成4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井冈山“两山”学院组建高端智库,吸引18名国家级、省级专家加入;共建“产学研”平台7个,推动科技成果转化12项。

■中国城市报记者 叶中华 通讯员 王 娟

本文来自【中国城市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