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情绪两度失控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30 22:29 2

摘要:以前写过,最近六七年,也就是我从媒体辞职赋闲之后,先生总是担心我。人到中年,大学毕业已经23年,还让大学老师如此操心和担忧,真的是无比惭愧。

正在书房喝茶读书抄书,来了一条微信。

是大学班主任曾宪明教授。先生问我:朝新,有好长时间没有联系了,你现在哪里?一切都还好吧?

心里一惊,有整整三个月没有联系先生了。上一次联系,还是春节前,我微信问候他和师娘,并告诉他自己将回老家过年。

以前写过,最近六七年,也就是我从媒体辞职赋闲之后,先生总是担心我。人到中年,大学毕业已经23年,还让大学老师如此操心和担忧,真的是无比惭愧。

莫非是江湖上又有什么关于我的传闻让老人家担忧了?再或者是太久没联系,老人家觉得反常,担心我有什么不顺利?

赶紧把自己最近的行踪详细地讲了一遍:最近到处跑,去宜昌的秭归县一趟,助农卖脐橙;然后去北大新闻传播学院参加了一次培训,然后去洛阳旅游了几天。想了想,又告诉他,在北大见到了徐泓教授,虽是第一次见面,老人家对我颇多鼓励,还带我去参观了她在燕南园的居所,送了我一本书。

“朝新混得不错呀,这我就放宽心了。”先生回复说。

眼眶,瞬间湿润了。

果然,老人家多半是因为有三个月没有联系担心我出什么状况了。赶紧把《在北大听课,我与教授开了个玩笑》与《在秭归,又过了一回当记者的瘾》两文传给他,并问:您和师娘能出门吗,能出门的话,我陪您和师娘找个地方转转去,小住两日。

没想到,先生回复说:根本下不成楼,我身体很虚弱,你师娘严重失眠,等身体稍好再和你玩……

眼眶,再一次湿润,老两口状况都不太好,却还记挂着我。

自从觉察到先生总是担心我,凡见面都要经常有意“炫耀”一下近况。比如去香港中文大学住校访问了,受新闻前辈杨锦麟老师邀请去香港浸会大学讲座了,去湘潭大学讲座了,去湖北民族大学讲座了,去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讲座并被聘为客座教授了,陈力丹教授托他的博士联系说看了我几篇写新闻业务的文章后觉得好专门发信息表示鼓励与肯定了,等等。但凡有一点好消息,我都要刻意讲给他听,为的,就是让他宽心。

微信朋友圈里也经常发这些信息,也多数都是为了安抚那些担心我、心疼我的师友们。三五日不更新,就会有朋友问“最近怎么样了”。

先生已经七十五岁,身体不太好,视力锐减,用手机很费力,偶尔出现在微信里,也多限于点对点的对话。所以,微信朋友圈里的很多信息他看不到,若有一阵子不单独报告近况就容易让他担心。

我这辈子,遇到好几位先生这类无私关怀的师长。

今早,又看到新闻前辈詹国枢老师用他的公众号“码字工匠老詹”转载了我昨日写的一篇小文章,也差点情绪失控。

以詹老师在岗时工作机构的性质与他个人的身份,我猜他转载我的文章多半会有一些暗地里的劝阻,可他不仅频繁转载我的文章,去年冬天还两次不打招呼替我转发卖苹果的广告。尤其是二月份我被迫换到这个公号写作后,他还能继续转载我的文章,大概也经历了小小的“思想斗争”,但最终还是选择了继续用转载的形式支持与鼓励我。

正如他当时替我转发广告没有事先告知我一样,他是否经历了小小的思想斗争或者遭遇更多阻力,都没有告诉我。

去年的夏天,曾试图申报一个新闻业务培训项目,詹老师给我写了一封推荐信,言辞间也是颇多肯定与鼓励。项目申请未成,我发信息表示惭愧,詹老师鼓励说:应惭愧的是他们………秋天,詹老师又推荐我去一个新闻业务培训班讲课。

我们至今没有见过面,算是网友,不知道老人家对我的那种信任从何而来。我心里非常清楚,对他老人家来说,对我如此信任是风险巨大的。老人家阅人无数,历事无数,自然也清楚这种风险,但依然坚持用自己的方式支持与鼓励我这个素未谋面的晚辈。

何德何能,总是能遇到这样良善的师长与朋友?唯有好好活下去,规规矩矩活下去,让担心自己、心疼自己的师友们更安心一些。

读者诸君,初夏的上午与大家分享这些个人的私事,但愿没有打扰到你们。夏安。

褚朝新

2025年4月30日

来源:褚朝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