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23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盛大启幕。吸引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0家中外知名企业。作为国产车规芯片标杆企业,紫光同芯携汽车控制芯片、汽车安全芯片、功率器件三大领域的全栈解决方案重磅亮相。
4月23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盛大启幕。吸引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0家中外知名企业。作为国产车规芯片标杆企业,紫光同芯携汽车控制芯片、汽车安全芯片、功率器件三大领域的全栈解决方案重磅亮相。
引领国产车规级MCU新高度
紫光同芯的MCU产品用于最核心的控制器,包括动力域控、底盘域控、区域控制等。作为国内领先的汽车芯片供应商,公司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研发了新一代汽车域控MCU——THA6 Gen2系列。该系列产品在国内首次采用Arm Cortex-R52+内核,性能比肩国际头部品牌的旗舰产品,代表了国产车规MCU芯片的重大技术突破。
THA6 Gen2系列搭载了400MHz高主频CPU,采用Armv8架构指令集,高精度ADC和GTM模块进一步优化,可精准控制电喷、电机等实时应用,为车载核心控制器提供兼具安全性与可靠性的解决方案。
同时,该系列产品还通过了ISO 26262 ASIL D流程与产品双认证、ISO/SAE 21434汽车网络安全认证,支持EVITA-Full及国密算法,在车载高实时处理与安全控制领域具备领先的技术地位,深受行业伙伴青睐,已广泛应用于量产项目。
其中,高端旗舰域控MCU THA6412成功向多家头部车企送样并获积极反馈,量产进程加速推进。
紫光同芯汽车电子事业部副总经理杨斌称,智能驾驶时代,车企对域控MCU的数量和质量提出更高要求。紫光同芯THA6 Gen2系列产品恰逢其时,响应速度更快、性能更强、集成度更高,能全面满足多合一电驱控制器、底盘域控等复杂的汽车应用需求,为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提供良好的软硬件基础。
MCU将在汽车架构中持续发挥关键作用
随着汽车电子电气架构从域控向中央化演进,杨斌表示,未来不同价位的车型可能会采用不同的架构方案。不同价位的车能够承受的成本不同,对架构的选择也会有所差异。
1. 终端执行需求。终端执行功能仍然需要大量MCU来实现,这样更具成本效益。即使所有功能都集中到中央计算单元,仍需要一个MCU来控制末端的智能执行功能。
2. 中央计算的压力纾解。虽然中央计算单元的处理能力很强,但如果将所有信息处理需求都集中到中央计算单元,其计算压力会非常大。因此,MCU的存在可以有效分担中央计算单元的负担,实现更高效的信息处理和任务分配。
3. 维修成本与可行性。从维修角度来看,如果某个零部件出现问题,更换一个MCU的成本相对较低。但如果是中央处理器出现问题,更换成本会非常高昂。
由此可见,MCU在终端执行、分担中央计算压力以及降低维修成本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像紫光同芯这样的国产车规级MCU公司前景广阔。
通过“卷”技术筑牢安全防线
提及行业“内卷”,紫光同芯汽车电子事业部MCU产品线副总经理徐文凯表示,当下价格“内卷”已经趋于回归理性。要真正实现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卷”技术。技术护城河的构筑,从来不是靠守成,而是靠持续创新。徐文凯在谈及核心竞争力时强调,“我们率先量产了采用先进工艺的车规MCU,当市场仍在论证动力域安全标准时,我们的ASIL D MCU芯片已完成百万公里极限路测。”
此外,在单点故障率分析监测方面,紫光同芯THA6系列产品监测覆盖率超过99%,并配备了完整的故障分析模型和失效安全策略,帮助车厂有效提升汽车电子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满足汽车行业对功能安全的严格要求。
国产汽车MCU产业前景广阔,但挑战也如影随形。紫光同芯作为国产芯片领域的重要力量,肩负着重大的使命与责任,期待紫光同芯为国产MCU产业贡献更多力量,构建起更加完善、更具竞争力的产业生态,助力国产汽车芯片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芯榜
来源:芯榜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