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日落红霞起,山峦相映晖。”开篇描绘出一幅山村傍晚的美景。夕阳西下,天边红霞升起,山峦在晚霞的映照下,光辉相互映衬。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奠定了全诗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日落紅霞起,山巒相映暉。
村民勞務返,哺鳥挾蟲歸。
暮靄漫林秀,花香染翠微。
晚炊煙嫋嫋,歡笑伴芳菲。
注:本詩採用平水韻上平五微韻部,仄起首句不入韻。
一、内容分析
1. 首联
○ “日落红霞起,山峦相映晖。”开篇描绘出一幅山村傍晚的美景。夕阳西下,天边红霞升起,山峦在晚霞的映照下,光辉相互映衬。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奠定了全诗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2. 颔联
○ “村民劳务返,哺鸟挟虫归。”这一联将视角从单纯的自然景色转向山村中的生物。村民们劳作一天后归来,体现出山村生活的质朴与规律;同时,鸟儿带着捕捉到的虫子归巢哺育幼鸟,人与鸟的活动相互呼应,都在傍晚回到自己的栖息之所,展现出一种和谐的生活状态。
3. 颈联
○ “暮霭漫林秀,花香染翠微。”继续描写山村的自然之美。暮霭弥漫在树林间,使得树林更显秀丽;花香沾染着山林,“染翠微”三个字将无形的花香与有形的山林相结合,仿佛能看到山林被花香晕染的画面,进一步渲染了山村的优美环境。
4. 尾联
○ “晚炊烟袅袅,欢笑伴芳菲。”描绘了山村傍晚的生活气息。晚炊的炊烟袅袅升起,伴随着人们的欢声笑语,在芬芳的花草气息中,展现出山村生活的惬意和村民的幸福,给人一种温馨、和谐的感觉。
二、意境营造
1. 整体意境
○ 全诗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美好的山村春晚意境。从自然景色到生物活动,再到村民的生活,各个元素相互融合,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般的山村之中。
2. 意境的作用
○ 这种意境的营造不仅能够让读者感受到山村的美丽,还传达出一种对质朴生活的向往与赞美之情,引发读者对乡村生活的美好憧憬。
三、用词与对仗
1. 用词特点
○ 用词简洁而生动。如“挟”字描写鸟儿带虫归巢,非常形象;“漫”和“染”字在颈联中分别描绘暮霭和花香,使画面感十足。
2. 对仗情况
○ 颔联中“村民”对“哺鸟”,“劳务返”对“挟虫归”,对仗较为工整。名词对名词,动词短语对动词短语,通过对仗进一步强化了人和鸟活动的对比与和谐。
来源:啾啾浅谈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