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证券之星公开数据整理,近期博士眼镜发布2025年一季报。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营业总收入3.26亿元,同比上升10.22%,归母净利润3017.78万元,同比上升20.54%。按单季度数据看,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3.26亿元,同比上升10.22%,第一季度归母净
据证券之星公开数据整理,近期博士眼镜发布2025年一季报。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营业总收入3.26亿元,同比上升10.22%,归母净利润3017.78万元,同比上升20.54%。按单季度数据看,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3.26亿元,同比上升10.22%,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3017.78万元,同比上升20.54%。本报告期博士眼镜公司应收账款体量较大,当期应收账款占最新年报归母净利润比达88.37%。
本次财报公布的各项数据指标表现尚佳。其中,毛利率58.08%,同比减1.5%,净利率9.54%,同比增12.28%,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1.49亿元,三费占营收比45.8%,同比减3.44%,每股净资产4.51元,同比减3.88%,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55元,同比增61.21%,每股收益0.17元,同比增21.43%
证券之星价投圈财报分析工具显示:
业务评价:公司去年的ROIC为10.36%,资本回报率一般。去年的净利率为8.42%,算上全部成本后,公司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一般。融资分红:公司上市8年以来,累计融资总额2.11亿元,累计分红总额4.64亿元,分红融资比为2.2。商业模式:公司业绩主要依靠营销驱动。需要仔细研究这类驱动力背后的实际情况。财报体检工具显示:
分析师工具显示:证券研究员普遍预期2025年业绩在1.46亿元,每股收益均值在0.83元。
持有博士眼镜最多的基金为华富健康文娱灵活配置混合A,目前规模为0.61亿元,最新净值0.8678(4月29日),较上一交易日下跌0.64%,近一年下跌17.16%。该基金现任基金经理为廖庆阳。
最近有知名机构关注了公司以下问题:
问:公司目前智能眼镜业务情况如何?
答:近年来,公司积极拥抱智能化浪潮,洞察真实消费需求,努力将传统与智能进行更好的融合,致力于智能眼镜“最后一公里”的验配服务。现阶段,公司逐步构建专业的智能眼镜选品团队,及时引入新品,确保门店选品始终处于行业前沿;强化与科创企业的合作力度,根据消费者反馈与市场需求,为智能眼镜厂商提供产品改进建议,实现互利共赢;公司依据门店位置、客流量以及周边消费群体的特征,合理增加智能眼镜专柜的铺设布局,打造智能眼镜展示专区,目前已在 100余家零售门店内铺设智能眼镜专柜,使消费者能亲身体验到智能眼镜带来的科技魅力,利用“先体验、后购买”的模式提升产品转化率;同时,公司带着前瞻性的战略思维于业内首创“智能眼镜销售能力认证”证书,以确保销售团队能够紧跟时代步伐,展示了公司在智能眼镜销售领域的专业实力和领先地位。
2024 年 8 月,公司与雷鸟创新签订了合作协议,双方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共同研发智能眼镜产品。在公司提供产品舒适度、美观性等设计研发支持的基础上,雷鸟 V3 I拍摄眼镜于2025 年 1 月 7 日正式上市。目前,公司已与业内头部智能眼镜厂商星纪魅族、雷鸟创新、XREL、界环、李未可等品牌开展合作。公司智能眼镜镜片验配服务的营业收入规模和占比极小,短期内对公司经营活动不会产生重大影响。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2、Q请简单介绍公司未来眼镜门店拓展规划?
为进一步拓展优质线下渠道,抓住智能眼镜快速发展的重大市场机会,提升公司门店收入和盈利能力,公司拟投资35,012.20 万元(拟使用募集资金投入金额 18,000.00 万元)在全国重点城市新建 225家眼镜门店,同时升级改造公司部分现有门店,提升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满足消费者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公司本次门店改造及拓展将主要位于一线、新一线及二线等消费能力较强的城市,一方面将继续在公司传统优势区域如华南、华东等地区加密门店布局,拓展营销网络,另一方面将在西南、华北等地区投入资源增强市场竞争力。具体内容可以详见公司于 4 月 15 日披露的《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分析报告(修订稿)》。
3、Q公司是通过哪些举措来夯实自身优势呢?
为夯实自身优势,实现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公司积极推进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
在开店拓展上,公司实现全渠道布局,线上线下联动发展,并对商圈地段、消费客群、盈利周期、商业属性等方面进行深度研究,精准分析“人、货、场”,多维度锤炼开店模型。
在运营模式上,公司大力开展数字化组织变革。其中,引入飞书系统优化内部协作流程,并借助有赞系统显著提升了售后服务质量。同时,公司在眼镜零售行业率先倡导全员持证上岗,有力地规范了服务标准。
在产品供应方面,公司一方面强化上游供应链的新品引进能力,与众多知名品牌建立深度合作,在全球范围内为客户挑选兼具高品质、时尚感和舒适度的眼镜产品,遴选解决消费者视力痛点的功能性镜片,推动客单价稳步提升;另一方面稳固自有品牌产品的销售占比,使其稳定维持在五六成。
在营销推广层面,公司积极拓展线上渠道,内部积极培育小红书 KOS及挖掘抖音职人,通过多元化的社交平台扩大品牌影响力。此外,公司精准布局智能眼镜这一新兴领域,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开辟新的增长路径。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来源:证券之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