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 品牌驱动 锻造司法为民“利剑”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01 09:03 2

摘要:执行改革以来,十师法院执行局继承发扬“兵团精神”、“胡杨精神”、“老兵精神”内涵,聚焦党建引领,做实“执行利剑戍边城,法治联动护民生”品牌驱动,以深化执源治理、践行司法为民、提升执行质效为目标,不断强化执行队伍建设,稳步推进执行机制改革创新,形成以“繁简分流、

执行改革以来,十师法院执行局继承发扬“兵团精神”、“胡杨精神”、“老兵精神”内涵,聚焦党建引领,做实“执行利剑戍边城,法治联动护民生”品牌驱动,以深化执源治理、践行司法为民、提升执行质效为目标,不断强化执行队伍建设,稳步推进执行机制改革创新,形成以“繁简分流、事务集约、团队分类”为主轴,“快慢分道、规范高效、责任到人”为核心的执行工作新模式,改革成效进一步显现,执行质效进一步向好,品牌红利进一步释放。

品牌介绍

十师法院执行局党建品牌为“执行利剑戍边城,法治联动护民生”,寓意以执行利剑,兑现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将党建工作与执行工作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紧紧围绕“切实解决执行难”这一目标,强化与各部门执行联动,建立健全跨部门协作机制,扎实开展涉民生案件执行工作,用心用情保障民生福祉。

品牌LOGO内涵:麦穗象征人民和民生,暗示执行权源于人民,守护民生,呼应“司法为民”理念。中间图形采用抽象加印象手法将天平图样、北屯字样、玉带河大桥外形、北屯辖区图相融合,寓意执行局以服务师市经济社会发展为大局,以屯垦戍边和公正司法为使命。

品牌主旨

(一)坚定政治站位,创新党建引领

十师法院执行局始终将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培养执行队伍深学细悟、真抓实干的能力,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创立“执行+党建”品牌模式,构建“理论+业务”学习教育矩阵,以执行“集思堂”为学习平台,让执行干警走上讲台,分享经验,发挥“传帮带”作用,丰富政治理论学习与执行工作内容形式,通过“领学+研讨”、“条文解读+案例分析”等形式,营造重学习、促规范、求提升的浓厚氛围,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提升履职能力保障执行工作。

(二)整合执行资源,强化事务集约

建立集约化执行事务中心,通过设立信访接待、执行接待两个窗口,为群众提供案件查询、来访接待、材料收转、案款发放等一站式对外执行服务,打造“规范、阳光、高效、便捷”的执行服务平台。晒出排班表,架起“连心桥”。建立执行干警固定接待日制度,畅通诉求反映渠道,确保执行法官与当事人及时沟通、答疑解惑,实现“事务性工作一站式”办理,最大限度减少当事人诉累。

(三)坚持为民司法,推进执行攻坚

积极开展各类专项执行行动,打造十师执行“利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常态化开展涉民生案件和其他小标的案件集中执行专项活动,结合执行直播,聚焦追索劳动报酬、赡养费、抚养费等重点民生案件,最大限度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点破面攻克“钉子案”、“骨头案”,及时兑现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拓宽品牌影响力。

(四)完善联动机制,加强协作配合

执行局以自身为“圆心”,积极与各部门“手拉手”,绘就执行“同心圆”,进一步探索建立执行局与公安机关等部门执行联动机制,提升查人找物能力,将执行工作主动融入五位一体综治中心建设,不定期开展“执行进团场”行动,强化团场群众法治理念,让执行工作走进社区、团场,深入基层开展执行调解等工作,切实打通法院执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五)细化案款监管,规范执行行为

为进一步规范执行案款的管理,确保执行案款依法及时发放,结合十师法院执行工作实际,制定《第十师中级人民法院执行案款管理规定》及《向案外人发放案款公示制度》。执行局严格落实执行案款“两清理、两核查”工作,充分运用第三方审计机构的专业力量,对2023、2024年两年执行案款的收、存、管、发整体情况进行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彻底纠治落实执行案款管理制度中不规范的行为。

(六)创新执行举措,探索执源治理

执行局推动党建与执行深度融合,持续加快推进攻克“执行难”行动,积极探索“执前督促”、“交叉执行”、“终本清仓”等新模式,充分发挥执行工作“三统一”管理优势,减轻“历史包袱”,推动更多矛盾纠纷解决在源头、化解在执前。

品牌效应

自执行改革号角吹响以来,十师法院2022年度各类执行案件执结率从改革前排名末尾一跃跻身兵团法院首位。2023年至2024年执行案件结案率始终位居兵团法院前列。第十师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三统一)连续三年获得十师法院系统先进集体称号。2023年,十师法院执行局荣获兵团法院先进集体表彰。创造了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执行改革“十师经验”,开启了“小法院”也可以走在兵团前列的新篇章。

品牌展望

执行局始终坚持“抓党建带队建促执行”,聚焦群众与企业司法需求,建立健全执行联动机制,常态化开展集中执行、专项执行等行动,用好强制执行、惩戒措施,畅通信用修复渠道,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为师市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司法服务和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供稿:杜 伟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