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她就是山东省威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一庭副庭长、二级法官宋京红。自2013年进入法院工作,宋京红从初出茅庐的法官助理,一步一步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法官,10多年来,她将“不负信任”四个字铭刻在“心”上,诠释着一名法官对法治最朴素的信仰,也书写着为人民司法的生动篇章。
特别策划
她时常想,法院就是给老百姓主持公道的地方,每一起案件的办理都得不负老百姓的信任,也不负曾经走上审判台的初心。
她就是山东省威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一庭副庭长、二级法官宋京红。自2013年进入法院工作,宋京红从初出茅庐的法官助理,一步一步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法官,10多年来,她将“不负信任”四个字铭刻在“心”上,诠释着一名法官对法治最朴素的信仰,也书写着为人民司法的生动篇章。
她是“标准化审判”的先行者
当清晨的阳光刚刚撒在屋檐上,宋京红已经坐在办公桌前,埋头研究着“厚实”的卷宗材料。
曾经有人问她,“这么多卷宗,看起来不会觉得枯燥、烦闷吗?”但在宋京红眼里,这些卷宗和材料,正是通向“标准化审判”的必经之路,她,甘之如饴。
何谓“标准化审判”?简单来讲,即为同类型案件提供审判“基础模板”,对基层办案具有一定的可参考性。这也意味着,工作不仅繁复,更需严谨,“难度系数”可不低,但宋京红在这条路上,却已经走了十多年。
8年多前,还是法官助理的宋京红,辅助办理了一起侵犯著作权案,被告人王某为销售“空白光盘”,实际上进行了盘面印刷等行为,使得光盘具有明显的音乐属性。
这种行为是否属于侵犯著作权?这起案件的专业性很强、争议性较大,前辈留下的经验又有限,宋京红心里没了底。
“有时候,在家做家务就会想起案子,往往家务做一半就又去查资料了。”到底什么样的情形属于侵犯著作权,应该如何量刑?这一系列繁杂的问题,激发了宋京红“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劲头,资料一查就查到半夜,和文化行政执法部门“煲个电话粥”,成了宋京红那段时间里的日常。
经历了四个月的“打磨”,案件才顺利审结。所幸一切的付出没有被辜负,这起案件入选年度全国打击侵权盗版十大案件,为今后更多类似案件的裁判提供了有益参考。
“不能只低头办案,还要抬头看路。”宋京红经常这样说,也在这样做。
她走的“路”,就是发现类案中的规律和问题,既针对刑事审判程序和实体中容易疏忽的问题,精心制作《易错事项指引》《审理流程提示单》等实用手册,为新手法官及法官助理扫除“雷区”;又基于审判实践进行理论调研,参与完成最高人民法院重大司法研究课题《非法集资犯罪涉案财物处置问题研究》,多篇学术论文在全国、全省法院学术讨论中获奖,持续为刑事审判的向前发展默默贡献着一名一线审判法官的力量。
她让“为人民司法”更加具象化
在宋京红的眼里,每个案件都同样重要,每位当事人的细微需求都值得关注,这也是她心中具象化的“为人民司法”。
“这件事必须给我个满意的答复!”在办理一起诈骗案件时,宋京红经常会接到一位大爷的电话,他的老伴儿是这起案件的受害者。
彼时,宋京红正因案件忙的焦头烂额,但仍耐心回复道:“大爷,我现在手头有急事,等我下班,一定给您打回去!”起初,大爷以为这只不过是宋京红的托词,没想到,晚上宋京红真的回了电话。
电话里,从案情处理,到家长里短,这一聊,就是个把小时,最后大爷的态度也渐渐缓和,并对她说:“你是个好闺女!”
当然,这样的事并不是个例。
在另一起诈骗案中,一位老人也时常给宋京红打电话哭诉,被骗的钱都是她的养老钱,这事谁都不敢说,连家里的孩子都不知道。
听着老人无助的倾诉,宋京红每次都耐心地安抚,她说,“我理解,她只能把满肚子的委屈、愤怒倾倒给我这个接电话的人,她需要的也不是重复了很多遍的释法,而是倾听、安慰,告诉她我们会竭尽所能。”
“有时候,我也会崩溃、会有无力感,但找个地方静一静,对着镜子笑一笑,也就过去了。”宋京红时常也会感受到特别大的压力,但她始终保持对待工作的初心和对待群众的耐心,因为在她看来,身为一名法官,就应当学会换位思考,既要理解当事人,也要让法律被当事人理解。
面对群众诉求各有不同的情况,宋京红还会因人施策、精准释法,因为她知道,在很多情况下,裁判结果可能无法让所有人都满意,但她一直要求自己在审理案件时,以更加包容与理解的心态,去倾听每一个声音,确保法律的公正实施。
在她身上,“为人民司法”,化作一次次耐心倾听、一场场真诚沟通,让冰冷的法条有了温度,让正义的实现更显温情。
她摸索出了“法官自我管理方法”
一位法官到底会有多忙碌?
早上7点左右,宋京红就到达办公室,利用上班前的时间分析、研判卷宗;上班期间,开庭、调解、提审、联系当事人和律师,脚步总是停不下来;晚上下班后,她还会挤时间写写判决,赶在家里两个孩子写完作业前回家……
这就是宋京红的“日常”,很紧凑,也很充实,这些都得益于她摸索出的“法官自我管理方法”,通过对时间的“分区”规划,实现很好地平衡自己的工作与生活。
“早上,头脑清醒,早起做些难度比较高、用脑量大的工作。”宋京红在时间管理上颇有心得,“晚上,则做些归纳和整理的工作,而8点前孩子们都有自己的事,8点后我到家正好能和他们一起做做游戏、看看书。”
宋京红深知,自己的工作关系着“别人的人生”,竭尽全力是常态,但家庭也是自己不可割舍的一部分,这套“方法”正是在其爱人和孩子们的理解和支持下,才形成的完美的“闭环”。
不仅仅是办案,宋京红还活跃在普法的舞台上,尤其是未成年法治教育宣讲。
今年的4月15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她又一次以法治副校长的身份走进威海一中,为同学们带来“拒绝欺凌、‘威’你护航”主题法治教育讲座。“我愿意拿出时间和精力来普法,让更多的人学法懂法守法。”宋京红对此总是乐此不疲,因为她深知,播撒法治的种子,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
井然有序的工作安排,规划得当的时间计划……宋京红凭借着十多年在法院工作中培养出来的高效时间管理能力,正在逐渐成为自己曾期许的“前辈”。
现如今,一个个新构想还正在宋京红的“脑子里”生长: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如何更清晰地界定、重大职务犯罪的审理方法、走私犯罪类案裁判指引……
梦想不会发光,发光的是追梦的自己。
从追求个案正义到推动类案审判,从法官助理到成为全省法院刑事审判人才库的一员,宋京红用十多年的光阴“点亮”了自己的法治梦,但她向前的步伐从未迟缓,因为她深知,只有步履不停,才能不负老百姓的信任,也不负出发时的初心。
▼
民事债务遇上刑事退赔,执行分配顺序谁先谁后?
朋友圈吐槽“拒绝周末加班”被开除,法院怎么判?
交通事故中,受害人自身患有疾病或特殊体质能否减轻或免除侵权人的赔偿责任?来源:山东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