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弘扬湖湘特色文化,助力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和旅游的高质量发展,4月21日至28日,岳阳市图书馆文旅志愿者团队带着满载洞庭湖生态智慧的“守护好一江碧水留住江豚的微笑”长江江豚保护科普课程,随“春雨工程”湖南文旅志愿服务活动走进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伊犁哈萨克
岳阳日报4月30日讯(全媒体记者 陈丽虹 通讯员 姜薇)为弘扬湖湘特色文化,助力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和旅游的高质量发展,4月21日至28日,岳阳市图书馆文旅志愿者团队带着满载洞庭湖生态智慧的“守护好一江碧水留住江豚的微笑”长江江豚保护科普课程,随“春雨工程”湖南文旅志愿服务活动走进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这场跨越3000公里的生态教育之旅,为新疆青少年打开了一扇认识长江“微笑精灵”的全新窗口——作为首次在新疆系统开展的长江江豚主题科普活动,新颖的生态知识与生动的互动形式,让边疆学子近距离触摸到长江流域的生物多样性魅力。
主题科普课堂。姜薇 摄
在吐鲁番市高昌区第一小学的教室里,当志愿者捧出江豚仿真玩具时,孩子们发出阵阵惊呼:“原来江豚长得像海豚,但额头更圆!”“它的皮肤为什么是灰色的?”这些来自西北内陆的孩子,此前对江豚的认知几乎为零。志愿者通过手绘生态图谱、播放洞庭湖实地拍摄的江豚救助视频,配合科普书籍展示与趣味问答,层层揭开了江豚的神秘面纱。
“江豚会像新疆的野马一样迁徙吗?”“它们吃什么?现在还有多少只?”伊犁州的小读者们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志愿者用“长江生态晴雨表”的比喻,结合洞庭湖生态修复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江豚与长江流域生态系统的紧密关联,让新疆的孩子们第一次知道长江里还有这样可爱的生物。
岳阳市图书馆的志愿者还为新疆的孩子们带去了江豚文创纪念品和岳阳楼文创纪念品,希望这些充满湖湘特色的礼物成为新疆孩子们的“新宠”。第四届湖南旅发大会即将在岳阳召开,志愿者们热情地向新疆的孩子们发出邀请,欢迎他们在闲暇之时来到岳阳游玩。
吐鲁番市图书馆馆长顾月萍表示,“孩子们对长江生态充满好奇,这种新鲜感正是生态教育的最佳切入点。这样的科普活动就像‘春雨’,让生态保护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发芽。”伊犁州图书馆馆长马静表示,“岳阳文旅志愿者带来的课程不仅填补了长江江豚知识空白,更通过‘生态+文化’的融合,让孩子们感受到中华民族共有家园的多元一体性。”
随着“守护好一江碧水留住江豚的微笑”主题科普课在新疆各地落下帷幕,来自洞庭湖畔的生态理念正化作民族团结的纽带,在天山南北传递。这场充满新鲜感的生态教育实践,不仅让新疆青少年记住了长江里的“微笑精灵”,更让“守护母亲河”的共识成为湘新两地文化交流的生动注脚,为“文化润疆”工程写下温暖而富有生命力的篇章。
来源:岳阳日报